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长生殿》缠头之赏引发了什么
看戏赏钱的风气由来已久。《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西楼会》演罢,众媳妇便向戏台上撒钱。贾珍、贾琏又命小厮们抬了大簸箩的钱来,听见贾母说“赏”,他们就让小厮们赶快撒钱,只听豁啷啷满台钱响,贾母大悦。
清初张宸《平圃杂记》载:“近世士大夫日益贫,而费用日益侈……及癸卯冬还朝,则无席不梨园鼓吹,无招不全柬矣。梨园封赏,初止青蚨一二百,今则千文以为常矣,大老至有纹银一两者。”
《长生殿》缠头之赏引发的故事,或许是最典型的。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洪昇在北京写成了《长生殿》,以赞美的笔调描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真挚而又缠绵的爱情。《长生殿》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激赏。清初戏曲理论家吴舒凫说:“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蓄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他友游西川,数见此演,北边、南越可知已。”戏曲音乐家徐麟说:“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
《长生殿·小宴》(上海昆剧团)蔡正仁饰唐明皇,华文漪饰杨玉环
对于一个在京城漂了二十多年,仍只是国子监监生(国家的太学生),连日常生计都困难的洪昇来说,作品是该有一些经济效益了。那么,《长生殿》的缠头之赏——演出收入有多少呢?
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长生殿传奇》记载:(www.xing528.com)
钱唐洪太学昉思昇,著《长生殿传奇》初成,授内聚班演之。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于是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而缠头之赏殆不赀。
康熙皇帝看了《长生殿》,不仅没有反感,还向诸亲王推荐,大臣们自然紧跟着追捧,一时间京城掀起上演《长生殿》的热潮。犹如今天流行歌曲的原唱,内聚班因《长生殿》而声誉鹊起,演员身价倍增。皇帝给了白金二十两,其他人当然也照此执行。这是官方承认的价码,开支渠道也不会受阻。不少追求奢华的官员甚至竞相加码。
戏班演出场次多了,得到的“缠头之赏”就丰厚,演员们的腰包一个个鼓起来。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内聚班为了感谢洪昇,主动为他祝寿。其实他的生日是七月初一,已经过了。洪昇乐不可支,呼朋唤友,请来了京师各界名士五十多人,前来观看演出。
不料,得意洋洋的洪昇忽略了一个原则问题,当时正值康熙皇帝的母亲佟皇后丧期内,必须停止娱乐活动。于是,他遭人举报,获得了一条“大不敬”的罪名,被抓进监狱,随即被国子监除名,灰溜溜地回了老家钱塘(杭州)。当时一起看戏的人,也纷纷被处分、革职。“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有趣的是,洪昇虽削籍回乡,命运一落千丈,《长生殿》却没有受作者牵累而遭遇冷落,那个举报者也没有好下场。不仅是京师的戏班,苏州、杭州、松江(今上海)等地的昆班也纷纷上演《长生殿》。由朱彝尊、毛奇龄、尤侗等名士作序的《长生殿》剧本,也相继刊刻出版。从康熙年间直到清末,《长生殿》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目。
洪昇最后一次观看《长生殿》的演出,是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南京江宁织造府重排全本《长生殿》,特意邀请洪昇去观看,一连演了三天三夜。离别京师,落魄乡下十数载,年老体衰的洪昇,或许是悲喜过度,竟在返家的途中失足落水而亡。戏剧家所遭受的悲剧结局,令世人扼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