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朱买臣该不该被妻子逼休
朱买臣是汉代的一位名人。流传至今的,却并非是他从政的经历和载入史册的业绩,而是没有白头到老的婚姻。宋朝戏文《朱买臣休妻记》、元杂剧《渔樵记》、明代传奇《烂柯山》,以及由此改编的京剧《马前泼水》,都是讲述他那一段曲折的婚姻。
关于结发妻子与朱买臣离婚,《汉书·朱买臣传》是这样记载的: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几年后,情况突变,朱买臣得到皇上的宠幸,被授以会稽太守之职。衣锦还乡,果然产生了奇特的戏剧效果。“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及送迎车百余乘。”途中,他看见前妻与丈夫正在修路,便带他们上车,住进太守府,提供良好接待。谁知,前妻崔氏忍受不了这样的境遇,羞愧交加,自缢而死。朱买臣给了她丈夫一些银子,将她安葬。
朱买臣的遭遇耐人寻味。他遭受到的,是在封建社会很罕见的心理打击——被妻子逼休。像陈世美那样的负心汉,对女人很薄情,随便找一个理由就可以把发妻休掉,甚至理由都不用找,这是男权社会常见的现象。然而朱买臣偏偏被女人所唾弃,有点匪夷所思。
那么,朱买臣该不该被妻子逼休呢?
据史书记载,朱买臣的妻子之所以要离婚,有一条重要理由,是因为丈夫做了让她无颜见人的事——“歌呕(讴)道中”。在朱买臣生活的年月,一个男人在大街上装疯卖傻般地吟诗唱歌,究竟会让他的妻子蒙受多少耻辱,我们难以理解。但是,朱买臣的妻子终究羞愧难当,愤而离去。哪怕朱买臣以富贵注定就要来临作许愿,也不能让她动心。(www.xing528.com)
《烂柯山》(上海昆剧团),梁谷音饰崔氏,计镇华饰朱卖臣
其实,“歌讴道中”只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朱买臣确实是一个没出息的男人,当老婆抱怨家里没米时,他居然狡辩:“咱家里不是还有柴吗?”听到这样的话,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都会无比愤怒。一个快50岁的人,没有什么发迹预兆,一天到晚死读书,甚至挑柴赶路还在看书,希望在哪里呢?世界上比这位夫人更有耐心的,怕是也不多了。她忍无可忍,才采取“逼休”的办法,这当然严重地伤害了男人的自尊心。恰恰是被妻子逼休的男人,忍辱负重,埋首苦读,终于在最后的关头,盼来了柳暗花明的一天。这样的戏剧情节让人兴奋。朱买臣的妻子崔氏,虽然不得不与现任的丈夫一起,接受前夫的施舍,但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决然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选择也与众不同。
朱买臣的故事有好几种版本。在关键处,都说朱买臣是被迫给妻子写下一封休书,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他唯一的选择是发愤读书,终于一举得中。“逼休”,恰恰是朱买臣走上仕途的转折点。当时,朱买臣已经49岁了,结婚以后二十几年一无所成。这个每三年一次,连续九次进考场都铩羽而归的老童生,只知道死读书、求功名,即使穷得揭不开锅也不愿意寻求变通。被妻子一顿臭骂之后,他居然一举考中状元,实在太有戏剧性了。
明代传奇《烂柯山》中,有“马前泼水”一折。朱买臣以覆水难收来表达自己不愿意与妻子再续前情的决心。京剧《马前泼水》也有这样的唱段:
朱买臣贫穷并非假,正所谓家徒四壁我日对着芙蓉花。日用三餐费用虽不大,怎奈是我肩不能担担,手不能够提篮,我又不能买卖做生涯……你逼定我休书来写下,那时节鸳鸯两分叉。也是我买臣福份大,你看我身穿大红,腰扣玉带,足蹬朝靴,头戴乌纱,是颤颤巍巍两朵红花。十字街前拦住了马,你叫我将你带回家。我若是将你带家下,岂不被街坊邻人耻笑咱。千差万差你自己差,恩爱的夫妻就变成了活冤家。来来来,将桶水泼地下。你若能收覆水我带你回家。
显然,朱买臣被妻子“逼休”,正是为了把他“逼”上仕途。无名氏的传奇《烂柯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写人的命运。我们今天不妨也用逆向的方式,来审视这部戏。穷酸懦弱的朱买臣考了半辈子功名,“肩不能担担,手不能够提篮,又不能买卖做生涯”。一个堂堂男儿,无法给妻儿以温饱,该有一种怎样的羞愧?假如他至死也考不中,崔氏逼他离婚,不就是合情合理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