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灵州兴唐角色再造唐朝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灵州兴唐角色再造唐朝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再造唐朝,灵州的“兴唐”角色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昔别行》中,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这个事件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在灵州宣布登基,并指挥兵马收复长安的中唐复兴事件,他笔下的灵武就在宁夏。8月,唐玄宗派人到达灵州,送来象征帝王合法身份的国玺。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灵州兴唐角色再造唐朝

三 再造唐朝,灵州的“兴唐”角色

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昔别行》中,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这个事件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在灵州宣布登基,并指挥兵马收复长安的中唐复兴事件,他笔下的灵武就在宁夏。

灵州和其他边地军事重镇一样,经过唐王朝多年的军事力量充实,逐渐变成了内地平安的重要保障。边地的和平换来了唐帝国的迅速壮大,使之很快走进了它的黄金岁月。无论是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还是科技的,唐朝都引领着世界的潮流,盛唐气象成了中国历史中最骄傲的一部分,激情与幻想充斥着整个国家,也吸引着怀揣着激情与幻想的外国人来到帝国的心脏长安,随之又将他们经商、交流、学习甚至仕途的脚步沿长安散开,散布全国境内。从灵州和其他边防重镇归去的将军们与那些新科进士、国外来的使节、作出突出贡献的官员、出外求佛法的僧人们一样,都会被皇帝在大唐芙蓉园里召见,于是有了李白等诗人献上的讨好诗句,有“镀金”回来后立即加官的边地武将,有学法归来被安置在建好的寺院里翻译佛经的僧人,有其实并没带来多少货物交易但带来新鲜的域外空气与帝国所需要的虚荣心、自豪感而满足的西域商人,也有汗血宝马、香料等,唐朝的帝王就在这些召见与封官中,膨胀着自己的虚荣与自尊。

灵州唐韵

“盛唐第一华美”的皇家园林里,华清池的温泉水杨贵妃的温柔,一起泡软的是唐玄宗的意志和应该保持的清醒。将张说送往灵州后,他就认为天下太平了,朝廷事务托给了并不顶事的宰相,东北边境交给了安禄山,除灵州外,有的边将竟然10年不换人。通晓6种番语的安禄山也通晓唐帝国的命门在哪里,他在一直牺牲自尊来讨好唐玄宗10年后,终于向自己领辖的20万兵(占当时唐朝总镇兵的40%)发出了反唐的信号。这个信号很快变成了一股无法抵挡的大火,烧到了长安城下。玄宗皇帝带着贵妃和一帮皇亲国戚在一支几乎没什么战斗力的禁卫军的护送下,仓皇离开长安,向咸阳逃跑,他们的目的地是成都,梦想着崎岖难行的蜀道能使安禄山的骑兵却步。一个疲倦的正午阳光下,马嵬驿迎来这支逃亡之旅,也接受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军士们认为杨贵妃是摧毁帝国的罪魁祸首,在生命与爱情前,唐玄宗选择了一个使得自己后半生在悔恨与追思中度过的结局:赐死贵妃。于是,一曲《长恨歌》从这里生根,蔓延到此后的中国文学史和情爱史里。

大唐的帝国大厦一夜间坍塌,经由西北连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中断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前就作出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任命郭子仪出任灵州节度使,统领7个军府,直接指挥的兵力有6.4万人,战马4000匹。这给郭子仪率兵收复北方一些失地提供了军事保障,而整个唐朝唯一能和安禄山的叛军抗衡的恐怕只有灵州的守军了。

赐死杨贵妃对挽救唐朝没有任何作用,面对追来的叛军,唐玄宗的选择和太子李亨的选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前者选择逃亡成都平原,后者选择了北进宁夏,历史再次将宁夏推向了中国关注的焦点。

756年5月19日,宁夏南部山区的道路上。这里曾经来往的是大队的商人、戍边的将士,这一天,出现的却是大唐太子李亨带领的一支疲倦之师。他们抵达原州后,决定在这里招兵买马收复失地。这时,驻守灵州的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运使魏少游等人得知太子一行进入宁夏后,一直认为宁夏南部地区不宜集结大军,要想全面反击安禄山的部队并取得胜利,必须依靠大部队,而朔方经过100多年唐朝的军事力量渗透,完全具备这个条件,他们联合邀请李亨北上。就在李亨决定在哪里驻扎下来、完成反攻大业时,李亨身边的河西行军司马裴冕起了关键作用。他给李亨建言,并将朔方节度使当时拥有的兵力、武器装备等战斗力以及灵州的地理位置等情况向李亨做了详细的分析,力劝李亨到灵州图谋复国大计。李亨决定北上,到达今天的宁夏中部同心县南时,杜鸿渐早带领护卫在这里迎候。在这里,李亨听到了杜鸿渐所说的朔方有“天下劲兵,灵武乃用武之处”的安慰之词。到了今中宁县时,看见滔滔黄河水形成的天然屏障,太子李亨竟然想向北渡河,试图以黄河为天堑,在河北形成一个小王国,这个主意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就这样,灵州迎来了唐朝第一个太子身份的人。这一天是7月9日。

灵武兴建的具有大唐风骨的文昌阁廊桥

(灵武市文管所供图)(www.xing528.com)

3天后,灵州城南城门楼上,李亨在众人簇拥下,宣告即位,把这里的行政级别从灵州郡升为灵州大都督府,一面派人到四川告诉唐玄宗,一面派人出使到西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各部,联合讨伐安禄山。8月,唐玄宗派人到达灵州,送来象征帝王合法身份的国玺。取得正式皇位的李亨(唐肃宗)立即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率领灵州辖区内的将士和前来归顺的回纥、吐蕃等9部首领带来的兵士,开始兴唐大业。

随着讨伐叛军行动的开始,为了便于军事指挥,李亨和郭子仪等一行离开灵州,转到了宁夏东南部以及甘肃的镇原一带,指挥复兴唐朝的各路军队。为了平息叛乱,镇守灵州的部队被调往平叛的前线,唐朝北大门的防务顿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时,从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蕃势力已经渗透到西北一带,趁着唐朝西北防务空虚,吐蕃军乘机攻取西北一些地区。763年10月,吐蕃军队攻掠了长安,在长安城里大肆攻掠15天后,将撤退的路线锁定,吐蕃军队向北进入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一带。

这一年,驻守灵州的朔方副元帅兼节度使仆固怀恩领兵叛乱,打破了大唐镇将100多年间镇守带来的相对宁静。764年9月,仆固怀恩带领反唐军队南下,逼近长安,驻守河西一带的节度使派遣部队进攻灵州,才让仆固怀恩撤兵,解救了长安的危机。第二年9月,仆固怀恩暴死在灵州境内的鸣沙,跟随他的回纥及其他民族的兵士撤离灵州,为吐蕃势力进入灵州提供了机会。

平定“安史之乱”,使灵州浮现在中原人的关注之中,也使这里的驻军随着李亨的南下调往内地作战。到774年时,驻守在朔方的守军只剩了1万人了。而吐蕃的势力则处于墀松德赞向外扩张时期,吐蕃军占领了今天的青海河湟谷地、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后,宁夏地区就成了他们攻占的目标,灵州更是变成了吐蕃和唐军队之间争夺的焦点。唐朝投入宁夏一带的兵力是1万人左右,而吐蕃投入的是4万左右。这一形势下的唐朝军队往往处于战略防御。从767年开始,吐蕃军队就开始正面进攻灵州,随后两年,每年都对灵州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782年,唐朝政府在一次次朝廷争论后采取了和谈之策,和谈的地点选在宁夏南部的原州,唐朝方面负责和谈的官员是都员外郎樊泽,吐蕃方面是相尚结赞,和谈后双方订立了盟约,六盘山以西地区归吐蕃所有,贺兰山骆驼岭以南地区归唐朝所有,宁夏境内的大部分地区仍归唐朝所有。

和谈换来的安宁是短暂的,4年后吐蕃大举发兵,横穿六盘山,将自己的骑兵再次伸向唐朝心脏——长安。宁夏北部的吐蕃势力很快跨过黄河,向东打到今天宁夏最东边的盐池一带,当地驻守的唐朝军队以为4年前双方签订的和约依然在发挥着换取和平的作用,吐蕃骑兵打到城下时,盐州刺史杜彦光竟然派人送去酒肉犒劳吐蕃士兵,盐州就这样被吐蕃轻松占领,之后整个宁夏几乎被吐蕃占领。

787年,唐朝往日雄踞西域的辉煌已经消失,派人再次和吐蕃和谈。这次和谈地点在今宁夏和甘肃交界处,双方提前约定,会盟时不得布列重兵。会盟时,唐朝的60多名参加和谈的官员却遭到吐蕃骑兵的包围,保卫和谈者的数千名士兵被杀害。吐蕃方面策划并实施这次行动的相尚结赞偷袭成功后立即回撤到原州,接着派兵攻占了宁夏北部地区。

“安史之乱”的平定,带给灵州的直接影响有三个:一是随着驻守兵力的锐减,这里的军事地位和政治地位开始下降;二是兵力的减少招致灵州从此进入了长期的混乱状态,继突厥之后,是吐蕃兵力长期的骚扰与掳掠;三是“安史之乱”不仅严重挫伤了唐朝的元气,平乱过程中严重依赖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一些草原少数民族部落的兵力,使唐王朝就像晚期的罗马帝国一样,越来越需要依靠来自帝国外部的军事力量。平乱后的唐朝一则感激这些平乱力量,二则似乎无暇顾及他们,请客容易送客难,那些来自帝国外部的力量开始扩大,不仅有后来终结唐朝的五代十国的内地军事力量,也有西域各部和北方少数民族。党项,就是这样在平乱中捞取了政治资本后迅速崛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