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纵横学:破解社会三阶层破局之道

社会纵横学:破解社会三阶层破局之道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破计”就是破解对方的计策∠一节我们谈到社会三阶层用计的着手点,而这一节我们要探讨一下社会三阶层破计的着手点。Hxe高层社会破解对方计策的着手点依然是“人”,因为所有的计策都是人定的,所以只要把那个制定计策的人换掉,才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一节的案例依然是“蒋干盗书”,不过主角由蒋干转为周瑜。中层社会以事宁人。

社会纵横学:破解社会三阶层破局之道

社会三阶层破计的着手点

所谓“破计”就是破解对方的计策∠一节我们谈到社会三阶层用计的着手点,而这一节我们要探讨一下社会三阶层破计的着手点。

高层社会

釜底抽薪。Hxe

高层社会破解对方计策的着手点依然是“人”,因为所有的计策都是人定的,所以只要把那个制定计策的人换掉,才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一节的案例依然是“蒋干盗书”,不过主角由蒋干转为周瑜

“蒋干盗书”的具体案例上一节已经讲过了,所以就不重复了,我们只做一下对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赤壁之战是在水上打的,而周瑜深知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带领水军多年,非常具有带领水军的经验,而周瑜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想的不是如何与蔡瑁和张允在江面上两军对垒的周旋,而是想办法在敌人内部干掉他们,这正是高层社会的思维,只有解决“人”的问题,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要解决人,就要了解人,于是周瑜了解了蔡瑁和张允以及曹操的几大特点:一,蔡瑁和张允是曹操的降将,而且刚刚投降不久,他们和曹操没有多年的磨合,彼此都不了解。二,蔡瑁和张允都是卖主求荣之辈,投靠曹操完全是为了升官发财,这种人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三,曹操多疑,尤其是对卖主求荣之人更是非常的不信任,但是曹操军中只有蔡瑁和张允懂得操练水军,所以曹操不得不暂时用此二人。周瑜正是掌握了这三点,所以对曹操实行的反间计才非常成功,蒋干把周瑜伪造的书信拿给曹操之后,曹操果然中计,不假思索便斩了蔡枧允二将。

我们来看一下周瑜是如何通过这三点来实行计策的:一,正是因为蔡枧允是降将,而且刚刚投降不久,所以和曹操没有形成默契,所以一提到他们要反叛,曹操便深信不疑。二,曹操最恨卖主求荣的人,但是此二人又不得不用,所以必须又提防,又授权。所以这两个人能把曹操搞到神经过敏,以至于提到他们二人,曹操就头疼不已。三,曹操本来生性多疑,而有一个成语叫做“疑邻盗斧”,当你怀疑别人是贼的时候,怎么看他都像贼。当曹操怀疑两个人随时要造反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有二心。而曹操正是长久的受这两人的折磨,一看到蔡瑁和张允的投降书,便触到他那根绷的很久而且非常敏感的神经,所以他才能不假思索的斩杀二将。而周瑜正是抓住了曹操的这个特点,才能从内部瓦解敌人,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就给曹操的水军来了个釜底抽薪,这正是高层社会的智慧。所以我的《纵横论》有句话:强而恃,皆成众矢之的∷而间,可取渔翁之利。

中层社会

以事宁人。

中层社会的缺点是只想解决问题本身,而不考虑制造问题的人,因此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中层社会就永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他从来没想到把制造问题的人换掉。如果周瑜按照中层社会的思维来做这件事,他就不会打蔡瑁和张允的主意,而是想办法击破蔡瑁和张允布下的兵阵,这样一来,蔡瑁和张允就会通过与周瑜的交战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战斗水准,从而变着花样的与周瑜周旋,周瑜就成了蔡瑁和张允的免费教练♀样看起来会打得很热闹,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所以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句话叫做:“大象无形”,真正的高手过招往往会制敌在先,釜底抽薪,在无形之中置对方于死地,而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懂。而打的很热闹的,大概都是没有什么功夫的人,而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叫好声,喝彩声一片,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高层社会往往会把对方的攻击化于无形之中;而中层社会往往会把事情搞得天翻地覆,非常热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就会为中层社会接连叫好!许多外行尤其是基层社会就看不出其中的门道,还以为中层社会很会搞。如果你身为老板,多用几个这样的活宝,你可有的忙了。(www.xing528.com)

下面我举一个案例:自毁名声的萧何

汉高祖十二年,黥布反汉,刘邦亲自领兵征讨。但是刘邦身在前线,却深怕萧何造反。此时萧何已位极人臣,其荣誉无以复加,刘邦出征,他更是教化百姓,勉励耕作,并把自家的钱粮送到前方的军队中□邦听到此事,以为萧何要功高震主,对萧何大起疑心∫亏萧何及早的察觉了这件事,便自毁名声以求自保:萧何强行购买百姓田地,并且逼迫百姓贱价出售♀一招果然奏效,刘邦灭了黥布后,班师回朝的时候,许多百姓拦路喊冤,告萧何的状,于是刘邦对萧何表面训斥,心里却不再怀疑萧何有造反的动机。而萧何就是靠这种“以事宁人”的策略才消除了刘邦对他的误会,所以在那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时代,萧何是为数不多能够得到善终的开国功臣。

以上案例说明,刘邦的思维属于中层社会,而萧何的思维属于高层社会□邦对人缺乏更深入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因为事情而怀疑到人。所以中层社会的人是永远理解不了高层社会的,刘邦是为自己打天下,所以很在乎自己的地位;而萧何是为天下百姓谋太平,所以不在乎地位高低。皇帝是不错,可是不是人人都想当皇帝的□邦就是因为看不透这一点所以才会以事情来判断人,所以他判断萧何就非常有偏差。而萧何是以价值观的高度来看待周围的人的,所以萧何就能把身边的人看的很透彻,包括刘邦。而萧何知道刘邦会以事情来判断人,所以萧何就采用“以事宁人”的策略为着手点,故意做自毁名誉的“事”,以此来解除刘邦对自己的怀疑。

中层社会永远不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人不是皇帝的时候,全天下都是他的,因为他可以泛舟五湖,到处游玩,尽览大好河山。可是一个人一旦当上皇帝,反而会很受拘束,因为他要天天的这个人篡位,那个人谋权,就很少有玩的时间,表面看上去他是拥有天下,其实只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而已。也许有人会说:“皇帝也可以微服私访啊!”那是因为你看电视剧看多了,皇帝是不敢动不动就离开皇宫的,因为他如果离开太久了,后院起火来一个宫廷政变他就别想回来了。所以皇帝绝对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潇洒,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以高层社会有些话是永远不能对中层社会讲的,因为中层社会的格局不够,所以根本听不懂,反而会闹误会。萧何很想直接对刘邦讲:“我对皇位根本就没兴趣,我帮你打天下是为了以战止战,为天下百姓谋太平,是为了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你以为皇位很好是你的事!白给我都不要,我还想省点心呢!”请问这种话可以对刘邦讲吗?刘邦根本听不懂的,不是刘邦不聪明,而是刘邦的格局不够。所以萧何只能按照中层社会的游戏规则,采取“以事宁人”的策略来告诉刘邦:我萧何根本不想当皇帝,你的我萧何功高震主是多余的。

所以中层社会更需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层次,否则就算当到皇帝也懵懵懂懂,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中层社会的思想真的达到高层社会,也许就不屑于当皇帝了,就算当起皇帝来,也会当的比较轻松,起码能分辨出忠奸。其实这个案例也是对企业总裁们的一种启发,古代的皇帝只有一个,所以才可以为所欲为。可是现在的企业却有许多,如果经营不善是要被市场所淘汰的,所以我奉劝那作企业总裁的人,你有那个格局就坐在那个位置,如果没有就让人代管。现在的企业要想长久的生存,要么是高层社会的人亲自带,要么有高层社会的人做幕僚,中层社会带企业是带不了多久的,否则竞争对手的一个计策过来,你就无从下手,企业就要吃亏。

基层社会

乘虚而入。

其实“乘虚而入”就是等待对手的失误来赢取自己的胜利♀世界上有两种对弈是依靠这种方法取胜的,一种是高层社会的“高来高往”,一种是基层社会的“低来低往”。高来高往是两个都是绝顶高手,谁也找不出对方的破绽,天下大势谁也瞒不了谁,所以只能等待对方的破绽,如诸葛亮司马懿就是这样的对峙,打到最后双方都无计可施,司马懿就闭门休战,这场战斗就最终以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而告终。而基层社会之间的对弈由于彼此都见识有限,所以谁也不敢轻易出招,取胜之道也只有依靠对手的失误。我们看下围棋的人就知道,高手下围棋一子错而满盘皆输;而基层社会虽然乱走,但是基层社会有基层社会的逻辑,一子走错照样满盘皆输。我们看前一阵子的基金热就知道,一看到基金可以赚钱,许多基层社会的人就蜂拥而入,以为钻到了多大的空子,沾到了多大的便宜。可是过了一些时日,炒基金也开始赔钱,而许多人就是因为太贪心而被套牢,这时候他们才会认真的去看银行的两行字“基金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才知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空子可钻。

其实能够对峙也是基层社会一种不错的习惯,怕就怕基层社会一旦以为自己抓到了机会,便一猛子扎下去,一点活路都不给自己留。财富并不能改变基层社会的命运,可是贫穷真的会让人无法生存,基层社会为了赚取财富往往会拿自己的生存条件做赌注,而且常常贪得无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基层社会根本不会了解对方的“虚”到底是真有空子可钻,还是对方的“虚晃一枪”,所以我奉劝基层,要是想搞谋略,就好好的下功夫研究一番,要是懒得下功夫,就好好薄自己的那点不多的积蓄,不要整天异想天开,因为你根本输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