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一份堂名契约说明了什么
最近,因配合央视制作《寻宝·走进昆山》节目,作民间收藏调查时,在千灯镇石浦街道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昆曲文物——堂名转让契约。纸质的字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十二月二十日画押,已有一些破损,但文字基本完整。
从契约内容可以看出,张老太太及张瑞卿、张荣卿、庞根荣等人“软片”情愿让给金小姐“收执为业”。“不论大小婚丧、社筵生利”,“除工费余多者,各拿半”。附注:计关生家埭、苏(蓑)衣浜、大豆浜、大石浦、朱家桥、王家埭、史家埭。显然,这是指该堂名班子准许演出的范围,即今天昆山市和青浦区交界处的部分村落。
昆曲堂名,别称“歌吹”,是一种以坐唱形式清唱昆曲的民间职业团体,主要在婚丧喜庆宴宾娱客时演唱,收取一定的费用,赖以为生。由于每个团体都以某某堂命名(例如吴秀松所创立的昆山永和堂,是民国年间最著名的堂名班子),所以称“堂名”。活跃于苏南、沪郊和浙江部分地区,清代尤其盛行。
堂名一般由八个人组成,演唱时,两张方桌联置,八人对坐两侧。剧中生、旦、末、丑各路角色,以及乐队伴奏,由八人轮换担任。堂名中有少年的,则称之为“小堂名”。堂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经严格训练,刻苦学习,在日常演出中不断磨砺,往往是一专多能,身怀绝技。据老艺人介绍,在昆剧传习所创办之前,各地的昆剧演员统统都是堂名出身。解放后,昆山几位堂名艺人还应邀去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戏曲学校,教授昆曲。如玉山镇的徐振民先生,早年在“永和堂”和“吟雅集”堂名班子中谋生。经人介绍,1956年和1960年两度进北京,在著名曲家俞平伯先生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中担任笛师。1962年后又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任教,直至退休。出身于陆家桥黄泥楼(今属周市镇)堂名鼓手世家的夏湘如先生,也曾随徐振民一起,先后到天津戏校和北京昆曲研习社任教。
昆曲堂名转让契约(www.xing528.com)
由于堂名一般都在本乡活动,尤其是农村的堂名,处于半专业状态,没有业务时,就下田干活,不容易为外人所知晓,所以昆剧史论著中很少记载。事实上,堂名是代代相传的,包括主客都可以传给子孙。他们在昆曲日渐式微时,为传承和延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促使昆曲衰而不亡。
从昆曲兴盛时期起,苏州、昆山、太仓一带的缙绅人家,便有请堂名来家里宴宾娱客的习气。渐渐地,许多普通人家,包括乡下农民,也形成了风俗。堂名一般都有固定的主客,除非特别邀请(例如祝贺的客人带来一班堂名,或者主客特意邀请双堂名),相互不能抢生意。为了方便经营,在他们的祖律簿上,对主客家的吉庆日子、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几代人的姓名,乃至亡者的忌日,记载得一清二楚。甚至连主客自己都遗忘的日子,他们也会主动提醒。到了吉日,就主动上门服务。而在农村,主客往往被划分为几个区域,由堂名班子分别经营。契约中提到的生家埭、苏(蓑)衣浜、大豆浜、大石浦等地,正是这个堂名班子的经营区域。
显然,主客多,生意多,收入就多。但由于种种情况,无法完成业务时,可以请别的堂名“赴应”。堂名班子难以为继时,也可以将主客转让。转让主客的价格,从几斗米到几石米,视各地的经济状况而定。为了避免日后纠纷,在转让时写下契约,立此存照。
我们收集到的这份契约,对于研究昆曲兴衰史,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