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大多由紫竹或白竹加工而成。其结构一般分为笛身、笛孔、笛脑和其他附设部件等几个部分。
笛身是竹笛发音的主体,它的形状是从头部至尾部逐渐缩小。笛身的上半部(从吹孔至头部)和下半部(吹孔至尾部)的重量比不宜太明显。一般来说,演奏者持笛以后,感觉到笛子两端的重量对演奏没有什么负担,且演奏时感觉舒适即可。
笛孔包括吹孔、指孔、膜孔、出音孔、调音孔五部分。吹孔是竹笛声源的主要部分,是竹笛本身接受气流,并使声源放大、发音的第一“道口”。当演奏者把气吹到吹孔上时,气流撞击在吹孔对面的尖锐边缘上,从而形成两股涡流,分别沿边缘的两侧向前推进。一股涡流向竹笛外侧推进,另一股则向竹笛内侧推进。向内侧推进的涡流,经过吹孔尖锐边缘的撞击和笛塞的作用,转而沿管壁向竹笛的另一端推进,与笛身发生共振,从而发出声音。
竹笛吹孔的形状、大小、角度和位置都很讲究,因为竹笛的发音主要是通过人的口腔活动的变化与吹孔的配合体现的。
竹笛吹孔的形状不宜呈圆形,也不宜呈太长的椭圆形,而以“鸭蛋形”为最佳。因为从演奏者口腔中呼出来的气流基本上呈鸭蛋形,这样气流射入吹孔后能够达到最佳程度,使音色丰润淳厚。
竹笛吹孔的大小不但关系到竹笛音量的大小,还关系到竹笛音高的控制和音色的美化。一般来说,吹孔略大于竹笛上的其他孔。吹孔过小,不仅竹笛的音量小,而且气温变化时,竹笛的音高难以控制。若竹笛的吹孔过大,竹笛的发音就不够甜润,音质较硬,而且吹起来也太费劲。
吹孔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我们知道,当人体内的气流通过嘴唇的调节,形成一束气流射入吹孔时,从而产生边棱振动,便在管内形成驻波,发出声音。这种声音是气流撞击吹孔边棱后产生的。为了使撞击力有合适的强度,吹孔的角度要适当。根据一般竹笛管壁的厚度情况,吹孔的角度最好掌握在15°左右。这样,吹孔的角度就比其他孔的角度要小。因为吹孔的角度过大(相对15°而言),竹笛的灵敏度就要受到影响。若吹孔的角度过小(亦相对15°而言),也会影响到竹笛的发音效果。
竹笛吹孔的位置也须考虑。主要考虑演奏者的吹奏姿势是左手持笛式还是右手持笛式。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吹孔处竹壁的弧度和光洁度也很重要。吹入笛中的气流在管中畅通无阻时,竹笛的发音才能够尽可能地完美。
竹笛的指孔亦称“按音孔”,是依照竹笛的材料特点和人们所需要的音阶而开在竹管上的发音孔。吹奏时,通过手指的按放来改变空气柱的有效长度,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同时,指孔对竹笛的表现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竹笛的筒音孔又叫“基音孔”或“后出音孔”。在笛身背后相对位置的左右两侧,每侧各一。筒音孔是竹笛音阶的有效组成部分,它对笛子的发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还常在筒音孔上穿系丝穗,以增加笛子的美感。
竹笛的调音孔又称“前出音孔”。它虽不是竹笛音阶的组成部分,但对控制音色、音准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与泛音及高音区的发音有着密切联系。
竹笛的膜孔,顾名思义就是粘贴笛膜的孔。它主要起调节音色的作用,并能对音波的传送速度起作用,从而使笛子发音更加灵敏。膜孔要比其他音孔略小一些,这样既可防止音发沙又不使音过闷,达到发音清晰而明亮的效果。
笛脑通称“笛塞”,一般用软木制成,用来堵塞竹笛吹孔上方的管内径(约0.2—0.4厘米处),要求做到不漏气。气流射入管内,经管壁和笛塞平面的冲击和反射,发出声音。笛脑对调节笛子的高低音、超吹音、音准、音色等都有相当大的作用。
竹笛除笛身、笛孔、笛脑等基本组成外,还有镶头、刻字、扎线等其他附设部分。
镶头是竹笛两端用牛骨、牛角、玉石等做成的装饰,用来增加笛子的美感,同时可以防止竹笛两端开裂。
人们还喜欢在吹孔上方至镶头之间的笛身上刻上诗词、浮雕、微雕或龙凤图案,对竹笛进行装饰,给人以美的感受。
扎线亦称“装饰线”,竹笛扎线上漆以后,既能防止竹笛开裂,使音色柔和、发音扎实,又可增加竹笛的色彩美,使其富于工艺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