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假山的讲究
园林庭院中,磊石(又称叠石)为山,也就是构筑假山,成为一种建筑与审美之必需,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清·李渔《闲情偶寄》)。
石又称石头或石首,下半部的“口”,表示是一块石头,上面的一横一撇表示山崖,山崖下有一块状物,自然可看作是石头了。什么样的石头才是优质的?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以“瘦、皱、漏、透”四字为标准。而清人李渔说:“言山石之美者,俱有‘透、漏、瘦’三字。”他进一步解释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峭无倚,所谓瘦也”(《闲情偶寄》)。
磊石为山的第一步是选石。“大匠师贵在选石,不然卒至‘文理不通’。石有石文石理,不分别石之品类,不据石之文理,焉能状如真山”(陈从周《梓室余墨·叠山首重选石》)。又说:“石涛有云:‘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真高论也。盖叠山犹作画,不知皴法,如作文不通文理,且有佳构哉?”
选好了石头,即可动手叠山了。清代建造假山的名手王天于说,磊山之法有“套云、堆云”,云者当指假山用石之层次;又说“一桩、二垫、三叠”,其义为“磊山首在用桩,以固其基,则不致因基础沉降而影响上部山石也。假山重在垫,垫足则固,桩、垫二事,基本工也”(《梓室余墨·叠山之诀》)。李渔在论及磊石之法时,更为具体:“石纹石色,取其相同,如粗纹与粗纹,当并一处,细纹与细纹,宜在一方,紫碧青红,各以类聚是也”(《闲情偶寄》)。(www.xing528.com)
陈从周先生是造园大家,他对如何磊叠假山,高论甚多。“叠石重拙难,树古朴之峰尤难,森严石壁更非易致。而石矶、石坡、石凳、石步,正如云林小品,其不经意处,亦即全神最贯注处,非用极大心思,反复推敲,对全景作彻底之分析解剖,然后以轻灵之笔,随意着墨,正如颊上三毛,全神飞动”(《续说园》)。
山小者易工,大者则难尽其妙。磊大山,“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累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以土间之,则可泯然无迹,且便于种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混然一色,不辨其为谁石谁土”(《闲情偶寄》)。
我曾访上海豫园,观赏其大假山,布局简洁,磴道、平台、主峰、洞壑,层次分明,而变化妙在有开有合,开者山必有分,以涧谷出之,称得上是磊山大师的优秀作品,让人徘徊不忍离去。其风格颇如明人,可称假山中之妙绝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