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树理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成功案例

赵树理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成功案例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树理也许是受益最多的作家。周扬曾有“赵树理的方向”的评价。为农民说话是赵树理写小说的根本立足点,所以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正好合拍。赵树理的“小说艺术”仍然受到赞扬,茅盾认为他解放后的创作“由明朗隽永转向含蓄沉郁,形象鲜明的绰号也很少见到了”[10]。

赵树理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成功案例

随着共产党及其军队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政权,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构成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文学来说,长期由城市知识者或后来所说的“国统区作家”控制的文坛,将改由大批来自“解放区”的作家所控制。1949年后,“解放区作家”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作家”。赵树理也许是受益最多的作家。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他自小受父亲组织的乡村剧团影响,师范毕业后并不顺利,还有过自杀经历。40年代参加革命后,其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因符合《讲话》标尺要求和充满农民幽默感而广受好评。周扬曾有“赵树理的方向”的评价。解放后,胡乔木把他弄到中南海,为他开列一批马恩列斯毛和外国名著,希望他成为新中国的高尔基。为农民说话是赵树理写小说的根本立足点,所以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正好合拍。但解放后要求他把“翻身农民”急剧拔高成“社会主义新人”,这就与他的根本点和朴素的写作风格出现了冲突。50年代后,他写过《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张来兴》《求雨》《三里湾》,还写过鼓词和上党梆子等通俗作品。赵树理的“小说艺术”仍然受到赞扬,茅盾认为他解放后的创作“由明朗隽永转向含蓄沉郁,形象鲜明的绰号也很少见到了”[10]。“沉郁”不是指其艺术风格,而是赵树理解放后现实心境的变化,他发现“合作化”“大跃进”运动损害农民的作为与他的创作初衷背道而驰,这使他非常苦恼。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他笔下“新人物”在作品中的比重日益减少,而“中间人物”形象愈加凸显,同情很快向后者大幅倾斜。(www.xing528.com)

赵树理似乎越来越不关心笔下主人公的“共产主义理想”,对那些脚踏实地的乡村实干家和朴实农民反而愈加倾心。1955年1月,我国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长篇小说《三里湾》在《人民文学》杂志连载。与作者过去的“问题小说”一样,《三里湾》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围绕着问题而设的。因为这又是一篇合乎时宜的小说,具有“主流文学”的鲜明倾向,在1956年2月召开的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周扬在报告中将它推崇为同类题材中的最佳小说。不过,细心的读者当会注意,该小说没有主人公,这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论似乎不怎么合拍。即使写了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干部王金生,也只是以“心地光明维护正义”的好人形象来塑造的。这种“境界”的下滑,在《套不住的手》里表现更为明显。小说没有作者过去生动明快的故事线,描写的不过是年逾古稀的农民陈秉正的手套失而复得的两个小插曲。76岁的老人陈秉正的农活在当地首屈一指,他做大队教练组长,专门训练不会做农活的妇女和学生,然而作者却热心描绘起老人的双手来。它们“跟铁耙一样,什么棘针蒺都刺不破它”。接着笔锋一转,谈起与这双手有关的手套来。1959年冬,他的儿孙为保护这双手,特地买来一双毛线手套。但老人虽然年高,还是劳作不息,手套仅仅露过两次面。一次是去看物质交流会,于是手套派上用场,可他为给队里买木叉,把手套摘下放进怀里,结果弄丢了一只。人们注意到这种描写有违赵树理的创作原则,没有针对性,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这位自觉为政治服务的作家对实干朴实的老人倾注了很大热情。联想当时的“浮夸风”,赵树理的用意应该比较明显。一位身处时代主流的作家,令人不解地写起了“非主流”的故事。这种在新时代与农民利益之间犹豫不定的姿态,是他在1962年“大连会议”后开始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