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于令:诠释昆曲之谜

袁于令:诠释昆曲之谜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7袁于令是一个怎样的官袁于令是一个宁撰歌曲不为官的风流才子,他在荆州太守任上十余年没有升迁机会。袁于令为人狷狂,口无遮拦,结果落得个凄凉的晚景。要知道,《西楼记》是袁于令年仅19岁时的作品,却写得非常精彩,天下传唱。也有传言说,袁于令因迷恋一个歌妓,被革去学籍,连生员(秀才)都没当成。荆州知府袁于令,因为杰出的文学成就而被弹劾罢官,成为官场的反面典型。

袁于令:诠释昆曲之谜

27 袁于令是一个怎样的官

袁于令是一个宁撰歌曲不为官的风流才子,他在荆州太守任上十余年没有升迁机会。有一天,监司警告他说:“听说你的官署中有三声,弈棋声、唱曲声和骰子声。”袁于令立即回答道:“我听说你的公署中也有三声,天秤声、算盘声和板子声。”监司大怒,摘了他的乌纱帽。袁于令为人狷狂,口无遮拦,结果落得个凄凉的晚景。

袁于令出身苏州书香门第,世代皆操举业,他却似乎不是当官的料,倒成了玩昆曲的行家里手。一个月夜,他坐轿回家,路过一家大户门口,听见里面正在唱《霸王夜宴》。抬轿子的轿夫摇头说,这么好的月夜,为什么不唱“绣户传娇语”,却唱什么霸王!“绣户传娇语”是袁于令名作《西楼记》的唱词,这让袁于令高兴得差点从轿子上掉下来。这个故事是昆曲繁盛时期“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最典型的例证。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也有上演《西楼记》的记载:“正唱《西楼·楼会》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道:‘你赌气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笑了。”当年的大户人家,逢时过节有出钱请戏班唱戏的习惯。荣国府财大势大,自己就蓄养了家班。到了元宵节,便点看《西楼记》。要知道,《西楼记》是袁于令年仅19岁时的作品,却写得非常精彩,天下传唱。此后,袁于令又写成了杂剧《双莺传》,传奇《西楼记》、《金锁记》、《玉符记》、《珍珠记》、《肃霜裘》(上述五种合称《剑啸阁传奇》),以及《长生乐》和《瑞玉记》。

《西楼记·楼会》(上海昆剧团)黎安饰于叔夜,沈昳丽饰穆素徽

袁于令一生风流倜傥,中年入京求仕,不料途中遭遇李自成农民军,被留了一年,才算到达北京。清兵入关,明皇朝灰飞烟灭。在改天换地的时代,他该如何当官,如何做人?忠臣逆子,于道德评判中,难免扑朔迷离。人们甚至杜撰出他在苏州代表士子草撰降书进呈清廷,所以授为荆州太守的故事去贬低他,认为他值得鞭挞。也有传言说,袁于令因迷恋一个歌妓,被革去学籍,连生员(秀才)都没当成。(www.xing528.com)

真真假假,莫衷一是。不过,在《西楼记》多情才子于叔夜的身上,确实也依附着袁于令自己的影子。他那么喜好交游,即便到了晚年,仍然有当红歌妓心甘情愿地追随他。七八十岁了,还津津乐道于性事,这让不少文人颇有些醋意。

荆州知府袁于令,因为杰出的文学成就而被弹劾罢官,成为官场的反面典型。这其实很正常,官场总是不允许个人才能自由发挥的。但作为戏曲家的袁于令,终究留下了大量剧作和戏曲理论。他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戏剧情感包含着是非判断。戏剧的真实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这个情真,必须先由艺术家体验到,并且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然后再去打动观众。他在《焚香记序》中告诉观众,剧中“有几段奇境,不可不知”。对新奇意境的追求,也正是对新奇故事题材的追求。然而,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新奇”的分寸,不顾情理地追求新奇,也就难以具备耐人寻味的特点了。

袁于令评价《西游记》时说过:“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丝发之微,关头匪细。摧挫之极,心性不惊。此《西游》之所以作也。”他认为,对《西游记》的理解,不要胶柱鼓瑟,穿凿附会。《西游记》的亦真亦幻,恰恰充满了艺术辩证法,所以能流传后世。

其实,纵观袁于令风流倜傥的一生,也可以用亦真亦幻来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