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住气,成大器
《老子》说:“气,乃神也;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明代的吕坤在《呻吟语》中具体描述了“沉得住气”的表现,即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内心却居于安乐;在地位贫贱的时候,内心却居于高贵;在深受冤屈而不得伸的时候,内心却居于广大宽敞,就会无往而不泰然处之。把悬崖峭壁视为平坦大道,把百病缠身视为健康快乐,把飞来横祸视为平安祥和,那么无论你在哪儿你都能安稳。这就是沉得住气的真正表现,一个人若是真的达到了这种“沉得住气”的境界,他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处乱不惊。
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有一天,冯道穿了新买的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访。和凝一看,发现这双鞋子和他前几天叫仆人买回来的那双一模一样,于是和凝就问冯道:“你这双鞋子是多少钱买的?”
冯道慢慢地抬起他的右脚,说:“500铢。”和凝一听,便勃然大怒,对着身边的仆人骂道:“同样的鞋子,为什么你们说要1000铢呢?”
和凝刚刚训斥完仆人,冯道就缓缓地抬起左脚说:“这只也是500铢。”和凝一听,顿时满脸通红,深为自己沉不住气感到羞愧。
如今人们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极其容易浮躁、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气。有人因欢喜、得意而沉不住气;有人因斗气、斗争而沉不住气;有人因委屈、受冤而沉不住气。危机四伏的时候容易沉不住气,事情进展得太顺利了,也容易沉不住气。凡成大事者都有超凡的意志力,无论是非成败,都能沉得住气。男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受得了历练,沉得住气,才能成得了大器。
我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个很能沉得住气的人。阜康挤兑风潮波及杭州时,在杭州主事的螺蛳太太,原本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能干的人,但她也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胡雪岩回到杭州。他来到钱庄的时候,正赶上店里开饭,他居然还有一分“闲情逸致”去看伙计们的饭桌。看到伙计们的饭桌上只有几个平常的菜,他居然还亲自嘱咐钱庄“大伙”谢云清,说是天气冷了,该用火锅了。他让谢云清把冬至以后才用火锅的规矩改掉,依照外国人的办法,以气温的变化做标准,以寒暑表现实的温度决定冬天什么时候吃火锅,夏天什么时候吃西瓜。虽然胡雪岩这种关心店员生活的情形以前也有,但在面临破产倒闭的紧要关头他还能如此沉得住气,连那些伙计们都感到十分惊异。后来,也正是他这种“沉得住气”的大气,帮助他化解了破产倒闭的危机。
胡雪岩说:“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着我今天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男人在生意场上,沉得住气,才能够遇事不惊。遇事不惊,才能静观事情变化,达观权变,才能安守于糊涂之中泰然处之。不泰然处之就不能息弭事端,而只能惹是生非;不泰然处之就无法力挽狂澜,而只能被卷入旋涡之中,抛于险浪之巅。(www.xing528.com)
胡雪岩能够做到如此沉得住气,就在于他拥有能够将得失抛开的大气。在商言商,生意人不可能不计得失。然而危机出现的时候,生意人又确实比任何人都需要果断地将得失抛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沉得住气。如果为眼前的利益所拘,甚至斤斤计较于得失之中而无法自拔,而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而陷入迷乱之中,就无法看清眼前该做、必做的事情。
“沉得住气”是一种极高的人生修炼。东晋淝水之战期间,谢安正与朋友下棋,得知侄儿谢玄力克敌人的消息,他不形于色,依然冷静地下棋。沉得住气是一种忍辱的智慧,抗日英雄张自忠受命与敌人周旋,却被误认为是卖国贼,但他沉得住气,最后完成使命,流芳百世。诸葛亮以“空城计”骗得司马懿的数十万大军不战而退,也是沉得住气的睿智。凡是有智慧的人,越是紧急危难关头越是冷静沉着,因为唯有在镇静中才能想出应付事变的方法。
“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生活需要沉得住气。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很容易就“沉不住气”。“沉不住气”只会让我们为琐事终日惶惶不安,乱了方寸,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无巨细,无论在做什么事情,在危机出现的时候,都得毅然地将得失抛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沉住气。我们只有这样临危不惧、冷静沉着、伺机而动,才能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加和谐顺利。
从今天开始变淡定:
1.沉得住气是能够果断抛开人生得失的大气。
2.沉得住气的男人面对困难,以沉着冷静、伺机而动应对。
2.沉得住气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