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忌弦断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名《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此中一段描写妙玉、宝玉在潇湘馆外静听黛玉弹琴,“甚觉音调清切”。
黛玉感于世道凄迷、命运多厄,加之秋风冷冷,往事堪悲,故以弹琴、吟唱,倾诉心中的万般痛苦。
全曲为“四叠”,也就是四章、四段的意思。
妙玉道:“刚才‘侵’字韵是第一叠,如今‘阳’字韵是第二叠了。”
接着是第三叠。妙玉评议:“何忧思之深也。”宝玉也说:“音响也觉过悲了。”
“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
到了第四叠。妙玉听了大惊失色:“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
妙玉与宝玉正议论时,“听得君弦蹦地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
弹琴而断弦,自古认为是不祥之兆。按小说的情节,黛玉日后的命运更加凄惨,乃至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君弦”,即初弦、大弦,古琴近徵一侧的第一弦。君弦最粗,奏者以此弦确定音高,如定得过高,则后面各音的演奏就有困难。故说“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www.xing528.com)
“变徵”,古代七声音阶的第四音。乐曲以变徵音为起点的,叫变徵调式。变徵调式一般易造成悲怆激越的音乐氛围。荆轲使秦,“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史记·刺客列传》)。而黛玉抚琴,“忽作变徵之音”,心中之悲愤,借助琴声传导出来。
中国文人素来讲究“琴、棋、书、画”的修养,而且把“琴”放在首端。“琴,禁也。神农氏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说文》)。意思是说,琴为正人心禁止淫邪的乐器,炎帝神农氏所创造。琴腹中空而有二孔通向琴面,上有经过练制的丝弦五根,周代又增加二弦。所以,古琴又名七弦琴。
清 郎世宁 《弘历观荷抚琴图》
“琴者,禁也”是什么意思呢?
《白虎通·礼乐》:“琴,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意为琴是象征道德精神的乐器,必先涵养性情,心无邪念,始可抚琴。
黛玉抚琴之前及抚琴之中,皆思绪纷呈,愁、苦、悲、愤杂沓而至,为了表述这种情感,弹奏出悲切、激越之音,调弦、紧弦,于是“君弦”音高;而后又作“变徵”之音,手指下力急促,故导致弦断。这种琴声,既是黛玉内心世界的披露,同时又是她个体生命的缩影,断弦更是一种不吉的征兆,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但在古人的心目中,忌讳弹琴断弦,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清 黄慎 《伯牙抚琴图》
在古代的野史笔记中,关于弹琴断弦的故事不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弹琴断弦,把曲子拦腰斩断,无论弹者、听者都是很扫兴的事。若是当众演出,则更是尴尬。古琴如此,其他类别的琴亦如此。比如,京剧名角的琴师,为防止伴奏中出现断弦的意外,往往要在演出前仔细检查琴弦,或者还另备一把调试好的京胡,以作不时之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