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百问:汤沈之争的意义

昆曲百问:汤沈之争的意义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5“汤沈之争”有什么意义明代万历年间,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在戏曲创作有关理论问题上,由严重分歧而争论,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由于汤显祖是临川人,沈璟是吴江人,他们又都有一批拥护者,所以戏曲史上又称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汤沈之争”主要由《牡丹亭》的改编引起的。这一场引起很大影响的争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余秋雨先生的《戏剧理论史稿》从两个层次上考察了“汤沈之争”的价值。

昆曲百问:汤沈之争的意义

45 “汤沈之争”有什么意义

明代万历年间,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在戏曲创作有关理论问题上,由严重分歧而争论,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这就是著名的“汤沈之争”。由于汤显祖是临川人,沈璟是吴江人,他们又都有一批拥护者,所以戏曲史上又称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

“汤沈之争”主要由《牡丹亭》的改编引起的。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轰动,“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始终坚持依腔合律、崇尚本色的吴江派领袖沈璟不以为然,公开批评它用韵出格,不合声律,甚至动手对《牡丹亭》作了改订。这一下子激怒了汤显祖。他立即写信进行反驳,说自己的剧本一个字都不能改,“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一场争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两位大家的争论,涉及到形式与内容、本色与文采、创作方法与戏曲声腔的关系,彼此互不相让,简直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而沈璟“按昆曲改订”《牡丹亭》的字句,是他们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根本原因。

明代曲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形象地描绘了“汤沈之争”的状态:“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咋舌……”

撇除评论者的个人倾向,纵观后人对于“汤沈争论”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上,汤显祖的作品强调才情,富于文采,沈璟则主张要“本色”;二是在声律上,汤显祖主张以内容、风格和精神为主,音节应该自然,不受格律的束缚,沈璟则主张按照刻板的曲律来写戏曲唱词;三是在对封建道德的态度上,沈璟主张“宣扬”,汤显祖认为应该“叛逆”。他们各执一词,互不相容,波及面很广。

这一场引起很大影响的争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www.xing528.com)

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对这场论争的评价,主要表现为对汤沈二人功过得失的褒贬,或扬汤抑沈,或扬沈抑汤。余秋雨先生的《戏剧理论史稿》从两个层次上考察了“汤沈之争”的价值。他认为,就理论范围来看,沈璟由于对戏剧概念把握上的“宽度不够”而“逊色”于汤显祖,如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汤显祖论述了全盘演出,沈璟琢磨的主要是演唱;就理论作用来说,他们的对峙“既有是非曲直之分,也有明显的专业倾向”,而两者是可以“互相补充融合”的。余秋雨的结论是,汤沈两人“确实”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传奇艺术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表现为“推动力和反动力”的对抗消长。

有一些学者以“文律双美”为准则,来衡量汤显祖和沈璟对于昆曲发展的理论作用,认为他们在纠正创作弊病中都作出了贡献。至少让人们认识到,文辞与声律“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这场围绕戏曲创作应该以“文辞第一”还是“声律第一”而进行的论争,持续的时间很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果是不同的观点渐渐走到一起,这对于昆曲创作的繁荣无疑有促进作用。许多传奇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熔文辞与声律于一炉,相得益彰,非常重要。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戏曲家吕天成在他编成的《曲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双美”说。他说:“倘能守词隐先生之矩矱,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把两派观点调和在一起的理论出现后,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清代的洪昇、孔尚任李渔和清末民初的吴梅等人,都把吕天成的“双美”说奉为圭臬,“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同时,剧作家们纷纷付诸实践,写出了不少佳作。

用今天的目光看,以昆曲音律规范用宜黄腔进行创作的汤显祖,这或许是吴江派的一种苛求。《牡丹亭》后来被曲学家和演唱家用昆曲搬上舞台,不断修改整理,并成为昆曲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怕是沈璟始料未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