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接镇桃园村1组,在平五路和桃园路的交汇处,通州市五洲服饰有限公司的厂房大楼映入人们眼帘,在灯火通明的车间里传出轰鸣不息的马达声,工人们正在埋头苦干,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但又有谁能想到,这座厂房大楼的主人余宝田,竟是一位残疾人。
今年68岁的余宝田,家住五接镇桃园村20组。下肢截肢和家庭的贫寒,磨砺了他自立自强的性格。他不等不靠,自主创业,于1985年创办了通州市五洲服饰有限公司,以家庭住房为厂房,生产四季服装,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创业之初,余宝田拖着残腿,千里迢迢奔到青海,找到老朋友,购回第一批生产服装的布料,在自己家里摆上8台缝纫机,招收了8名当地缝工,开始生产服装。企业创办之初,他对服装工艺流程一窍不通,就高薪聘请了一名既懂裁剪又会制版和质量检验的年轻师傅,主管生产。第一批服装生产出来了,他带着样品,跑遍南通的大小商场,欲争一方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他真诚与执著的感化下,终于有一家商场的老总答应为他试销几件服装,并表示,如果销售行情看好,就为他设立代销专柜。没想到,他生产的服装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价格又适中,挂牌上柜没几天就销售一空。这位精明的老总眼前为之一亮:代销这服装,有市场,更有赚头,与老余合作,值得!于是,把同意设立代销专柜批量要货的电话打到了余宝田的家里……
第一步虽然艰难,但还是迈出去了。老余的信心陡增,劲头也更大了,他一方面增加机台,扩招员工,工人由8人增加到16人;另一方面,继续背着服装成品,在南通城的大街小巷、大小商场转悠。几年的市场打拼使他懂得,仅靠一家商场代销服装,不仅销量有限,而且价格也上不去。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南通的另外几家商场也决定为其设立代销专柜。就这样,“五洲”牌服装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市场份额。
市场的需求量在不断地扩大,原先简易的厂房已不能适应生产任务的需要。他果断决策:建一栋楼房,二、三层作生产车间,底层作办公室和仓库。与此同时,又在南通创办了五洲公司的子公司南通玟尔美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了自主创业的新飞跃。
家业做大了,余宝田集采购、生产、销售于一身的职务却未减一个,衣着朴素、生活节俭的传统也未丢一点。只不过为了出行方便,买了一辆助力电瓶车,有了这辆车,他再也不用拖着残腿走东奔西了,闯市场找销路更加便捷了。(www.xing528.com)
从五洲公司仓协之初,他就确立“顾客为上帝,员工为主人”的管理理念。按月发放工人工资,逢年过节发放礼品;中午集中伙食,必要时,晚上才加班;农忙季节放假,让工人们回家忙收种……这些看起来似乎是普通寻常的做法,却温暖了人心,留住了员工。在服装企业展开招工大战、缝纫工比较紧缺、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他的工人队伍一直保持着稳定,有的职工从办厂时进来,一直干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一位老职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余老板这样厚待我们,从感情上来说,我们也不愿离开。”
余宝田不仅厚待员工,更有一颗奉献社会的火热心肠。抗洪救灾期间,他捐出6000多元的新衣服,献给了灾区人民。平时,左邻右舍哪家有难,他总是慷慨解囊,尽力帮助。
10多年来,残疾人余宝田创办的五洲公司滚雪球似的向前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民营企业,到2004年底,有员工36人,创产值400多万元,实现利税40多万元。而今,壮心不已的余保田又有了新动作:不借分文贷款,投资300多万元,征地10亩,兴建了标准厂房和辅助用房共计2600多平方米,并添置了配套设备。余宝田率领员工们搬进了新厂房,走上了新的征程。
范宝林 曹文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