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一群豪猪为了抵御寒冷,便拥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但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扎得生疼,只能无奈地被迫分开。可是凛冽的寒风又促使它们再度相靠取暖,身上的硬刺又一次把它们扎痛。这些豪猪不断地被这两种痛苦—寒冷和刺痛所折磨。
经过反复折腾后,豪猪终于找到了一段恰好能够忍受对方尖刺,又能取暖的距离。这就是它们互相间的“安全距离”。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当同处于一个组织中时,他们彼此之间就会难以忍受,甚至发生一些冲突。即便如此,仍需互相包容,因为大家还要共事。当这种包容消失时,这个组织也将不复存在。只有求同存异,找到适中距离,那么同事之间才能“既有不时的冲突,又有良好的合作”。因为这个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求无法得到彻底满足,但彼此不会再受到硬刺的困扰。这就是豪猪理论。
为了度量人与人之间的最佳空间距离,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综合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提出了一个空间关系理论,它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并为每种距离规范了一个尺寸范围标准。
比如在地铁上、电梯里、办公室中等公共场所,人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1米以上。又比如国家领导人会见来宾时,在两个沙发中间,总会摆上一个茶几,它的作用便是增加距离。这种距离让彼此之间既能无障碍地交流沟通,又能保障自我心理防护。
心理学家针对“距离”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只能容纳一位读者的阅览室座位上,让一个测试者进去,然后紧挨着在他旁边坐下。这个实验如此反复进行了几十次。结果表明: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没有人能忍受一个陌生人“零距离”地靠近自己。大多数人很快会选择离开,换个位置,也有人直接表示不满:“你想干嘛?”
在英国,一旦越线,人们就会冲那人大喊:“Keep your distance!”(保持你的距离!)
亚里士多德曾说:在“理性”与“感性”、“永恒”与“短暂”、“运动”与“静止”之间都存在“适当的距离”。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拿捏不准火候。要么太远太冷,显得生分;要么太近太热,彼此伤害。一旦掌握不好最佳距离,必然导致不和谐的结果。(www.xing528.com)
通常情况下,彼此走得太近,那些暴露无遗的性格弱点、不良嗜好,最后会变成“尖刺”伤害对方,致使分道扬镳;距离太远,又难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结果常常导致越隔越远,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没被对方“刺”伤,但固步自封,人际关系必然陷入僵持停滞的状态,这对个人发展极其不利。
我们身上的“尖刺”,是保护自身的利器,也可能变成交往的“刺客”。只有以理性的态度,权衡彼此的角色定位,扬长避短,不断磨合,既有个人空间,又与别人产生“交集”,亲疏远近,若即若离,恰到好处。才能保持人际交往中“相互取暖”的最佳安全距离。
同事之间,不要无所保留,过分亲近。千万要注意保持距离,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要私下议论是非,更不要对领导品头论足。虽然这往往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是维系同事之间感情的纽带。有些谈论纵然有发泄情绪、缓解压力、释放自我的作用,但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无意中伤害别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本来只是附和着发发牢骚,无关痛痒,但是一旦同事之间有了利益冲突,这些话就可能成为你的把柄,让你苦不堪言。
叔本华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有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规则,万不能将这些游戏规则视为废纸一张。只有遵守这些共同的规则,才能变得彬彬有礼、温和友善,取暖的需要才会得到最大满足。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同事相处之道,应该像豪猪那样,需要一个安全适当的距离,远离勾心斗角。
小贴士
距离产生美,距离提供安全。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我们都要与他人拉开一点适当距离,这是对彼此的尊重,更是对彼此的保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运用好“豪猪理论”,引发“心理距离效应”,既可以保持亲密关系,又可以赢得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