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地重风水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对死者葬地的选择颇为讲究,必请风水先生选择吉地。传统习俗认为,葬地坟墓的安置,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穷达寿夭、贫富吉凶。这就客观地要求人们必须慎重地对待丧葬事宜,同时体现了一种“乞福于神灵”的固有观念。不但是选择葬地,诸如构建房屋、行军扎营、店铺开业……都讲究风水的吉利。这一门学问,谓之“堪舆学”、“风水学”。
到了今天,丧葬风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死者基本上不土葬了,而且各地皆有现成的公墓地以供选用。对于流传久远的“堪舆学”典籍,科学工作者进行了认真而细致地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立出一门有新意的学问,叫做“人文地理学”。以旧时代选择葬地而论,排除一些迷信的因素,其讲究地理方位、山形水势、土质砂态、气候成因,是为了坟墓的恒定性,以便后人的祭扫。
先说什么是墓、坟、陵。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自从产生了灵魂观念之后,人死后的墓葬也就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生活困顿,逝者入土后并没有在地面留下什么标志。“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周易·系辞下》),即早期的墓葬既无封土的坟头,也无树木或标志。
何谓墓?在古代典籍中,“墓”这个字的解释与“没”字相同,埋在地下就没有了。“古者,墓而无坟”(《礼记·檀弓》),注解曰:“凡墓而无坟,不封不树者,谓之墓。”大约从周代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周礼·春官》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爵的等级来定坟头封土的大小。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逐渐高大,形似山丘,因此有墓地称之为邱的,如赵武灵王的赵邱,燕昭王的昭邱。《墨子·节葬下》中说:“此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埋葬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
有了坟丘,就有所栽树木或其他物件作为标识,以便祭奠。在漫长的岁月里,墓地建筑也逐渐发展起来,碑、墓台、祭亭、祭殿、石室……从平民到权贵,以其地位和财力而成为不同的格局。特别是帝王的陵寝,更是工程浩大,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在论述西汉帝陵时说:“西汉诸帝陵,均起园邑,缭以城垣,徙民居之,为造宅第,设官管理,蔚然成邑。今长安附近,汉帝诸陵虽仅存坟台,其缭垣及门阙遗址尚可辨。坟丘名曰方上,多为平顶方锥体,或单层或二三层,最大者方二百六十余米,高三十米。其附属庙殿,均无存焉。”
帝王的坟墓为何称之为陵呢?帝王墓封土的发展过程和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方上,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即在墓坑(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方锥体,因其上部为方形平顶,故名之“方上”,望之像一座不小的山。第二种是以山为陵,利用山的丘峰作坟头,唐代帝王陵一开始便采用这种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选择长安西北海拔一千一百八十米的九峻山为坟,凿山建造,以山岳的雄伟气势,来体现帝王的尊严。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因唐代以山为陵的建筑形式出现之后,对于“方上”坟头的形式有所借鉴,一些帝王的坟头采用了圆顶封土,谓之“宝城宝顶”。从明清起,两朝三十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坟头,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建筑样式。
陵者,大土山,《诗·小雅·天保》说:“如冈如陵。”最早帝王墓的“方上”坟头,形如土山,故称帝王陵;此后的以山为坟和宝城宝顶样式,皆具有一种山的阔大气魄。所以,凡帝王和领袖的墓葬地皆称之为陵,如十三陵、中山陵,等等。
古代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祭祀建筑区,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旁边有配殿、廊庑,前面有焚帛炉(烧纸钱的)、大门等建构,后面有祭坛等。二为神道,即通向祭殿和坟前的导引大道,又称“御路”、“甬路”。神道和两侧建有石牌坊、大红门、更衣殿、神功圣德碑楼、影壁山、石望柱、石象生、龙凤门、七孔桥等构置。三为护陵监,是专门设置的保护陵园的机构,每一个皇帝的陵都有一个护陵监,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门、市街、住宅,等等。
帝王陵墓的地下建筑,更是复杂,地宫(又称玄宫、幽宫)是重要部分,如定陵的地下宫殿,总面积一千一百九十五平方米,由隧道进入,有前、中、后三殿及左、右两配殿,顶部盖以琉璃瓦。定陵地宫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汉白玉、艾叶青和花斑石等巨大石块,铺地为澄泥砖,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过去在选择葬地时,因风水理念的长期传承,不但专业的堪舆家,即便是不入此行的见多识广的老年人,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忌讳。“例如,山势喜两头起,忌两头垂。俗谓‘装担山将两头起,世代儿孙富贵足;若然山势两头垂,儿孙乞食去无回’。水忌冲射,水法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稠,水散处民多离。’砂又忌斜、臃、肿。俗说:‘砂有三,富、贵、贱。肥、圆、正为富局;秀、光、丽为贵局;斜、臃、肿为贱局。’一个总的规律,是喜自然环境壮美,忌地理形貌崎岖古怪、歪斜险峻。”
民谣中,总结出“十不葬”,且录于下:
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www.xing528.com)
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
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
七不葬山岗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
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几十年来,因写作的原因,曾到各地参观、采风,也就顺便去看过不少名人的墓地。
明十三陵,是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北十公里处。“这里山间地面广大,群山若封若闭,中间水土深厚,确是块好地方。……选在这里建陵,不单由于风景美好,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山势如屏,易守难攻,一旦驻军把守,既可守卫陵寝,又便于保卫京师。”(罗哲文、罗扬《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史载,最先选在口外的“屠家营”,因皇帝姓朱,与“猪”同音,忌讳有“屠”字的地名。又选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但后面有个村叫“狼儿峪”,有“狼”则会吃“朱”(猪),也不行。再选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皇帝死之谓)谐音,乃大不吉。这些地名都犯了字意字音之讳,最后才选定现在十三陵的位置。
武侯墓,即诸葛亮的墓。因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赠谥为“忠武侯”,故名。《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武侯墓》称:“武侯墓在勉县南定军山西北脚下二里处。由勉县渡汉水南行十里,只见岗峦起伏,山环水抱,古木荫翳,云烟缭绕,这便是武侯墓区。墓区南、西、北三面有一条黄土岗,北接山岗,周长约六七里,总面积为三百二十一点五亩。岗上及岗下遍植树木,郁郁葱葱,皆是风景胜地。”晋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传说这块葬地是诸葛亮生前自选的,史籍中多有记载。武侯墓,为东西向,头西脚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后人所建的“武侯殿”,有楹联数副,都提到定军山,如:
汉祚难延,忠魂痛裂三分鼎;
军山在望,高冢灵通八阵图。
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
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