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虽然地处长江北岸,人们却始终把她列入江南文化圈。昆曲唱的是“吴音”,她的流行与扬州也密不可分。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吴王夫差筑“邗城”开始,已有2500多年历史。扬州历来是淮盐总汇,工商业发达,又是中外往来的港口,名人辈出。“扬州八怪”、朱自清、鉴真和尚、普哈丁……随便举几个,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平山堂、个园、何园、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等等,更是名闻遐迩。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从这句话不难体味扬州的富庶。扬州的历史似乎离不开盐商,他们赚了大把的钱,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在昆曲兴盛的明清时期,蓄养戏班、拍曲听戏便成为他们的一大嗜好。当时,苏班名戏维扬聚,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雍正皇帝说:“俳优伎乐,恒舞酣歌,宴会嬉游,殆无虚日……骄奢淫佚,相习成风,各处盐商皆然,而维扬为尤甚。”一时江淮等地的戏班纷纷竞效吴腔,昆山腔独霸扬州,舞台达百年之久。
盐商们未必真懂高雅艺术,但既然有银子,欣赏昆曲的时髦就不能不赶。吴侬软语太拗口,干脆改用扬州话,人称“扬昆”,声腔却依然保留水磨调。至今,从昆曲的丑角嘴里仍能听到扬州方言。
昆曲在扬州的辉煌,至今似乎仍能寻觅遗迹。位于老城区中心的苏唱街,便是其中之一。《扬州画舫录》有关于苏唱街的记载:“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从“苏唱”二字不难想象,这条今天看来不起眼的街巷,原来是苏州优伶经常出没的地方,街头飘荡着迂回婉转的昆山腔,抑扬顿挫,悦耳动听。许多身怀绝技的优伶,相约在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面,商量演出日程和剧目,或者在一起展示歌喉,切磋技艺。苏唱街的热闹,是丝毫也不亚于苏州阊门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扬州》诗一首:“画航乘春破晓烟,满载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由此完全可以看出唱曲的流行程度。
昆曲在扬州的兴盛,跟乾隆皇帝南巡有着密切关系。当时,资金雄厚的盐商争相向皇上献媚,煞费苦心。运河两岸,分工派段,恭设香亭,每座香亭皆上演昆曲,剧目各不相同。而且演出班子阵容庞大,行当齐全,服饰精美。(www.xing528.com)
清雍正二年(1724),朝廷“禁外官蓄养优伶”,家班一度呈现衰落景象,职业戏班却更见活跃。据龚自珍《书金伶》一文中所述,清高宗南巡时,“苏、杭、扬三郡戏班有数百部”之多。扬州与苏州、杭州的职业戏班,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戏班的规模,小型的有三四十人,大型的达上百人。从雍正末年一直活跃到乾隆二十年(1755)的“维扬广德太平班”,名声很大。《续扬州竹枝词》中,有“乱弹谁道不邀名,四喜齐称步太平”的句子。这是指后来享有盛名的四喜班,即使属于花部,也是步太平班之后尘,受到雅部很大影响。很多从苏州来的昆曲演员,到了扬州就一唱而红,报酬高得令人羡慕。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在扬州设立词曲局,“修改曲剧”,剧本主要由苏州织造局送去的,总计修改和校阅了一千一百零四种(其中包括一部分花部剧目)。一时,扬州成了研究、编辑昆曲剧本的大本营。
今天的许多扬州人都说自己的祖上来自苏州阊门。一些地方志和家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如《盐城县志》记载,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为了报复苏州、湖州、杭州一带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以移民垦荒为由,将江南四十万人口驱赶到了苏北。这些来自“阊门”的苏州移民后裔,在扬州文化史上留下了印痕。最引人瞩目的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他是扬州府兴化人,原籍却是苏州。
清乾隆《南巡盛典》,扬州高旻寺行宫古戏台图
昆曲从苏州流传到扬州,把扬州作为第二故乡,在那里蓬勃发展,就丝毫也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