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团簇效应
管理学中非常强调团队精神,很多单位在选人的时候都要以不同方式测试应聘者的团队精神。所谓团队,即英文中的“Team”,它不同于小组(Group)。我们说到足球队、篮球队等体育运动队时用的都是“Team”,而不是“Group”。因为“Group”只表示了在一起的“一群人”,没有强调其功能性,它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仅是一盘散沙似的客观存在。而“Team”更强调了整体的战斗力,首先是“一群人”,而后是一支有组织、有功能、有协作、能战斗的队伍。因此,团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宏观性质,实现1+1>2的效果。团队中的成员应该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首先是主动性。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能很好地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能努力发现新的机会,促使自己做更多的工作。
其次是协作性。每个团队成员都不应孤军奋战,应能与其他成员精诚合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彼此配合、相互支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最终目的。
团队的成员工作时应该具有组织性、协作性、主动性。
再次是组织性。团队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各个成员都具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因此,会出现组织层次,上级向下级布置任务,下级对上级负责,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由此可见,形成一个能够战斗的团队很不容易,成为一个合格的团队成员也很不容易。
物理学上有“团簇”(Cluster)的概念,正好与“团队”相对应。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或分子、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结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空间尺度从几埃至几百埃不等。比之于无机化合物分子,它太大;比之于小块固体物质,它又显得太小。因此,它的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更不能简单地用两者的线性外延得到。
众所周知,碳(C)通常以石墨和金刚石(钻石)两种形式出现,而C60是其第三种形式——“原子团簇”。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面为正五边形,20个面为正六边形,正好与传统足球的形式完全吻合,因此,又名“足球烯”(见下图)。与单个碳原子和大块碳单质物质不同,因为C60由60个碳原子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结合成一个非常稳定的结构,所以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可被用于超导、气体的贮存、智能传感器、新型催化剂、隐形材料和医用材料等方面。
中国足球队这支“Team”并不完全输在“体能”、“技术”这些硬指标上,而是输在了“团队精神”上。(www.xing528.com)
从C60原子团簇这个“小足球”,再看看我们的中国男子足球这支队伍。三十年来,我们一直期盼着中国足球能够走向世界,然而,至今还无法冲出亚洲。无数的球迷抱怨、谩骂,甚至到了无奈、绝望,要为之自杀的地步,很多球迷已经不再看中国足球队的比赛。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选不出十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吗?!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的所有足球运动员都体能不够、个人技术太差,现在不是已经有不少中国球员,作为个体冲出了亚洲,在国际高水平的足球俱乐部中有了不俗的表现吗?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中国足球队这支“Team”并不完全输在“体能”、“技术”这些硬指标上,而是输在了“团队精神”上。同样是“11”个上场球员,国际上优秀的球队是“1+1+1+1+1+1+1+1+1+1+1>>11”,而我们的球队则是“1+1+1+1+1+1+1+1+1+1+1≤11”。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足球队还只停留在Group这个层面上,至少算不上一个好的Team。因此,不改变这种状态,他们将永远无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其中有组织、管理、教练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已经有不少国际知名的教练都栽在中国足球队这个泥潭里了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否有“运行机制”问题和“足球文化背景”问题。至少我个人认为,现在体育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过于突出了对体能、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对球员本身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和人文精神的训练,使得球员无法成为合格的“团队成员”,球队无法成为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纵观中国体育,我们有很多技巧性强的单打项目都能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双打项目偶尔也能技压群雄,在多数小球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往往居于霸主地位;然而,在需要团队作战的大球项目中,我们的成绩和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地位相去甚远。中国足球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让人欲哭无泪。我们无法预测中国足球还需要多少年才能够走向世界,但真的希望中华文化中能更多一些“团队精神”,运动员们能更多一点人文素养。到那个时候,“中国足球”和其他“大球”项目就可能与我们的“小球”一样,能引领世界体育风尚,中华文化也将走向世界。
现在体育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过于突出了对体能、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对球员本身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和人文精神的训练。
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尽管不像中国足球那样令人绝望,但是,长期以来也存在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况,无法组织起协同作战的团队,因此,也就无法产生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这一点在大学里特别明显,相当一部分教授、老师都各自为战,不与他人合作,结果他们进行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无法构建必要的公共科学研究平台。只是由几个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做些不痛不痒的科学文章,并将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科研目标,文章的科学性和影响力必然会大打折扣。这样的现状和运行机制大大地消耗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难以产生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
现代科学已经走向了广泛的国际化,大团队、大装置、大协作已经是完成一项重大科研课题的前提,而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作坊式科学研究体制阶段,在运行体制上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不是几十年而是若干代!因此,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入手,提高科学家的团队精神,实施科研体制改革,在管理方法和科研运行机制上突破现有的瓶颈,使中国科学研究的团队能够具备国际竞争力。否则,不仅诺贝尔奖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将会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上升的制约因素。
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伽利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