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大功原理:提升学习效果

最大功原理:提升学习效果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效果——最大功原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中国学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勤奋、最辛苦的学生。在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平时考试较少,即使考了,也只是作为平时的训练或测验,不计入总成绩,或以很小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而中国的学习持续时间长,做的总功小,学得还很累,特别是突击式的复习导致了所学的知识在考完试之后很快就被遗忘。他们的休学期不同于中国的假期,只是停止了课堂授课活动,但是学习的活动并没有停止。

最大功原理:提升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最大功原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中国学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勤奋、最辛苦的学生。然而,如果我们将中外教育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学安排和教育理念仍有待提高。以中国和德国的中小学校教育为例,两国的教学安排如下图所示:

虽然“用功”不等于成功,但不“用功”一定无法成功。

德国学校的假期多,一年放假多达六次,累计约十四周,没有期中期末考试,而是按每门课的重要性安排每学期的考试次数,比如:数学、语文、第一外语等主课每学期考试六次,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第二外语等课程每学期考试四次,音乐体育艺术宗教科技、经济、社会等课每学期考两次。不同课程的考试交叉进行,每门课的最终成绩是一学期几次考试成绩平均的结果,而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是将所有科目的所有考试成绩相加再除以总的考试次数。这样,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考试,而考试的科目又总在变化,就使得学生一直处于高强度并且不断变换内容的紧张学习状态。因为每门功课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会影响到期末的总成绩,所以也就避免了偶然失误和偏科现象的出现,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主课考试的次数多于副课,使得其对总评成绩的影响更大,又体现出了主课的重要性。另外,在刚开学和放假前的两个时间段,学习强度不高,形成了轻松愉快的过渡。他们这种教学安排更强调了学习的持续过程,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消除考试中的偶然失误,也避免了学生应付集中考试的突击行为,使得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都长期保留在记忆中。

他们这种教学安排更强调了学习的持续过程,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在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平时考试较少,即使考了,也只是作为平时的训练或测验,不计入总成绩,或以很小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决定学期总成绩的考试被集中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还有不少学校声称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考试。由于音乐、美术、体育等所谓副课的成绩不被计入总成绩,既不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也不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总成绩主要以数、理、化、语、外、政治等主要科目计算,所以,学生在音、体、美、史、地、生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疲疲沓沓,既提不起兴趣,又打不起精神,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又临时拼命突击应付考试,整个学习似乎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期中和期末两个高强度的脉冲,但持续的时间很短。

比较一下两种学习状态下的作用面积,我们不难发现,德国的学习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做的总功(面积)远远大于中国的学习过程,而且中间休息的时间长,有很好的节奏感,真正做到了有张有弛。而中国的学习持续时间长,做的总功小,学得还很累,特别是突击式的复习导致了所学的知识在考完试之后很快就被遗忘。

当前,中国的中小学生总处在疲于应付的学习状态,很少有时间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华秋实的生命历程,去享受跳皮筋、滚铁环的快乐,甚至没有闲暇读神秘的UFO,看有趣的动画片等等。学习同样的知识内容,除了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外,还要做“配套练习”、“天天练”、“每日必做”等等名目繁多、内容重复的课外练习。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虽然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很多,却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学习质量和效果不佳。同时,还使得学生们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锻炼身体、做游戏,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书本知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反复去练习和巩固相同的知识点,而忽略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和知识的运用,使得所学知识只沉积在脑子里,无法输出,也就无法转化成能力。所以,学生们做了很多无用功,或者是在低效率做功。

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样,中、德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在19世纪初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从经院模式走向为社会服务,并创建了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应用技术、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全新模式。这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更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大量的实习,并把实习作为考核内容。学习的过程被分为授课期和休学期,在授课期中,教授通常只用不多的课时依照自己的讲义授课,并为学生指定大量的参考书,布置一些报告之类的大作业;授课结束后,便进入休学期,并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考试。

他们的休学期不同于中国的假期,只是停止了课堂授课活动,但是学习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学生一方面要在休学期中通过自修来温习老师讲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因为考试的内容不一定仅局限在一本教科书中,可能会涉及多方面没有讲授过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自己补充和融会贯通这些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还让学生逐渐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必须利用休学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

实习是整个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完整的实习应该至少进行六周,才能够取得相应的学分。为了搞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德国的各企事业单位均把接受实习生作为一种社会职责和义务,同时也是衡量他们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与他们的纳税额和工作业绩挂钩,因此,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www.xing528.com)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也加强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针对性。这种教学计划和运行机制大大地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建立了学与用之间的直接联系,并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凭的真实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这可以通过一组数字来进行比较。国外的本科教育通常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指导性的学制为三至四年不等。以英国为例,本科学制为三年,宽进严出,让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学质量,不是每个注册了学籍的学生都能够按时毕业,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延长至四年、五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修满学分,平均下来也差不多四年。在大学期间,他们不学外语,自由选修政治及哲学课,学生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专业知识学习、个人情趣培养和社会实践上。因此,毕业的时候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有较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也加强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针对性。

我国的本科学制为四年,严进宽出,基本上熬到年头就能毕业。在四年的学习中,如果扣除政治思想理论课、外语课等国外大学不修或选修的课程的学习时间,还有学生用在外语和计算机的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上的大量课余时间,以及名为毕业实习,实际上是在找工作的最后一学年时间的话,我们的学生用在专业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还有多少呢?恐怕不足两年。我们如何能在两年的有效时间内培养出比发达国家学习三四年更好的学生?

中国学生以聪明、勤奋著称,改革开放三十年,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海外华人,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他们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平均水平,因为他们出去前就是国内的精英,而后期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是在国外完成的。派精英出去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学生比较,我们自然应该优秀。何况,人们听说的成功的例子远远多于失败的例子,那些最后学无所成,沉淀到社会之中的人,很少被关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客观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切忌在盲目自大中迷失了自我。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何提高我们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有限生命的功能,值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去思索和探讨。不要一味地埋怨孩子们不用功,也不要谴责老师不近人情,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的现行教育依旧沿袭了千百年来的科举观念,“学以致考,考以致文凭”的观念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的反思,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现代教育理念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救出来,还他们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和朝气蓬勃的青春。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能够扬长避短,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人才。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何提高我们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有限生命的功能,值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去思索和探讨。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胡居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