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与贝尔尼尼两位大师不同的《大卫》
在米开朗琪罗之前,有不少雕塑家都雕过大卫像,如多那太罗,如佛罗基俄,他们的雕像尽管在造型上有差别,但都严格按照《圣经》里的记述,将大卫作为胜利的孩童来构思,以之作为智慧和自由的象征。而米开朗琪罗摆脱了前辈大师的传统,将大卫表现为一个完全裸体的青年巨人。
《圣经》中记载,非利士人对以色列重新开战,准备决一雌雄。非利士营中冲出一员大将歌利亚,他身高七尺,头戴铜盔,身披铠甲,来到以色列人的阵前叫骂:你们中间选一个人到我这里,他如能将我杀死,我们就做你们的仆人;我如将他杀死,你们就做我们的仆人。希律王和以色列人听了他的挑战都十分惊惶害怕。希律王传下命令,以色列人中有谁能杀死歌利亚,必以重金加赏,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免除他全家纳粮当差。尽管如此,以色列营中还是没有人敢出来迎战。
这时的大卫只是一个牧羊人,他有三个兄长在希律王的部下当兵,每天他都会去给他们送干粮。这天他又去营中送饭,只听到歌利亚在寨门外骂阵,就问站在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人们将情况告诉了他。大卫听罢十分生气,便对他哥哥说,他要去迎战,他兄长教训了他一顿,他又径直去找希律王。希律王看他太年轻,劝他不要去,他一定要去。希律王只好将自己的盔甲、武器交给大卫,大卫穿戴后很不方便,便谢绝了他的好意。大卫挑选了五块光滑的石子,手拿甩石器,直奔巨人而去。歌利亚见是一个小孩,根本不把大卫放在眼里。大卫不慌不忙地从囊中取出一块石子来,瞄准歌利亚的脑门儿,石在弦上,猛一拉,正击中他的脑袋,只见巨人扑地而死,大卫从巨人的腰中拔出钢刀,取下他的首级。非利士人阵脚大乱,以色列人胜利了。从此,大卫以他赫赫的战功,受到以色列百姓的拥戴,成了以色列最年轻的军事统帅。(www.xing528.com)
米开朗琪罗选择的正是决战之前大卫将要掷出石子的那一瞬间,鲜明地表现出了大卫沉着果断、不畏强敌、从容应战的神情,从他的姿态中表现出必胜的信心。大卫左足稍稍叉开,凭借右足支撑身体的力量站着,左手举到齐肩,握着甩石的机具,右手垂至大腿握着投掷的石块,头向右肩猛地回转,双眉紧锁,怒视着敌人,坚定沉着地等着进攻敌人的那一瞬间。他的姿态似乎显得轻松而自由自在,但是透过他平静的外表,却表现出决战之前极端的内心紧张。在此以前从未出现过如此意志紧张的高度集中,它赋予了大卫以严厉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威力。大卫像的艺术语言以朴素鲜明而引人人胜:表情深刻的剪影,确切的轮廓,明朗的分划,在动作安排与雕塑手法中没有矛盾,这一切有助于极度清晰地表现形象,表现高度集中的勇往直前的意志。
贝尔尼尼的《大卫》所表现的情调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完全不同,在米开朗琪罗那里,英雄式的大卫是人类崇高理想的化身,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精神。而贝尔尼尼的大卫则缺乏坚定的信心,而好像正处在与巨人歌利亚胜负难分的激烈搏斗之中。在这里,贝尔尼尼关心的不是人类的精神,他所感兴趣的是运动中的人体和不可遏制的激情。大理石在他手中好似失去了重量,他巧夺天工地将生机与活力注人了雕像的肌体发肤,并使衣饰随风轻轻飘起,表现出了人体旋风般的动势和人物如火的激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