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的座次
在现代生活中,设宴和赴宴,是常见的事。设宴的称为东道主或主人,如何安排主和客的座次;被邀的客,坐在什么位置上,既不乱规矩,也符合身份,此中有许多讲究和忌讳,不能不予以注意。
宴席当然离不开宴桌,而宴桌有方形和圆形之别,如果客人很多,则有主桌、副桌之分。
主桌当然是坐主人和最重要的客人,副桌招待的客人稍逊之,其他桌子的客人都不必太讲究了。
国宴和政府部门的宴会,往往在各桌放置写有主、客姓名的小立牌,各就其位,不会出现差错。
在酒楼、饭店设宴,因厅、室方位各不相同,门的朝向也不同,主桌的位置应在靠近悬挂大幅美术作品的地方;如果厅堂有司仪的舞台,那么主桌则在靠近舞台的地方。
如果是方桌,四方坐八个人。靠近大幅美术作品和舞台的上方,是最尊贵的,这一方的右座是主座,左座是最重要客人的位置,因“古时亦尚右,而以左为下位”(《辞海》)。其余三个方位的六个座位,依次为:右边一方的上位、左边一方的上位、右边一方的下位、左边一方的下位、下方的右位和左位。
如果是圆桌,或坐十人,或坐十二人、十六人。主座是靠近大幅美术作品和舞台的地方,是圆桌上半弧的“尖端”处;主人的右边是最重要的客人的位置,主人左边的位置是稍逊一等的客人。其余的客人,则可依次而坐。
因主人所请客人中有特别尊贵的,则将主座谦让出来,自己坐到主座的右边。又因主座是买单、付账的人,于是主人要宣称:“今天是‘××先生(客人)’请客,由我来安排这些事项,请大家尽兴。”
这只是现代生活中,宴会座次的一般规则,并不复杂。忌讳的是主座不明,客座混乱,弄得主客不欢。
在古代,对宴会的座次则有更多的讲究。
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
《史记·项羽本纪》描写鸿门宴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羽东向而坐,是主座,最尊荣;而让刘邦北向坐,是有意贬低,不把他看成是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宾客。(www.xing528.com)
古代的贵族(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的公、私建筑,一般都是堂、室结构,堂与室同建在一个堂基上,前为堂,后为室(见《礼记》)。成语“登堂入室”,即是一个例证。
在堂室中举行礼仪活动,分为两类,一是在室内,一是在堂上。
在室内设宴,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而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在北墙前铺张席,面向南而坐。再其次是在南墙前席上,面向北而坐。最卑的位置,是东边面向西的座位。清人凌廷堪在《礼L经释例》中,特别强调:“室中以东向为尊。”鸿门宴就是这种体例:项羽、项伯朝东而坐(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因而并排而坐),最尊;范增朝西而坐,仅次于前两人;刘邦朝北而坐,又卑于范增;张良面朝西,为最差的座次。
而堂上的宴会座次,又有变异。
“比如《乡饮酒礼》中,堂上的座次,主人在东序(墙)前西向而坐,宾(主宾)席在户牖间,宾南向而坐,介(副宾)席则在西序(墙)前,介东向坐”。(王文锦《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
在今天,主人宴请客人,如何安排客人的座次呢?一般有这样几类:
以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为序。
以年龄、长幼为序。
以家族、家庭中的伦常关系为序。
如果是为远客设宴洗尘,远客便是主宾,其他人则为副宾。
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则可作一些变通。
《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宴饮场面,如第七十五回,写贾母等人在中秋之夜的凸碧山庄赏月,坐的是圆桌,“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贾赦、贾珍、贾琏、贾容,右边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这种座次体现了尊卑、长幼。又因人少,“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贾母命人将另外桌上的迎春、探春、惜春也叫了来。因贾母是女性,对“女孩们”很看重。“贾琏、宝玉等一齐出坐,先尽他姊妹坐了,然后在下方依次坐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