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我们都期望能够将其归于体系,大体上将该学科分为两类:是偏向于科学,还是偏向于艺术?
对于那些普遍的真理以及可验证的事实,人们倾向于称之为科学。例如物理、数学、社会学,都可以称之为科学;而那些创造性的、独特性的表达,人们更愿意称之为艺术,常见的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舞蹈艺术,都属于更为抽象、感官层面的艺术形式。
创业这门学科更倾向于科学还是艺术?
如果倾向于科学,很多创业数据都可以称之为言之凿凿的可证伪事实。但是事实上,似乎每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都很难找到一条相同,哪怕是相似的“成功路径”。
Airbnb创办伊始,很多投资人都无法理解,陌生人愿意通过软件进行短期的房屋租赁,因为这项活动是极具风险的。因此,基本上没有人看好这样的项目。
苹果公司早期推出苹果手机时,业界的评论倾向于:“这家公司疯了,他们推出了一款用玻璃做的手机。这样也太不结实了!”
褚时健在保外就医后,坚持培育褚橙十年时间,通过互联网方式获得商业成功。而在此之前,更多的朋友只是建议他,“都这么大岁数了,别瞎折腾了”。
而如果我们把创业视为一门艺术学科,完全从感受出发,由“心”而“造”时,一切又显得过于草率了。
艺术家分两类,一类从事表演,一类从事创作。企业家属于后者,他们擅长吸引一流的演奏家表演自己的作品。艺术教学已有千百年历史,仍然不知道一流的作曲家从何而来。
——〔美〕史蒂文·布兰克,创业学家
即便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天赋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他们同样需要清晰地洞察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的,我们一般称之为“市场调查”。
同样,很多数据都可以从科学角度来说明问题。例如,虽然有很多关于“小公司成长为大企业”的商业神话,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公司越小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越高”。2002年,美国曾经对公司的员工人数与公司的存活率做过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公司人数为1~24人时,企业的存活率为53.6%;而当公司员工数量达到100~249人时,公司的存活率为73.2%。并且这个数字是同步升高的,即公司规模越大,企业的存活率越高(Timmons & Spinelli,2003)。
如果一定要给出关于“创业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的答案,创业学家史蒂文·布兰克的折衷观点供你参考:“创业是创意的过程,所以我们把它看成艺术、科学、激情、创造力的结合。” (Blank,2012)从20世纪70年代的创业学研究中,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创业学的定位。人们更倾向于将创业理解为一种心智模式,即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受机会的制约,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Timmons & Spinelli,2003)。
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很难明确给出创业是“科学还是艺术”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书更期待你可以从阅读中找到你个人对于创业的理解。请你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本章——创业对于你来讲,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
创业的理解
每个人对于创业有着不同的理解。人们能够达成的共识是,对创业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将创业者和在经济风险中承担的活动联系起来(Brewer,1992)。
英国工业革命后,创业者在承担风险与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创业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创业的认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们也给出了不一样的定义。
·创业是依靠个人、团队或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如自我创业、一个新业务组织的成立或一个现有企业的扩张,这是《全球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在2006年对于创业的定义。
·创业是一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并进一步指出有三个方面对于创业是特别重要的,即察觉机会、追逐机会的愿望及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可能性(Stevenson & Robort,1989)。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注重方法和与领导平衡的。创业导致价值的产生、增加、实现和更新,不只是为所有者,也是为所有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Timmons & Spinelli,2003)。
·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和资源等要素(宋克勤,2002)。
人们所理解的创业是发现创业机会,通过创业者(创业团队)整合资源,为消费者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从而获取商业利润,取得商业成功。
现代创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关于全球兴起创业浪潮的历史你了解多少?提起硅谷,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它是全球高科技发展中心以及精英人才的聚集地。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硅谷的另一面——现代创业企业的主要“起源地”。
创新创业的起源地:硅谷
始建于1905年的惠普车库——惠普公司(HP)的起点,标志着硅谷的诞生。2007年,这栋别墅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古迹名录”。
许多伟大的企业都来自于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山谷(Santa Clara Valley),它们都是硅谷历史与传奇的延续。
微软、英特尔、谷歌、雅虎、甲骨文、宝蓝、AMD、Nvidia、惠普、苹果、思科、ebay、Adobe……很多老牌知名公司的总部都坐落于硅谷。同时,硅谷的创新在于,每天这里都会诞生很多新兴的企业。近几年的明星创业公司当属Uber、Airbnb、Dropbox、Pinterest、Square等。2015年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Top100大多在硅谷设立了总部。
图2-1 惠普车库
正如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在 “2014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 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所说,硅谷每年新生的企业大概有13 000家,其中10 000家因为各种原因消亡了,剩下的才是大浪淘沙之后的新生力量。这是硅谷的事实,也是创业的事实。
硅谷的第一公民——威廉·肖克利
最有创造力的人,竟不如产业工人得到的回报多。(www.xing528.com)
——〔美〕威廉·肖克利,科学家、企业家
惠普公司的诞生标志着硅谷的起点,那么另一位硅谷的传奇人物——威廉·肖克利的出现才让硅谷这片土地燃起了科技之火。
威廉·肖克利的身份非常独特,他最初的身份并不是企业家,而是科学家。1956年,凭借半导体的研究,他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之前,他一直服务于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y)。
对财富的追求驱使他创业。1955年,他凭借个人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带着一批青年才俊,回到他的家乡——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山谷,成立了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引导硅谷走向电子产业新时代。
然而,科学技术领域的天才并不意味着他能成为管理团队的天才,肖克利的专权独断,让他和员工的沟通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他的刚愎自用让很多初创员工动摇了自己的创业理想。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问题,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来自于方方面面。
不到两年时间,最初和他创业的八位青年才俊,离开了肖克利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这八位青年被称为“叛逆八人”。
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叛逆八人
“叛逆八人”分别是罗伯特·诺依斯(Robert Noyce)、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朱利亚斯·布兰克(Julius Blank)、尤金·克莱尔(Eugene Kleiner)、金·赫尔尼(Jean Hoerni)、杰·拉斯特(Jay Last)、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和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叛逆八人”的“叛逃”精神标志着创业的又一精神——“公司可以分化变形,随生随灭”。从此之后,创业领域进入了一个“方生方死”的时代: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因为人们会根据利益和目标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
因为能良好地运用创业基金,经过一年的发展,“叛逆八人”创办的仙童公司已经从小小的公司发展成拥有50万销售额和100名员工的企业了,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一举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
20世纪60年代,仙童公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然而因为财务问题,仙童团队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尤金·克莱尔、金·赫尔尼和谢尔顿·罗伯茨首先负气出走,成立了阿内尔科公司,阿内尔科公司后来成为泰瑞达公司的子公司。金·赫尔尼又陆续创办了其他公司,他创办的公司达12家之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著名军工企业英特矽尔公司(Intersil),后被通用电气收购。
随后,出走大潮席卷了仙童公司。杰·拉斯特创办了西格奈蒂克斯半导体公司。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带着安迪·格鲁夫自立门户,创办了英特尔(Intel)公司。1969年,杰瑞·桑德斯带着七位仙童员工创办了高级微型仪器公司(AMD),成为日后英特尔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仙童公司的人才纷纷夺路而出,掀起了硅谷巨大的创业热潮。20世纪80年代初,艾佛雷特·罗杰斯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就曾这样说:“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位与会者中,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的还不到24人。”可以说仙童公司就是“硅谷人才的摇篮”。无论你是否承认,这都是一个事实——威廉·肖克利,直接或者间接地催生了硅谷。
人们评价威廉·肖克利是“科技上的天才,管理上的白痴”,后来他选择到斯坦福大学任教,也是他后半生最无奈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欢迎来到硅谷”
从1939年惠普的诞生,到威廉·肖克利掀起“硅谷热”,再到仙童公司分化变形而成为硅谷科技人才的摇篮,伴随着科技发展,硅谷逐渐热闹起来,竞争也随之激烈起来。
图2-2 硅谷百年的“明星企业”代表
20世纪60年代,英特尔与AMD公司展开硬件大战;
20世纪70年代,微软与苹果公司展开软件大战;
千禧年之后,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硅谷精神”的感召下,诸如Airbnb、Uber、Facebook等公司开始实施移动客户端战略,远方的移动端硬件提供商ARM也加入战争,还有远在东方的异军突起的企业: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一时间,狼烟四起。
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到移动客户端的APP战争,可以说,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创业的风向标。科技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大企业纷纷“失灵”,“基业长青”的大企业纷纷走向衰亡。新的创业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案例:大企业的失灵——诺基亚的兴衰史
诺基亚,这家成立于1865年的芬兰企业,业务范围涵盖造纸业、橡胶行业、电缆行业,直到1960年,时任诺基亚总裁的Bjorn Westerlund认为电信行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选择了向电信行业进军,造就了诺基亚的手机帝国。
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当属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前十年。诺基亚1100全世界销售量2亿台,2009年一年诺基亚的手机销售量为4.3亿台。最光荣的数字——45%,这是诺基亚曾经占领的手机市场,基本上就是半壁江山。而我们熟知的那些巨头,HTC、三星、摩托罗拉以及后起之秀苹果共同瓜分另外的一半。可想而知,对于诺基亚来讲,过去意味着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它傲立群雄,“科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的座右铭。
一切仿佛都在慢慢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对于诺基亚粉丝甚至是一种太过戏剧化的打击了。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两个月之后的11月19日晚上8点,诺基亚召开股东大会,向世界宣布这一惊天的消息。当晚,诺基亚的高层站在一排。时任CEO的约玛·奥利拉在世人面前说了最后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也许你不会了解71.7亿美元是什么样的概念,但另外一个数字可以做出相关的对比,诺基亚的最高市值曾经是1 980亿欧元。昔日是通讯帝国,今日却被收购;昔日是市场魁首,今日却无人问津;最后剩下的仅仅是一种情怀了。
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在其管理学巨著《基业长青》中,曾经列举过很多伟大企业的例子,例如摩托罗拉、IBM,当然也包括诺基亚。然而很遗憾地发现,这些企业或多或少地都没有走在“基业长青”的路上,他们面临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诺基亚的企业管理方式,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方式。现实表明,这种“钟表式”的方式,并没有得到令人期待的结果。大组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不可摧。就如同钟表的特征一样:固定,保守,不思变,一点点的外界变化都会让其停止运转。
艾瑞克·莱斯在其著作《精益创业》中,给了现代创业公司重要的指引:“创业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应该像特种部队,而不是正规军。”初创公司要学习快速学习、快速变化,也要有自我否定和变革的勇气。而这一点,现在不仅仅是初创企业的发展思路,甚至也是很多大企业的发展思路。微信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公司的QQ,亚马逊(Amazon)会通过电子书来带动传统出版物的发展。这一切的信息都在向我们预示:时代真的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