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后日本对两岸关系的外交努力

战后日本对两岸关系的外交努力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三)对两岸的安抚、试探外交田中内阁在与美国进行政策协调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对华复交交涉的方针。自此之后,则作为复交的预备交涉及对既定方针的测试,在对台湾展开“安抚外交”的同时,又通过多种管道对大陆方面施行带有确认性质的试探外交。再看日方对大陆的试探外交。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活动,是田中内阁指派松村谦三集团展开的有关交涉。在会谈中,古井等显示了日本政府所拟联合声明草案的要旨。

(三)对两岸的安抚、试探外交

田中内阁在与美国进行政策协调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对华复交交涉的方针。自此之后,则作为复交的预备交涉及对既定方针的测试,在对台湾展开“安抚外交”的同时,又通过多种管道对大陆方面施行带有确认性质的试探外交。

先看对台湾当局的“安抚外交”。1972年9月,经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协议,日本政府外交当局正式派出素有“亲台派”重镇之称的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作为首相特使访问台湾。椎名访台期间,虽未能与蒋介石晤面,但通过严家淦向蒋提交了田中首相的亲笔信。田中亲笔信的主旨是:就日本准备着手与中国大陆展开复交交涉的理由进行说明,即这个交涉并非如台湾当局所怒斥的,是日本方面为一国的私利而采取的所谓“亲媚北京之短视政策”。它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联合国已经承认中国大陆的代表权;第二,美国通过尼克松访华也开始转变对华政策;第三,日本“一般国民对于中国的敬爱之情异乎寻常”,所以对华谋求邦交正常化,实乃民主国家不得不为的选择。[18]值得注意的是,田中亲笔信在这里以制度论和形势论为日本的外交动向作辩解之余,并未对今后的日台关系做出任何承诺。由此可见,此时关于对华关系正常化以后的对台政策问题,在日本政府及执政党内其实尚无统一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椎名在与“台湾高官”会谈等场合,却一再以自民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的决议精神作为日本政府的正式立场予以强调,即日本在对华复交后,仍将以与台湾维持“以往的关系”为理由,慰藉台湾当局。而当这个“椎名发言”受到周恩来总理严厉批判后,日本政府首脑则马上站出来解围说:日本方面决不采取“两个中国”的政策。[19]不过,从这里并无就对华复交后的日台关系明确表示具体的政策立场这一点看,在对华复交后是否继续保持日台关系的问题上尚无明确意见的日本高层,显然是有意利用椎名安抚台湾当局之机,将其发言作为政治气球,以测试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底线。

再看日方对大陆的试探外交。这方面首先要举的是,田中内阁利用长期与中国方面保持良好关系的在野党要人展开一系列的对华活动。日本外交当局决定展开对华复交交涉后,鉴于当时中日政府间没有正式的沟通管道,遂选择一直主张对华友好的日本在野党领袖为沟通管道,通过与中方交换意见,推展预备交涉。承受这个使命展开活动的主要有曾任日本社会党委员长的佐佐木更三和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这里以竹入和中国领导人的交涉为例,素描复交交涉前夕为日本政府所拟制的相关政策的要旨。竹入访华前,曾四次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会谈,在充分了解日本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意见之后,作为日方的“密使”,于1972年7月27日起连续三夜和周恩来总理会谈。会谈之际,关于台湾归属等问题,竹入转达了田中内阁的基本政策,同时则获知中国方面正在研究复交交涉中是否要把让日方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涉的重要条件。另外,周总理还向竹入显示了不拟写入联合声明的“默契事项”,它包括这样的内容:第一,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第二,联合声明发表后,日本政府从台湾撤走大使馆和领事馆,另外采取有效措施,使台湾当局的“外交机构”撤离日本;第三,战后日本的团体和个人在台湾的投资及企业,中国在解放台湾之际,将会给以适当的照顾。[20]根据竹入后来的回忆,当田中首相看了竹入和周总理的会谈记录后,当即表示:“据此,复交可成。”而按照竹入的说法,后来发表的中日两国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和这个会谈记录基本上是一致的。[21]就是说,在田中内阁成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国政府高层已就包括台湾归属在内的重要问题的处理基本达成了协议。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活动,是田中内阁指派松村谦三集团展开的有关交涉。松村集团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一直主张对华友好,并积极为中日政治家之间沟通政治意思,故深受中国政府领导人的信任。1972年7月12日,即田中内阁成立一周后,松村集团的骨干田川诚一即根据和中方接触所获的印象,以书面向田中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建议:台湾问题是解决对华复交的关键问题,因此应把废除“日台条约”作为交涉的前提,而中国方面也会理解日本的处境,不会进而提出过分的要求。[22]9月上旬,田川和该集团的其他主要成员古井喜实、松本俊一等应日本政府和自民党的要求访问中国。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则是为即将举行的中日首脑会谈进行准备,尤其是就台湾问题等的处理和中国政府交换意见。在会谈中,古井等显示了日本政府所拟联合声明草案的要旨。其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处理规定为:第一,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权;第二,中国方面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理解和尊重中国的主张。席间,古井解释了日方采用“理解和尊重”中国立场这一表述的理由是,在此问题上日本必须和美国、加拿大等国保持协调一致。[23]中方代表对此虽没有直接提出实质性的质疑,但关于台湾问题再度阐述了自己的政策原则,从而使日方代表感受到中方对统一事业的坚定立场。

因此,为不致因在台湾归属问题上的应对不当,影响整个对华复交交涉的进展,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在田中首相出访北京之前,就两国政府联合声明案中日本政府的台湾问题立场,特地拟制了两套声明案:第一套方案中,仅仅言及日本政府对中国政府的立场表示“理解和尊重”;而在第二套方案中,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这一内容。而在日后展开的复交交涉过程中就台湾归属问题进行协议时,中方拒绝了日方的第一套方案,最终双方以日方的第二套方案为基础达成了协议。[24]

田中内阁在展开对华复交交涉的过程中,为了消解美国的外交压力并使日本在复交交涉及两国邦交正常化后留有更多的外交余地,在台湾问题处理上曾试行过较为消极的政策方针,然最终则因对华复交的政治需要,被迫对中方立场有所靠近。当然,这个结果与中国方面的要求和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对此,自民党内经常被看作亲台派领袖的佐藤前首相认为,中日所达成的交涉结果,实属“无可担心的”,[25]连美国方面也有评论说:中日间的协议“基本上没有超出美日首脑会谈时商定的范围”。[26]因此,一些论者似以这样的论调为根据,判断田中内阁在中日复交过程关于台湾问题所显示的政策立场是相当暧昧的。笔者对此并不以为然。具体理由则如下述。

应该看到,日本政府在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上显示的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台湾问题原则和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是其关于台湾问题立场的两个基本点,而两者在逻辑上又有着一致性,而且在政治上更为关键的,正是明确表示承诺履行作为国际法的波茨坦公告有关规定之义务的后者。根据亲历对华复交谈判的栗山尚一显示的日本官方见解:中日政府联合声明所阐示的日本政府的台湾问题立场的重点在于“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则也证明了笔者的理解。也就是说,日方在此问题上所取的立场并非暧昧,而是有确定性的。这样,接下来至关重要的就是关于日方“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涵义的解释。众所周知,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内容规定:日本应履行开罗宣言的条款。而开罗宣言则又规定:“把日本在中国所窃取的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领土归还中华民国,是盟国对日作战的目的之一。”因此,对于两国复交之际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日本来说,既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那么开罗宣言所说的“中华民国”,也就自然可理解为是指其继承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是,所谓遵循波茨坦公告的立场,即意味着日本已承诺有义务承认台湾应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27]

如上所述,因受制于当时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性,在中日签署的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之际,田中内阁没有直接采用中国方面关于台湾问题立场的表述,而是在表明对中方立场予以理解和尊重的同时,以承诺遵循波茨坦公告有关条项的方式,在法理上显示了日本政府认同把台湾归还于复交当时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因此,鉴于国际政治领域台湾问题日增的重大性和歧义性,一味主张日本立场未定论,实无异于自缚手脚而予他者外交空间的法政根据。

【注释】

[1]日中复交、社会党的方针要旨[N].(日)朝日新闻,1970年10月9日.

[2]公明党和中国发表联合声明[N].(日)朝日新闻,1971年7月3日.

[3]复交交渉的准备[N].(日)朝日新闻,1972年7月7日.

[4]答辩书要旨[N].(日)朝日新闻(晚报),1972年7月18日.

[5]评价首相的对华姿态[N].(日)朝日新闻,1972年7月19日.

[6](日)大平正芳纪念财团.大平正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377.

[7]黄大慧.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68.

[8](日)佐藤荣作.佐藤荣作日记 第二卷[M].东京:朝日新闻社,1998:80.

[9](日)田川诚一.日中交流和自民党的领袖们[M].东京:读卖新闻社,1983:25—32.(www.xing528.com)

[10]日中关系如正常化,台湾便成中国的领土[N].(日)朝日新闻(晚报),1972年3月1日.

[11]首相表明赞成中国的对日政治三原则[N].(日)朝日新闻(晚报),1972年3月27日.

[12](日)栗山尚一.日本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J].(日)霞关会会报,2007年第10期.

[13](日)绪方贞子.战后日美、日中关系[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185.

[14]JAPAN/PRC RELATIONS NIXON/TANAKA MEETING,July 27,1972.NIXON NSC FILES,HAK Office Files,Country Files-Far East,Box102((日)池田直隆.日美关系和“两个中国”——池田·佐藤·田中内阁期[M].东京:木铎社,2004:413—415.)

[15](日)池田直隆.日美关系和“两个中国”——池田·佐藤·田中内阁期[M].东京:木铎社,2004:415.

[16]MEETING OF RICHARD NIXON AND KAKUEI TANAKA PRIME MINISTER OF JAPAN,Hawaii,August-September,1972.(Department of Stste,August 1972)NIXON NSC FILES,VIP VISITS,TANAKA VISIT(Hawaii),Aug-Sep,1972.Box 926((日)池田直隆.日美关系和“两个中国”——池田·佐藤·田中内阁期[M].东京:木铎社,2004:415—417.)

[17]政府就台湾问题发表基本见解[N].(日)朝日新闻,1972年8月24日.

[18](日)石井明.围绕日台断交时的“田中亲笔信”[J].(日)社会科学纪要,2000年第50辑.

[19]以互让精神达成协议[N].(日)朝日新闻,1972年9月22日.

[20]《竹入、周会谈(第一次至第三次)等一件(第三次会谈)》,《基于信息公开法的开示文书的一般公开目录》,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01-298-1。

[21](日)时事通讯社政治部.记录日中复交[M].东京:时事通讯社,1972:143.

[22](日)田川诚一.日中交涉秘录 田川日记——14年的证言[M].东京:每日新闻社,1973:343—344.

[23](日)田川诚一.日中交涉秘录 田川日记——14年的证言[M].东京:每日新闻社,1973:360—362.

[24](日)栗山尚一.日本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J].(日)霞关会会报,2007年第10期.

[25](日)池田直隆.佐藤内阁和“两个中国”[J].(日)国际关系论研究,2002年第21期.

[26](日)池田直隆.日美关系和“两个中国”——池田·佐藤·田中内阁期[M].东京:木铎社,2004:440.

[27](日)栗山尚一.日本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J].(日)霞关会会报,2007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