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主要由沁县干部组成)南下福建开展工作纪实
沁县政协
沁县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沁县踊跃参军的人数就有1.3万余名;同时积极报名,奔赴新解放区工作,援外干部多达5000余人。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同时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大批地方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江南新解放区工作。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沁县籍干部120人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汇入了南下大军的滚滚洪流。
组建队伍
1949年1月,中共岳北地委(第一专区)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和太岳区党委的指示,从地直机关和所辖的沁县、沁源、安泽、屯留、长子五个县选拔了611名干部(其中干部500名、后勤人员111名),加上灵石、霍县两县南下干部和后勤人员141人,总共752人。在这一过程中,上级要求沁县县、区两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正副职要一分为二,去留各半,选调1个县7个区的全套党政班子干部随军南下。
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1949年3月,沁县抽调120名干部组成了1个县级班子和7个区级班子,由县委书记肖文玉(沁县籍)带队,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这些干部中,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包括北上抗日又南下的老红军,也有占大多数的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干部,还有少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青年干部。他们的年龄大多在二三十岁之间,少数人40多岁,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可谓年轻力壮,朝气蓬勃。
慷慨南征
1949年3月13日,随军南下的120余名沁县干部从故乡出发。数千名群众走上街头,像欢送子弟兵上前线一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为亲人送行。经过3天行军,沁县南下干部到达长治市,与安泽、沁源、屯留、长子等太岳区其他各县的南下干部会师。在会师会上,太岳区党委和行署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行署主任牛佩琮、组织部长郭钦安分别在会上讲话。他们分析了形势,鼓励南下同志发扬太岳区军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为建设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河北武安集结后,南下干部队伍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沁县南下干部被编为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一农、教导员赵毅。(赵毅,山西介休人,时任沁县县委副书记、书记;李一农,武乡人,时任太岳区行署教导队主任。)(www.xing528.com)
经过2000多公里的艰苦行军,7月28日,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终于随南下的大部队进入福建的浦城,休整数日后,于8月5日到达当时福建省委所在地建瓯县。8月11日在建瓯大戏院,召开了南下同志与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和游击队干部的胜利会师大会,对两地干部携手共同建设新福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扎根建阳
根据省委决定,长江支队二大队分配在建阳地区工作,主要由沁县干部组成的一中队分配在建阳县。根据工作需要,一中队原7个小队中,第一至五小队随中队到建阳,第六、七两个小队归二中队分配在建瓯的两个区工作。留守在江山和渡口镇的伤病员也于同年10月回归各自的队伍。
在建阳,一中队与坚持在本地斗争的地下党和游击队同志又举行了会师会,地下党县委的领导张怡以及中队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即成立了县委领导班子,后因张翼调地委工作,新县委由赵毅任书记,李一农任县长,胡锦望(沁县籍)、肖更旺(沁县籍)分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张守忠(沁县籍)任农会主席,牛静华(沁县籍)任公安局长,地下党的赖求兴、叶宗忠参加县委,并分任县大队长和公安局副局长。当时省会福州尚未解放,人民解放军正向福厦等地进军。新县委成立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倒地主恶霸分田地、征粮食征军服支援前线;另一方面在各区成立“区中队”,以武工队形式进行剿匪,为福建全省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伴随着接管政权、维护政权、巩固政权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北方干部成建制随军南下接管政权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福建解放初期的许多县级政权中,曾出现一个县内掌权的干部几乎均为北方某县籍干部的现象。例如,由沁县干部组成的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接管了建阳县(现为县级市),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县里开党政干部会议,往往是沁县口音唱主角,于是,有人戏称建阳县为“小沁县”。直到“文革”期间,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
踊跃支前
1949年8月,福州尚未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于8月14日到达建阳后,县委把支前工作列为首要的紧迫任务,突出抓了两件事:
一是抽调干部带领民工运送军用物资,支援前线解放福州。在会师期间中队领导就抽调张进荣(沁县籍)、李培荣(沁县籍)、李巨才(沁县籍)、张永胜、马俊先(沁县籍)、李太云(沁县籍)等六位同志,由张进荣负责,带领民工到当时的解放福州指挥部所在地建瓯县培汉中学报到。他们一行人到指挥部报到后,领导安排他们带领建阳、松溪、政和三县民工数百人(其中建阳县300余人),组成一个支前大队。张进荣任大队长,部队一名同志任教导员,张永胜负责总务。支前大队下辖四个中队,任务是随解放大军解放福州,负责运送弹药,抬担架救护伤病员。临行前,领导指示他们要带好民工队伍,做好解放福州的支前后勤保障工作,为解放福州贡献力量。8月12日支前民工大队开始运送炮弹、子弹、手榴弹等,有的抬,有的挑,随解放大军沿建瓯往福州的公路向福州挺进。布满三角形石头的崎岖山路异常难行,民工大队脚上穿的是草鞋,走不多远鞋底就磨穿了,脚被尖石磨出血泡,只能忍痛前行。一路上烈日炎炎,烤得人们头昏脑涨、汗流浃背,有人晕倒,天上还有敌人的飞机空袭骚扰,但民工大队肩负重任沉着前进,秩序井然。行军路上,饮食、休息失去了正常规律,白天不能按时吃上饱饭,晚上就在公路旁和衣而睡。有的人病了,感冒、发烧、拉肚子,又无医生和药品,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为了解放福州,坚持带病行军,运送物资,把痛苦、疾病和疲劳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经过一路上日晒雨淋的艰难行军,支前队伍到达古田县城待命。长江支队三大队的康裕同志带领的沙县民工中队也划入支前大队。此时他们见到了民工指挥部指挥左丰美、政委黄国璋和政和县县长侯林舟等同志,在他们的领导下,支前大队继续工作。8月17日,福州解放。喜讯传来,大家万分高兴。后来参加了在古田县城召开的庆祝福州解放欢庆胜利的大会。黄国璋同志在大会上讲了话。支前大队奉命于8月24日由古田县城前往谷口把弹药交给总部后,走小路返回南平。走到葫芦山,李巨才同志突然拉肚子,但继续随行至南平。从南平步行到建瓯后,建瓯地委办公室的李波涛同志接待了他们。随后,他们向专员郭述尧同志汇报了支前的情况。在建瓯住了几天回到建阳县后,又向县委做了汇报。地县领导对他们圆满完成支前任务表示满意和赞扬。
二是发动群众,征集和运送粮草支援前线。当时建阳县共设五个区,各区同志到达工作岗位后,首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征集和运送粮草。全县还建立了城关、将日、徐市、后山、莒口、麻沙六个粮草集运站。上级下派全县征粮任务2200万斤。据统计,从1949年底到1950年上半年,全县共征集粮食1200万斤、柴草200万斤,先后组织民工700余人、船只300余条,抽调6名干部由舒海水带队,在解放军掩护下,将粮食和柴草从建阳运往南平,随后转运福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