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6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积累的原因分析

2006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积累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2006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积累的原因分析[本章引言]在国际收支中,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就是“储备资产”。中国自1994年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保持了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更为加强,到2006年中国最终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引起全球的关注。通过对这些比率的观察,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外汇储备的演进情况。

2006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积累的原因分析

第十章 2006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积累的原因分析

[本章引言]

国际收支中,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就是“储备资产”。其他项目背后的交易主体都是来自经济体中的私人部门,如企业、家庭、个人等;而这个项目背后的交易主体则是公共部门,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就是我们在第二篇集中关注的中央银行。储备资产,或国际储备,对于一个经济体在开放的环境健康运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储备的研究也是国际金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在国际储备中,外汇储备往往占到90%以上,因此,很多对国际储备的研究集中在外汇储备上。中国自1994年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保持了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更为加强,到2006年中国最终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引起全球的关注。

那么,中国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获得了外汇储备的高速积累呢?本章就集中关注2006年以前的时间段,首先对外汇储备的增长进行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其变化;然后利用基础的国际收支各账户对外汇储备的变化进行考察;接下来就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探讨带来储备增长的原因,为理解这一经济现象提供解释。最后进行全章总结。

[关键词]:外汇储备,国际收支

一、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观察

自从1978年有了外汇储备这个统计指标以后,中国经历了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2006年的外汇储备水平(10663.44亿美元)高达1978年(15.57亿美元)的685倍,并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下图可以反映出储备在近30年来的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在1994年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之后,外汇储备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10-1 中国的外汇储备: 1978~2006年(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官方网站www.safe.gov.cn。

图10-2 中国的外汇储备: 1994~2006年(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官方网站www.safe.gov.cn。

上图直观地反映了外汇储备在这一段时期里的指数增长。除了1997~2000之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幅度较小之外,储备的年增长率几乎都在30%以上,因此使其绝对数量也一再有所突破。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不仅是绝对数值意义上的增长,也表现在与很多经济指标的相对比值上。通过对这些比率的观察,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外汇储备的演进情况。

1.外汇储备/GDP

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当局拥有的外部资产,是经济体在开放环境下运行的结果,当然也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从经济总量上观察外汇储备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持续的高水平增长,成为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相对于不断增加的经济规模,外汇储备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轨迹呢?

图10-3 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GDP的演进: 1979~2004年

数据来源: IFS2006年光盘。[1]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上图在给出了中国这一比例的同时也给出了同期日本的该指标状况。之所以选择日本作为参照,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在战后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外汇储备、经济规模总体增长的过程中,中国的外汇储备/GDP比例也基本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且,这种增长趋势在1994年之后表现得更为强烈,除了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受到冲击的1998~2000年。类似地,日本的外汇储备/GDP指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持续增长的基本态势。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中国在这一指标变化上的独特性。首先,在增加幅度上中国要远远高于日本:中国在2004年这一指标达到31.5%,而同时日本只有17.3%;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相对停滞,而同时期里中国经济仍在持续高速发展,因此在该比例增加中,外汇储备的增加在中国更为显著。

2.外汇储备/进口额(Reserves in Weeks Import Cover)

外汇储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用于对外支付,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十分重视外汇储备与进口额之间的比例,并将其作为判断储备充足的标准之一。那么,中国在这一指标上有什么样的演进变化呢?

图10-4 中国的外汇储备的周进口额覆盖率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S光盘,2006[2]

一般的储备需求理论将三个月(即13周)的进口额作为国际储备的适度量。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在1982年以前、1992~1993年低于这一标准,其他年份都基本满足。尤其是1994年以后,外汇储备进入比较稳定的增长区间,覆盖率也逐步上升,除了1999~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外,覆盖率从绝对额到增长表现都相当显著,大大高于1991~1999年世界的平均水平20.6。

3.外汇储备/M2(Reserves/M2)

从国际收支的货币论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因此,观察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对于判断外汇储备在宏观经济中的状况也有一定的意义。

图10-5 中国的外汇储备/M2: 1978~2004年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S光盘[3],2006年。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保持着较高的平均增长率,尤其是在1994年以后(19%),外汇储备相对于货币总量的比例仍然获得了基本的上升趋势。在货币总量的增长中,来自于外汇储备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4.外汇储备/外债

进口所引起的外汇支付是需要外汇储备的潜在原因。类似地,由于对外债务所引起的对外支付责任也产生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保证外汇储备与外债之间一定的数量关系(偿债率),不但能保障其偿债能力,更是一种信用和信心的保障。

图10-6 中国的外债余额:[4]1995~2005年(单位:亿美元)

图10-7 中国的外汇储备偿债率: 1995~2005年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5年》

上两图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的外债余额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幅度更大,所以外汇储备相对于外债余额的比率(即偿债率)仍然不断增加,2005年末达到2.91。在2001年以前,短期外债相对于外债余额的变化不大,前者在后者中的比例稳定在11%左右;2001年,短期外债余额有一个较大的增加,从2000年的9%跳跃到2001年的35%,并在以后逐年增加,2005年末达到56%。相应地,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在2001年有一次大幅的下降,但之后在外汇储备增长的基础上该比例仍然获得了稳定的增长,2005年末达到5.24。

二、外汇储备增长的国际收支项目分析

国际收支的方程式指出了外汇储备[5]的直接来源: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以及一些没有或无法记入统计的对外经济交易误差与遗漏项目。下图反映了这几个指标与外汇储备的数量关系。

图10-8 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各项目(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4年以后经常项目一直保持着顺差,资本项目除了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出现逆差之外,也都是顺差。因此,双顺差格局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最主要来源。当然,与此同时,一些无法统计的活动也在影响着外汇储备的变化,并且方向有所不同。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一下引起外汇储备变化的每个项目的状况。

(一)经常项目

1994~2005年经常项目获得了显著的增长,2005年的绝对规模是1993年的8倍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4%,大大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不断融合以及中国在实际资源上与外部世界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交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常项目下的对外交往中,由于实际资源转出而获得的对外资产也就是经常项目的贷方一直大于借方,成为外汇储备增长中最为稳定和基础的源泉。

图10-9 经常项目差额与外汇储备变动: 1994~2005年(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不同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代表资金的跨境流动,与实际资源的交易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理论上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资金流动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达到非常大的规模。不过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下的管制,所以这一点并没有发生在中国。1994~2005年间,资金的流入流出规模合计一直不足同期经常项目绝对规模的50%。但是,资金的净流入规模仍然相当可观,成为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一点可以通过下图反映出来。

在1994~2005年间,除了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1997~200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都有相当大的顺差,在6个年份里甚至超过经常项目差额,成为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直接投资差额在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中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并带来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所谓的双顺差格局实际上是指商品贸易和直接投资上的顺差,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外汇储备自1994年来的不断增长。

理论上讲,经常项目差额与资金和金融差额共同构成的综合差额必然等量对应着储备资产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经济的运行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无法被统计的、或统计不准确的交易,它们也会影响储备的变化,这就是净误差与遗漏项。

图10-10 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1994~2005年(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三)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跨度内统计所有对外经济交往,难免会出现误差与遗漏,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就更增加了统计的难度。但是,净误差与遗漏的大小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其他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国际上一般将净误差与遗漏的大小占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作为一个标准,认为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中国的这一指标在1999年以前都比较高,2000年以后有所下降,但随着对外经济交往规模的增大,其绝对规模仍然相当可观。下表给出了1994~2005年间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和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

表10-1 净误差与遗漏: 1994~2005年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因此,净误差与遗漏项在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形成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通过对比综合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实际变化,就可以发现净误差与遗漏项对后者的影响程度。在大多数年份里,外汇储备的变化偏离综合差额有一段距离。但是,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方向却有所不同。在2001年以前,误差与遗漏中包含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资本外逃,比如出于税收考虑的过渡性资本外逃和防范宏观经济风险的资本外逃等,使实际的储备增长小于综合差额; 而2002~2004年则相反,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资本“内逃”引起的误差与遗漏项加强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幅度。这些迹象同时也表明,尽管中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资本仍然有可能绕开资本管制,较大规模地流入和流出中国。

三、外汇储备增长的国内原因分析

通过对国际收支各项目的分析,可以发现外汇储备在1994年以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并受到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带来这样的对外经济交往格局及其演进呢?首先,中国国内的经济、政策环境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相当高的增长率,1978~2005年27年间GDP增长了11.7倍,经过调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6%。从国际经验来看,外汇储备的增加往往是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那么,经济增长在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中通过什么机制发生作用呢?(www.xing528.com)

按照一般的经济理论,收入的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的增加,减少贸易顺差。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口规模一直在增加,1994~2005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8.6%;但是,贸易顺差并没有随着进口的增加而减少。因为与此同时,出口的增加速度更快,1994~2005年间出口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1.8%。因此净出口的绝对规模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带来外汇储备的增长。那么,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出口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这也正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原因。所以,从进出口的层面上看,实际上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增长都是出口增加的一个结果;而且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进口需求增加还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汇储备增加的幅度。那么,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积累之间是否还有因果关系呢?

首先,经济增长的事实可以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增强外部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而增加对中国进行的直接投资。事实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在1994年后基本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并在2002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引地。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会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

其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加强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吸引资金的流入。2002~2004年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就有这些因素的影响,由于资本管制这些因素往往被包含在净误差与遗漏项中。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为外汇储备的增加提供了宏观环境。

(二)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

根据开放经济的国民核算等式可以建立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CA+I=S。显然,当储蓄大于投资时,经常项目会出现顺差。长期以来,中国尽管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但居民消费却不升反降,从1991年占GDP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9%;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高储蓄率。如此之高的储蓄率来源于家庭、政府和企业各部门。

家庭储蓄率高,一方面是因为东方农业社会长期形成的传统,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处于体制转型阶段,社会保障、住房、教育体制等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另外,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影响着家庭储蓄率,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必然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和储蓄率的上升。政府储蓄的增加则来自于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但教育、公共卫生、行政等消费性财政支出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带来企业储蓄的增长;而民营企业较为依赖留存收益以用于日常经营和扩大投资,也带来企业储蓄的增长。

(三)中国的政策环境

除了高储蓄率、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因素外,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也在外汇储备的积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讲,在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社会变迁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围绕着这样的目标,形成了不同阶段的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外商投资等方面的政策规定。这些政策规定通过不同渠道影响着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从而影响外汇储备的形成。

1.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6]

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和银行外汇周转头寸制度,使得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外汇收入和外汇资金流入都直接通过对中央银行的结售汇转化为外汇储备。当然,结售汇制度本身还与人民币汇率制度、资本管理等制度相联系,但是,它客观上加速了由民间外汇和政府其他外汇资产向外汇储备转化的过程。

2.对资本流动的管制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在外汇管制上不断放松,于1996年底解除了经常项目下的所有外汇管制,并宣布接受IMF协定的“第八条款”。但是,在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上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长期以来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也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之一。

首先,在直接投资上,外商进入中国的直接投资除了程序上有一些规定,比如报批相关部委、办理外汇登记等外,主要是受到优惠和鼓励。另外,地方政府有时在错误的政绩观指导下还盲目引资。相反,对外直接投资则受到较多限制。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要大大高于对外直接投资。1994~2005年前者平均是后者的9.21倍。外商投资一方面会带来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外汇储备的积累;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的促进又会增加贸易顺差,也带来外汇储备的增长。以2005年为例,按企业类型分类的出口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占的比例高达55%。但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可以自由汇出,成为收益项目上的借方,有减少经常项目顺差的作用。不过,从1994~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收益的净额还是比较小的,而且这一数值在2005年还变为正值。所以,可以说,总的来讲外商投资还是起着增加外汇储备的作用的。

第二,在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在资金流入和流出上都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例如,外国居民不得投资在中国的A股市场,2003年后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规定下才可以;中国境内的居民也不能在境外购买外国公司股票等。在债券发行、贷款等也有着类似的严格管制。这些管制对于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避免国际游资的冲击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减少了由于资本大规模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对外汇储备的负向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资本流动仍然可以通过非法的渠道进行,并对外汇储备产生影响,这一点反映在上面已经分析过的净误差与遗漏项中。

3.鼓励出口的经济增长战略和外经贸制度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和加入WTO,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出口额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从1990年代初的10%多增加到2005年的30%多。正因为这样,“出口拉动”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战略性选择,并且相关的对外经贸制度也为这样的战略“保驾护航”,进一步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例如实行多年的出口退税政策、对生产出口品企业的行政性鼓励和补贴等。这样的政策环境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形成,增加了外汇储备。

4.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进程中,人民币汇率体制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1981年到1993年实行了双重汇率制,并发展了外汇调剂市场。但我们关注的主要是1994年以后外汇储备的增长,所以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关注也集中在该时期。

1994年中国实行了重大的汇率体制改革,即将外汇调剂价格与官方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1994年1月1日单一汇率水平被确定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随后到1997年底人民币实现了小幅的升值,达到8.28元,并在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1994~1997年间人民币汇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市场的供求状况。因此,在上述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在这段时间里的外汇储备获得了稳定的大幅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但是,由于1993年的外汇储备水平比较低,只有212亿美元,所以,到1997年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398.9亿美元,并不是相当可观。1997年底,在中国宏观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人民币面临了严重的贬值预期压力。中国政府也随之明确宣布了不贬值方针,使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都受到冲击;再加上无法遏制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使资本外逃程度加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外汇储备的增长在1998到2000年中表现得相当平缓。

从2001年到2005年,人民币贬值预期逐渐消减,东南亚各经济体也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但人民币汇率仍然坚持在8.27的水平上;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又开始稳定的增长;同时,人民币开始面对升值预期,吸引大量“游资”进入,这些都带来这段时期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值约2%。从那时开始,人民币开始了小幅地稳步升值。但是,尽管如此,中国仍然获得了可观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再加上形成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继续带来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高额积累。

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下长期以来的汇率水平一方面进一步保障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预期的形成,这些都最终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加上。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除了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因素外,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平衡因素也加剧了双顺差的形成,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增长。

首先,正如上面在储蓄率中讨论的,中国在储蓄和投资之间长期的偏离就是经济的一种不平衡。而且,在储蓄增长的结构中,一小部分人占据了储蓄增加的大部分,使得平均储蓄倾向越来越高。相对应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财富增加的集中程度越来越强,这可以反映在中国不断增加的基尼系数上。而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必然减少,从而带来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这些因素正向地影响着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

其次,中国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上发展的不平衡。相比较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市场化改革更多地是在贸易品部门,如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并取得了较快的效率增长和质量改进。但是,与此同时非贸易品部分上还存在很多非市场化的限制,比如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交通等部门。在非贸易品部门投资相当有限的情况下,非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很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就无法在其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维持了贸易品部门的低成本。贸易品部门的低成本与较为固定的人民币汇率一起保证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商的吸引力,促进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当然,与这一点相关的还有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长期城乡差别的存在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起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资本投入过多地集中在贸易品部门的同时,全社会的平均资本投入水平仍然较低,从而压低了劳动力价格。

四、外汇储备增长的国际原因分析

中国的国内因素在外汇储备的积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处在开放经济中,是世界市场的一个构成部分,再加上外汇储备本身就是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形成的,所以,外汇储备增长背后一定有外部原因。

(一)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全球化下的分工深入

1994~2005年全球经济的基本增长态势保证了国际市场旺盛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中国商品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提供了外部保障。而且,在经济增长下的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不断深入,从而带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加工工厂”地位,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出口和以生产出口品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不断调整,全球化产品内分工迅速兴起并越来越重要。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与区段被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形成跨区域或跨国性生产链条与体系,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活动中。之所以发生产品内分工,是因为不同地区、国家具有不同资源所带来的不同比较优势,以及同期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制度改进。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价格低廉,再加上人民币汇率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逐步成为全球加工生产体系中加工贸易的重要一环。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开放成长模式体现在贸易结构上的重要特点。而随着贸易品部门资源的集中,又促进了其技术进步,进一步促进了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加工贸易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是中国持续双顺差并带来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结构根源。

加工贸易对中国出口的贡献也可以从数据中得到证实。1980年到2005年,非加工贸易从365亿美元上升到73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7%;而加工贸易从不到17亿美元,上升到690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7.3%。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的比例达到58.6%。

另外,随着加工贸易在中国境内的加工链条逐步延长,全球制造业持续向中国转移,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制造工厂”角色就越来越巩固,并有自我加强趋势,即便是汇率等因素有所变化,也很难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改变它在新的全球分工体系的贸易地位。因此,全球分工下的角色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影响中国的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并最终作用在外汇储备上。

(二)国际货币体系

前面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研究中就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角度解释了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储备增长的原因。中国作为该地区的一员,其储备的快速增长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全球主要工业国不再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开始了浮动汇率时代。国际货币制度也因此进入了所谓“无体系的体系”。各主要工业国货币之所以想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是因为该体系本身所包含的基本矛盾——特里芬难题,即储备货币在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些工业国在二战后所获得的经济增长,使其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并且增加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要求。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因此,即便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了,发展中国家客观上仍然需要依靠稳定的汇率以及某种储备货币,以获得较为稳定而有利的外部环境。此时,美元以及其他工业国(或地区)的货币如欧元、日元、英镑等,就一起构成了“储备货币组”,成为发展中国家自发选择钉住的货币。当然,由于美国经济的地位和美元在全球贸易、金融等领域的独特地位,美元仍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因此,有的经济学家将现在的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也称为“改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Revised Bretton Woods System)或“新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II)。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客观上有积蓄储备货币的动机,以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外部条件。中国在东亚发展中国家中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自然也有着强烈地集聚外汇储备的愿望。因此,可以说,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一个原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的发展,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美元等储备货币贬值风险的加大,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意愿必然会发生变化。

(三)全球经济的不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影响着对外经济的表现,从而影响着储备的形成。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不平衡也为中国的储备增长提供了宏观环境。这一点在前面对发展中国家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中已有所论及。IMF总裁在2005年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认为它表现在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显然,这里的拥有大量贸易赤字的是美国,美国过低的储蓄率带来巨额贸易赤字和不断增加的对外负债;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相对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盈余。因此,可以说,全球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不平衡。全球经济出现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其长期影响是什么?学术界关于这些问题还有很多争论。但是,不管怎样,这样的状况显然促进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四)外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看好

在中国经济取得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外部世界不断调整着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和预期。一方面,在总体环境趋好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再投资越来越多,增加了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并减少了收益项下的借方,正向地影响着外汇储备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理论和实践都显示出经济增长与货币升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所以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外部世界逐渐形成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且这种预期要大于目前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后所实现的升值幅度,从而带来“热钱”的流入(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也促进了外汇储备在这一段时期里的增加。

五、总结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背后有不同层面的原因,首先是国内原因,如持续的经济增长,较高的储蓄率和中国特殊的政策环境,当然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其次是国际原因,包括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全球化下的全球分工,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外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当然也有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另外,这些原因还会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继续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Aizenman,J.and N.Marion(2002),“The High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he Far East:What’s Going On?”,NBER Working Paper No.9266.

2.Bahmani-Osakooee M.and F.Brown(2002),“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 A Review Article”,Applied Economics,34,1209-1226.

3.Bird,G.and R.Rajan(2003),“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The Adequacy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he Aftermath of Crises”,Blackwell Publishing Let.873-891.

4.Dooley,M.and S.Lizondo and D.Mathieson(1989),“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IMF Staff Papers,36,385-94.

5.Edwards,S.(2004),“Thirty Years of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Current Account Reversals,and Sudden Stops”,IMF Staff Papers,Vol.51,Special Issue.

6.吴念鲁(2007),《重新认识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与经营》,《金融研究》第7期。

7.卢锋(2006),《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深层根源与认识启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6021。

8.马之周、刘红忠(1996),《再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国际金融研究》,第3期

9.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1995),《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问题》,《财贸经济》,第5期。

10.何泽荣(1998),《中国国际收支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5,2006),中国金融出版社。

【注释】

[1]在该数据库中,选用了GDP指标,并使用当年平均市场汇率折算成美元后与外汇储备对比而得。

[2]该指标是按如下方法计算的:获得以美元为单位的、按CIF价格计量的年进口额,然后除以52得到该年度的平均周进口额;再用当年的外汇储备除以该年的平均周进口额,得到外汇储备的周进口额覆盖率。

[3]该指标的计算方法:货币总量M2是货币和准货币之和;用当年平均市场汇率转化为美元值;然后用外汇储备与该美元值相除得到。

[4]该外债的借款主体包括:中资企业、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国务院部委、中资金融机构等。

[5]应该是国际储备,但是前面已经从数据上证明了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绝对重要地位,所以这里直接用外汇储备。

[6]2012年这一制度终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