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红拂记》影响过《浣纱记》吗
“昆山派”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昆曲创作流派,张凤翼是其中重要的成员。他与梁辰鱼是同时代的曲家,比梁辰鱼小7岁,又多活了14年。由于张凤翼和梁辰鱼为改革后的昆山腔提供了最早的剧本,人们所以常将他们相提并论:“张伯起《红拂记》,洁而俊,失在轻弱;梁伯龙《吴越春秋》,满而妥,间流冗长。”(王世贞《曲藻》)张凤翼不仅与梁辰鱼十分亲近,有诸多诗歌唱和之作,还一起参与戏曲音乐改革,在把昆山腔搬上舞台的革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拂记》是张凤翼的代表作。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红拂记》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不仅版本、改本的数量繁多,而且“梨园子弟多演之”,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红拂记》是张凤翼根据唐人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和唐孟棨《本事诗》所记乐昌公主的故事创作而成。描写隋末大乱,李靖投奔西京留守杨素。杨府歌妓红拂见李靖生情,当夜私奔李靖,又相携欲投太原李世民。途中偶遇虬髯客张仲坚,张仲坚倾家资助李靖。杨素府中另一美人乐昌公主,因得杨素同情,与持有破镜的故夫徐德言重新团圆。这时候京中混乱,红拂在避难中乞宿于乐昌公主家,她劝徐德言投奔在太原任兵部尚书的李靖。后张仲坚至京,共聚于徐德言家。全剧构思敏妙,结构严谨,起伏有序,不露斧凿痕迹。
明刻本《红拂记》(www.xing528.com)
红拂对李靖一见倾心,冒险只身投奔,充分体现了她的侠义。在“侠女私奔”这一出中,她有这么一段内心告白:“自怜聪慧早知音,瞥见英豪意已深。侠气自能通剑术,春倩非是动琴心。奴家自从见那秀才之后,不觉神魂飞动。我想起来,尘埋在此,分明是燕山剑老,沧海珠沉。怎得人出头日子。若得丝罗附乔木,日后夫荣妻贵,也不枉了我这双识英雄的俊眼儿。”不难看出,红拂的决定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对自己处境的深刻了解。这样写人物形象就比较丰满。
侠义题材为诸多晚明曲家所关注,谱写红拂故事的戏曲作品不少,但它们的成就都不如张凤翼的作品。张凤翼给红拂身上的那一股侠气注入了新的内涵与个人的理解,使之更加成熟与真实。有不少专家认为,《红拂记》是张凤翼“年少时笔也,侠气辟易”,它的诞生比《浣纱记》早二十年左右。而梁辰鱼所创作的《浣纱记》、《红线女》等传奇,也有类似的任侠风格。所以一般看作是梁辰鱼受到了张凤翼的影响。
张凤翼,字伯起,住在苏州干将巷,是一个颇具个性的文人,擅长书画。但他不愿以诗文字翰结交贵人,于是在家门口写下这样的文字:“本宅缺少纸笔,凡有以扇求楷书满面者,银一钱;行书八句者,三分;特撰寿诗寿文,每轴各若干。”谁知人们没有望而却步,纷纷登门求之。他著述的作品有《处实堂集》、《敲月轩词稿》、《谈辂》、《梦占娄考》、《文选纂注》、《海内名家工画能事》等。徐复祚的《曲论》说,他尤“善度曲,自晨至夕,口呜呜不已”。也能粉墨登场,常与仲子演《琵琶记》,“观者填门,夷然不屑意也”,“天下之爱伯起新声,甚于古文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