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节 饥饱适度
一个人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当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饮食有节、饥饱适度,即是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古到今,许多体健而长寿者,给我们留下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
唐代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编撰有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同时,他极注重养生,故长寿,活了一百零一岁。有人问他长寿之诀,他总结出数条,此中就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饮食有节,饥饱适度,不暴饮暴食;适时进食,及时饮水,总是保持一种半饥半饱的状态;少食多餐,重视早餐;饮食清淡,少荤多素;夏秋两季,尤忌大肉肥鱼。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享年八十有六。一生中在饮食上,他注意不过饱,少吃盐,以素食为主,多吃野菜常喝粥。在他的诗文中,经常谈到他的饮食习惯和养生要诀:“放翁年来不食肉”;“野蔌山蔬次第尝”;“晨煮山蔬美,午漱石泉洁”;“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清代的康熙皇帝,因体健长寿,竟可在位执政六十一年。他不提倡吃补药,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延年益寿的奥妙:“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八旗通志》记载,康熙“每日进膳两次。除此之外不食他物,烟酒及槟榔之物皆属无用”。
当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优化,科学的饮食方法越来越深入人心。一日三餐,是这样安排的:“早餐饱,中餐好,晚餐少。”同时,注意“馔”与“肴”的多品种搭配。米饭、米粥、豆粥、面食,可以轮换而餐;菜肴以蔬菜为主,适当辅以肉食。之所以晚餐要少吃,是因为晚上一般为休息时间,而且会在十时左右入睡,让肠、胃没有太重的负担。要想身体好,尤须禁吃夜宵。当下的城市,许多年轻人喜吃夜宵,还要喝酒,然后回家倒头便睡。有专家说:夜宵是危害身体的第一“杀手”。
医生在诊断患者的某些病症时,往往嘱咐患者在服药(或干脆不服药)的同时,还要节食或不食,这样更有利病体的康复。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贾母因受了风寒,请来太医院的王太医看病。王太医在望、闻、问、切之后,到外书房,对贾珍、贾琏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其实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常暖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怠些,也就罢了。”(www.xing528.com)
这表明贾母只是轻微的感冒,药可吃也可不吃,关键是调养,一是“暖着点儿”,住暖、穿暖、睡暖;二是吃的饭菜要少,忌油腻,重“清淡”。也就是要节食,如现代医学所称的“饥饿疗法”。
王太医还顺带为凤姐的宝贝女儿看了病。巧姐是因在风地里吃糕,引起了发烧发热的病症。王太医说:“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
巧姐的病,其一是吃了过于油腻的“糕”,又受了点风寒,于是“遇寒停食于中”(王佩琴《红楼医话》),所以“饿两顿”是最佳之法,至于丸药以姜汤送服,也是起散寒的作用,即便不用丸药也同样可愈。
该书第五十三回写道:“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故于前日一病时,(晴雯)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如今劳碌了些,又加倍养了几日,便渐渐的好了。”
金、元的四大名医中,朱震亨位列此中。他的节食疗法,在其《丹枫心法》中,亦有记载。他有一位族叔,平日身体健壮,忽患痢疾,自恃身强体健,决不节制饮食,依旧滥吃猛喝。朱震亨为他诊脉,劝道:“这非普通的痢疾,胃热善消,脾病不化,食积与病势已相当严重,一定要节制饮食,以养脾胃之气。”族叔不以为然,还是贪图口福照吃不误。一月之后,病症加重,于是不治身亡。
此后,朱震亨又遇到同样的患者,便严词警诫:“病中当调补自养,岂可滋味戕残?”他教患者仅吃萝卜粥,半月后便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饥饿疗法”可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给消化系统一定的休息和康复时间,达到调动人体调节功能,促进体内环境趋于稳定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