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之书:三十年与黄沙的较量

宁夏之书:三十年与黄沙的较量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30年,一个宁夏女人和8万亩黄沙的较量柳杨堡,从字眼上看,这里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柳树成荫、杨树钻天的印象,其实,这是宁夏东北部盐池县的一个乡的名称,北边和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相连,是宁夏受毛乌素沙漠风沙肆虐最厉害的地方。1969年,年仅18岁的白春兰嫁到了盐池县柳杨堡乡冒寨子村。1980年,当地政府鼓励村里人到8公里外的“一棵树”治沙。经过10年的艰辛创业,“一棵树”终于出现了千棵树,沙漠中终于出现了一片绿洲。

宁夏之书:三十年与黄沙的较量

三 30年,一个宁夏女人和8万亩黄沙的较量

柳杨堡,从字眼上看,这里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柳树成荫、杨树钻天的印象,其实,这是宁夏东北部盐池县的一个乡的名称,北边和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相连,是宁夏受毛乌素沙漠风沙肆虐最厉害的地方。冒寨子是柳杨堡乡的一个村庄,由于过度放牧、开垦以及挖掘甘草等因素,这里遭遇了和黎明村一样的命运。生活在这里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搬迁。白春兰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1969年,年仅18岁的白春兰嫁到了盐池县柳杨堡乡冒寨子村。由于风沙灾害严重,冒寨子村水源奇缺,有时人畜的用水都成了问题,庄稼生长更是靠天降雨,风沙、干旱经常使庄稼颗粒无收,吃饭都要靠国家救济,玉米红薯是村民们的主食。白春兰和丈夫一起过了11年这样的生活。1980年,当地政府鼓励村里人到8公里外的“一棵树”治沙。因为那里的水层浅,挖沙两米就能出水。而在冒寨子村挖很深才出水,村民们就指望那点水供日常饮用。于是,白春兰和丈夫冒贤合计说:“到‘一棵树’去吧,那里或许有奔头!”于是,夫妻俩赶着毛驴车,和另外10户人家一起来到了“一棵树”。在取名《一棵树》的电影里,对他们的这种抉择以及其后的生活有着真实的记录和反映。

到了“一棵树”才发现,这里其实是连一棵树都难以生长的地方:每年的沙尘暴天气多达40天,风速超过每秒5米的起沙、扬沙大风每年最多达323次。夏天最高气温可达50℃。唯一的一棵老榆树尽管枯枝横生但顽强地将根系深入沙地下面,将头颅伸向蓝天,这让生性坚强的白春兰看到了希望:既然这里曾经长过一棵树,就能长出千万棵树!于是,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每天天不亮,白春兰和丈夫就从8公里外的冒寨子村赶来平沙整地,植树种草。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捧凉水。空旷的沙漠里没有树更没有草,春天的沙尘吹来,会把刚刚栽下的树苗连根拔掉,夫妻俩忍着沙砾打脸的疼痛,一棵棵捡回来再重新栽上。树苗被流沙埋住了,他们就跪在地上,用手扒出来。夏天到了,更大的考验是沙漠中的暴晒。中午时分,热得实在受不了时,就在锹把上撑起一件衣服歇歇凉。

这样的日子过了3年,他们和其他乡亲们在起伏连绵的沙丘上平整出的土地总算能种小麦了,他们看着自己的希望被种进了改良后的沙地里,内心的希望也就一天天地扎根了。1983年夏天,眼看着那些在黄色的沙漠中难得的一抹绿色中麦子吐穗了,丰收的喜悦挂在了他们的脸上。突然,一场沙尘暴过后,夫妇俩历经辛苦平整出来的3亩小麦颗粒无收。和他们一起来的乡亲们看着各自麦田里的麦苗被连根拔起,一起来的10户人家相继回了村。白春兰哭过、伤心过、思量过,在丈夫一次次地安慰过后,站在自己好不容易平整出来的田地旁,白春兰坚定地对丈夫说:“我认定了和你一起干,别人走,咱们不走!我要在这儿干20年,非让这沙坨子长出白面馒头、长出树林不可!”

又是一年治沙,又是一年耕耘,一片片流沙被制服,一道道绿色在延伸。1984年秋,荒凉了不知多少年的“一棵树”,终于在一片绿色麦苗过后,有了金灿灿的麦子,他们丰收了4麻袋小麦,更是丰收了他们在沙漠里的信心。白春兰和丈夫把那些小麦驮回冒寨子村,逢人便说:“我们能吃到白面了!”他们炫耀的是一种执著后的丰收,也希望让乡亲们看到,沙尘能刮走庄稼苗,刮不走真正想治理它的人的信心;沙漠能掩埋庄稼,掩埋不了改造沙漠者的执著。乡亲们看到了希望,重新跟着他们,将汗水和信心洒在“一棵树”。他们的执著开始改变改良后的沙漠的宽度,也拓展着他们的人生长度。在继续栽植乔木的同时,他们还选择了适应沙地生长、防沙固沙的沙柳、沙蒿等灌木,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荒芜多年的“一棵树”终于又出现了点点绿色。

经过10年的艰辛创业,“一棵树”终于出现了千棵树,沙漠中终于出现了一片绿洲。为了让这片绿洲更加有生机,也为了自己的投入能够有良性的回报,1989年,他们从市场上买回了第一批仔猪羊羔和一台饲料加工机;1992年,又推沙开挖鱼塘4亩,投放鱼苗数千尾,成为盐池县第一家沙漠养鱼户;1993年,投资1万元,建起中国沙漠中的首座农家养猪温棚等,这些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把又一把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也给中国的治理沙漠探寻到了一条良性回报的路子。

治理沙漠是需要代价的,这种代价有时不仅是付出青春、金钱,有时还需要付出生命。1992年,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肝硬化。16年里,从冒寨子到“一棵树”,他来回走过的路加起来相当于当年红军长征的两倍,他们用坏了11辆架子车、磨秃了20多把铁锹。9月,丈夫病情加重,要到银川做手术,麦子铺在场上要打碾,小儿子考上南京一所大学要启程。从小看着父母治理沙漠的儿子清楚母亲的难处,独自去南方求学,把坚强的背影和不能侍奉父亲的遗憾留给了母亲。白春兰便开始了每天既要侍奉卧床的丈夫,又要种田、植树、喂猪、养羊、饲鱼的日子。劳累一生的丈夫在风沙前没有倒下,但却倒在了病魔前。1997年冬天,丈夫临终前告知和自己一起抗击风沙的妻子:“守住摊子就行了,别太苦了。”年仅47岁的丈夫永远地离她而去了,他没想到,妻子这次并没有听他的话,而是开始了在沙漠中铺更大的治理沙漠的摊子。(www.xing528.com)

白春兰治沙用的架子车和水袋

共同抗击风沙、治理沙漠的丈夫走了,出殡那天,不仅盐池县柳杨堡的村民自发来到现场,就连相邻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三四百牧民也赶来了,50多岁的鄂托克前旗二道川蒙古族牧民李玉安悲痛地说:“冒劳模,你把起风口的沙边子治理好了,我们那里的风沙小了,我们全嘎查(村)的大人娃娃都感谢你啊!”

不久白春兰孤独但坚定的背影,又开始出现在了治理风沙的前沿:栽树、固沙、围园、育草、养羊。

在白春兰的精神感召下,先后有88户农民迁到了“一棵树”,和她一起开始治理沙漠,造绿固沙,开发沙产业。到这本书修订再版的今天,距离白春兰这位“沙漠女儿”最初选择治沙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他们累计治理沙漠8万多亩,种树6万多棵,封沙育林1000多亩,围栏草原100多亩。昔日满目荒凉的毛乌素沙漠里涌现大片绿洲,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巴西、以色列、伊朗、刚果、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闻讯赶来学习、参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实地考察后称赞白春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

白春兰和她当初治沙时用的油灯

1996年3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白春兰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受到了胡锦涛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来,全国“三八”绿色标兵、全国环保百佳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十大绿化女状元”“十大治沙防沙标兵”、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等荣誉纷纷走进这个“沙漠女儿”的生命中。

2000年5月5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的胡锦涛专程来到“一棵树”,这样嘱托白春兰:“你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又是治理沙漠的功臣。希望你今后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沙的路子,使更多的沙漠变绿洲。”胡锦涛主席问她有什么困难,这个和沙漠斗了20多年的农村妇女没讲过一句困难话。当胡锦涛主席问她有什么打算时,她坚定地说:“我再干10年!”她一直在沙漠边,和沙漠抗争着,完成着对主席的承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