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川港镇八字桥村26组的“蟹王”黄权,方圆一带几乎无人不晓,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好样的。
黄权为何名声这样大?为何这般受人尊敬?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一连串的问号,拉着我向这位特殊的名人走近。
黄权今年38岁,是家中的老幺,先天聋哑,模样清秀,与人“说话”常带着微笑。印证了“聋哑人较聪明”这话,黄权从小心眼灵活,做事勤劳,深得父母宠爱,只是幼时家境贫困,又离县城较远,而失去上学读书的机会。
1988年,19岁的黄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进了南兴乡福利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论风霜雨雪,从不迟到、请假、矿工。第一次领工资时,他无比喜悦,深深感受到了一位残疾人的价值,将工资全部拿出来,给父亲买了烟酒,给母亲买了衣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料好景不长,福利厂第二年就关了门。
失去工作后,黄权闲在家里,无事可做,心情万般苦恼。他想,我可不能老是靠父母养活啊,得设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为谋求生计,他萌发了养蟹致富的念头。那时候,搞养殖的人很少,这个大胆的想法颇有点像“第一个吃螃蟹”。养蟹需要技术,需要投入,一个没上过学、没有知识的聋哑人能行吗?许多人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有人劝他别头脑发热,“一个残疾人要是成功了,那就说明正常人的智力都有问题了”。但黄权不信邪,他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他去本乡和邻乡请教那些正在搞养殖的村户。养殖户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乐意将经验传授给他。
凭着天性和执著,1990年,他在自己家的承包地里开挖了两亩池塘养蟹。为了改变世俗的偏见,用事实证明自己不比健全人差,他对事业十分专心,白天黑夜地守在蟹池旁,时时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年,他成功了,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丰收的喜悦鼓舞了他的热情。1995年,黄权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到南兴乡邻江村一下承包了18亩池塘,全部用于养蟹,当年赚了个盆满钵溢。(www.xing528.com)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根据前两年的经验,黄权预测1996年又将是个好年成。他毅然决然地将所赚的钱,加上贷款,共计30万元投入养蟹事业。谁知这年风云突变,市场价格大跌;他从市场买入的蟹苗掺杂了大量的劣质蟹种,蟹苗死亡率高;夏季暴雨涟涟,成品蟹逃走无数,30万元一下化为乌有。面对大起大落的惨痛损失,好多好心人劝他放弃养殖业。但天生倔强的他没有被击垮,没有灰心丧气,痛定思痛后坚决地摇摇头,决心从哪里跌倒的还从哪里爬起来,汲取经验教训,继续养蟹生涯。从此,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养蟹上,起早摸黑,经常在凌晨才回到他那间破旧的平房里。
在养殖方法上,黄权更注重科学,改变原来的“清塘寡水”养殖法,实行鱼蟹混养,提高水体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每天围网检查,发现病蟹及时医治……渐渐地,他的养殖场又恢复了元气。通过10年的努力,黄权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养殖经验。2000年以后,他的蟹池扩大到31亩。
黄权的脑子在不停地急转弯,他又盯上了养殖龙虾。这几年龙虾风靡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疯涨。他准备向养殖龙虾进军。
仇春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