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骑岸镇北有座闸桥,闸桥南路的两边有许多鞋店,路西有一个不怎么起眼但在本地却无人不晓的周记修鞋店。周怀民就是这修鞋店的主人。
命运在青春路口拐了个弯。1991年春天,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农村青年一个个意气风发、浑身是劲,创业的梦想激励着每一个有志青年。但26岁的周怀民却走进了人生最灰暗的日子——在南通新华建筑公司做瓦工时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90余个日夜病号生活换来的不是康复出院,而是将一个风华正茂的帅小伙折磨成了靠拐杖行走的残疾人。公司解聘、医疗债务沉重、女友绝情离去、父母唉声叹气……一系列的不幸,给原本踌躇满志的周怀民当头一棒。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在周怀民悲观失望时,家庭的温暖、同学的鼓励、社会的博爱,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心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人生的新天地。1992年,周怀民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学成回家后,筹钱在骑岸镇北开了一家修鞋的小摊点,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踏上了艰辛而有希望的谋生之路。
周怀民的创业得到了骑岸镇很多好心人的支持。开业头两年,业务不多,许多人宁愿多走路也要将鞋送给他修;左右鞋店的老板也主动关心周怀民,给他介绍生意;资金不够,骑岸小学退休老校长陶子华主动送上门,政府有关领导也从资金上给予支持。直到今天,事业有成的周怀民还对他们念念不忘,逢年过节总忘不了看看这些曾无私支持自己创业的“贵人”。
一技在手,处变不惊。没有过硬的本领,是难以在社会上立业的。开业伊始,周怀民常为修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吃不好、睡不香。实在不好修的,他就拿到城里向师傅请教。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周怀民很快掌握了娴熟的修鞋技术,如今在他手上没有修不好的鞋。渐渐地,他在当地有了一定名气,业务也逐渐延伸,许多时髦的年轻人也慕名大老远地把自己贵重的足球鞋、耐克鞋拿来让他修。
新世纪的第一春,迟到了近10年的爱情伴随着事业的成功,悄悄来到周怀民的身边。姑娘是本镇人,青春美丽,心地善良。爱情的滋润让周怀民创业的干劲更足了,步伐更大了。随着生意的好转、资金的积累,周记修鞋摊“长”成了周记修鞋店,经营项目增加到雨披、雨伞等修理及各种线的销售。(www.xing528.com)
周怀民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富了自己。早在2001年,他年纯收入就已达3万元。如今,他雇有3名员工,不但拥有一幢小洋楼,还有一辆私家车。
周怀民致富后不忘反哺社会。他为残疾人和老人修鞋从不主动要钱,有就给个成本,没有就算。修鞋店开业至今,他主动不收或少收各种修鞋及其他费用有近万元。他说:“人家都是社会需要关心的人,社会对我已经很关心了,我为什么不去关心别人呢?”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从苦难和风雨中走出的周怀民始终把自己的命运融入社会的大家庭中,乐于接受慕名前来的学艺者,并倾力相传平生所学。10多年来,周怀民已教出徒弟20多名,其中不少是残疾人,开店当起了老板,混得比他还好。本镇残疾人张志峰家境贫寒,谋生维艰,周怀民不但收他为徒,还免费提供他食宿,免去培训等费用。一年后,张志峰艺成出师开起了鞋店,兼销带修。早已生意兴隆、事业美满的张老板至今逢人便说着师傅周怀民的好。
眼下,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周怀民又有了宏大构想,正联系自己的徒弟们,准备集资50万元,在骑岸镇创办一所专为解决残疾人及本地孤寡老人生活的绣花厂。
王爱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