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文审美储蓄的重要性

散文审美储蓄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讲散文的审美印象储蓄在大学的散文创作课上,常可听到这样的苦恼诉说:——如笼中之鸟,笔路撒不开;——祥林嫂哭阿毛,笔下不新鲜。而散文的文体天性,则使印象的存储环节变得更加紧要。如前面阐释过的,散文的组织成分往往地北天南、五光十色,若没有广博的印象储备,怕是很难写出地道的散文味道。

散文审美储蓄的重要性

第三讲 散文的审美印象储蓄

大学的散文创作课上,常可听到这样的苦恼诉说:

——如笼中之鸟,笔路撒不开;

——祥林嫂哭阿毛,笔下不新鲜。

这样的写作困窘,固然有着多方因素:比如思想的薄弱,使散文缺少了广泛吸纳形形色色印象散片的涡心;比如学养的不足,也会使笔路蹒跚,令作者有捉襟见肘之感;或文学气质匮乏,对审美对象感知麻木;或如作者们自我评估的那样,想象缺乏爆发力,缺乏向四面八方伸展的灵活弹性

不过在上述检讨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被忽略了。这就是:倘无千日的养兵,有仗打来谁供你调遣?假如我们体验得不那么用心、没有富足的印象储蓄,适逢写作契机,散文笔头怎可能东征西讨、左右逢源?无论多么富于弹性的联想力恐怕也难为无米之炊。

不新鲜的笔法则俯拾皆是。如常见于散文的“湛蓝的天空、和煦的春风”,“慈祥的外婆、沉默的父亲”。(www.xing528.com)

这类描述委实有点儿乏味。然而症结却在描述的背后——如果我们曾经踩住自己的一片心境仰望天空,倾听春风抚摸春风;如果我们睁了自己的眼睛端详外婆打量父亲,在外人不曾有、不大可能有的感情体验中发现亲人,那么,大约就不甘心套用标准化的“湛蓝、和煦、慈祥、沉默”之类了。

其实两种困扰大抵出自一种症结。它提醒我们:缺乏富足的审美印象储蓄,便难以胜任灵活、充沛、优质的散文形象创造

鲁迅曾把审美印象存储活动,把艺术体察,看作搞艺术创作的第一个必须。

海明威则痛痛快快地认为,一个写东西的人若停止体察,“那他就完了”。

而散文的文体天性,则使印象的存储环节变得更加紧要。如前面阐释过的,散文的组织成分往往地北天南、五光十色,若没有广博的印象储备,怕是很难写出地道的散文味道。同时,散文既然靠情境支撑,那么情境的原型倚靠了什么?倘缺少对审美对象的真切注视与倾听,倘不曾掏出易感的心与外物与他人交融,一句话,没有过深切的体察,情境原型从何而来?若要实现散文形象的那部分再现性功能,实现语言呈现上的质感,缺少了对审美对象的实体把握,如何能够?

既然如此举足轻重,那么就让我们由此切入,试着梳理审美印象存储上的问题,探寻在这一比较冷清的审美环节上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