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糕沽酒作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身佩茱萸,攀山登高,临风赏菊,快乐无比。而应节食品中,重阳糕、菊花酒是万万不可缺少的,谓之“买糕沽酒作重阳”(宋·崔正言《九日与蔡伯世兄弟城上采菊,伯世诵居仁九日绝句,因用其韵》)。
“重阳”又叫“重九”,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数之极,代表着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意向,所以隐含不吉的因素,何况还是“重九”。
重九登高,其原本的意思是为躲避灾祸,典出《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讲究的做成宝塔状,九层,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羊)”之俗。有的在重阳糕上插上小彩旗,隐喻为茱萸。
吃重阳糕的习俗,至迟在宋朝已十分流行,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有重九吃重阳糕的文字。宋人宋祁有一首七绝《九日食糕有咏》,中有二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www.xing528.com)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说:“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清人顾嘉卿《清嘉录》卷九中亦载:“居人食米粉五色,名重阳糕。”
为什么一定要吃重阳糕呢?因登高的“高”与“糕”同音,吃糕图个吉利,取“步步登高”、“百事俱高”之意。清人蔡云在《重阳糕》中写道:“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故重阳。织工一饮登高酒,篝火鸣机夜作忙。”
清 郎世宁 《九月赏菊》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饮菊花酒,云可长寿。宋人李石《续博物志》中还介绍了菊花酒的制作方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饮菊花酒除了可延年益寿外,还可治头风等病症。历代诗人对于菊花酒的吟咏,不胜枚举:“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晋·陶潜《己酉岁九月九日作》);“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唐·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头翁”(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宋·晏殊《重阳夕内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