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确实可以延伸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但如果心浮气躁,单纯为创新而创新,只是制造概念,而忽视创新本质,必然会走向失败。你的那些创造性思维一旦脱离现实,就只是老板眼中的“胡闹”。
20世纪70年代,百事可乐风起云涌,一呼百应。在其强势进攻下,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大刀阔斧,研制出了一种新配方。
为了检测新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可口可乐公司1982年实施了“堪萨斯工程”,秘密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这项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口味测试,长达两年半,耗资高达400万美元。
他们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与几种其他品牌的饮料混放在一起,并且不标注名字,让受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出最喜欢的一种。测试结果很乐观:受访者中,有60%偏爱新配方;32%选择的是老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于是,新可乐被“寄予厚望”,隆重推向市场。
但是,事与愿违。新产品上市后不久,举步维艰。每天,都会有一千多个抗议电话和不计其数的抗议信件砸向公司总部。
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老可乐”被那些忠实饮用者标榜为美国的象征,是不可或缺的“老朋友”。在西雅图,成立了一个叫做“旧可乐饮者”的组织,他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强烈抵制“新可乐”,并指控可口可乐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虽然公司高层事先预计到会有部分反对意见,不料声势竟如此浩大。
在如此强大的压力攻势下,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向公众致歉,宣布立即恢复老产品的生产,但保留新产品。这个沿用了99年老配方的正宗“可口可乐”以“古典可乐”的新形象重新登场。至1985年底,“古典可乐”以2∶1的市场销量遥遥领先于新可口可乐。那个本来被重力打造出来,以抗衡百事可乐的新产品,最终只占到市场总量的2%,可口可乐公司只得携着“新可乐”铩羽而归。
可口可乐放长线钓大鱼,深知只有创新才能打败强劲的对手,以持久稳固霸者地位。但是,他们只调查研究了人们的口腹之需,却没有顾忌到消费者的情感层面。一旦疏忽细节,定位错误,盲目创新,结果就必会得不偿失。
有时候一个糟糕的“创意”就是一个“灭顶之灾”。创造并非一时冲动,而应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行为。
小张是一位实习医生。有一回在手术台上,他和一位上级同事一起给一位甲状腺病人做手术。突然上级同事发现小张正准备采用纵切口。
他很诧异,便问小张:“谁教你这类手术要用纵切口的?”(www.xing528.com)
小张沾沾自喜地说:“我想,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腺瘤手术。用纵切口,愈合后手术疤痕还会小一些。”
这位上级听完有点不满:“那些专攻甲状腺的老师们,平均每周八个甲状腺手术,不管是复杂的病例,还是简单的,都从来不会采用操作困难的纵切口。”小张听完便不吭声了。
当要关闭切口时,小张又嘀嘀咕咕地说:“这个还需要引流管?”
上级医生严肃地说:“引流管就是安全管。你按原则放了,没有引流物自然没事,但是一旦因没放而出事了,你怎么负责?”小张不服气地又在一边嘀咕:“那就放一个呗。”
手术后,上级医生找来小张谈话,“作为临床医生,要按医疗原则去做事,而不是主观臆断,首要的是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你没出事是侥幸,一旦出事,即使是出于好意,也不会得到任何人的谅解。你在科研工作中,积极搞创新值得鼓励,但不代表你可以不讲原则和科学依据地乱创新。”
没有客观依据和科学根据的创新,是万不可取的,哪怕你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一个员工立足于企业或者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创想”都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错了是不可以重来的。如果你给老板提供的“伟大创意”只是你未经全方位考量的“半成品”,老板是绝不会买你这笔帐的。
小贴士
当你自信满满地把手中的创意和想法交到老板面前的时候,你确定它们是真的“创意”吗?你确定它们不是你个人的异想天开?不是你心血来潮的杰作?
创新是一个漫长的思维过程,而非一个简单的结果。只有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学识,多考量自身资源,多研究客观规律,用一种认真负责的心态去创想,才能使你的创造不变成一种“胡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