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诗画配。殊不知音乐与书画,其内在原理如出一辙。所以,近年来许多音乐会上展出了书画作品,许多画展配合了音乐演奏,出现了音画配的现象。音画同源,一方面音乐诉诸听觉感受,绘画诉诸视觉感受,由于通感的存在,在人们的精神感受层面,音乐与绘画是息息相关的。箫笛作为民族乐器之首,与书画结缘亦在情理之中。
一般说来,箫笛音乐与书画均强调抑扬顿挫,轻重徐疾。抑扬顿挫,轻重徐疾八字诀几乎可以概括艺术的各种门类。我们先说音乐,抑扬似指旋律,顿挫似指节奏,轻重似指力度,徐疾似指速度,几乎概括了音乐表现的各个方面。八字诀中应当引起关注的是顿挫二字,顿是停顿、顿逗之意,挫是挫折,音乐中的棱角,昆曲中的水波转折也是挫折。昆腔与昆笛配合十分精妙,神采奕奕,与语言四声关系密切,其实也就是语言四声的放大与音乐化。反观书画,书法的转折与飞白妙趣,国画的枯湿浓淡,油画的线条与色彩变化,其中无不饱含抑扬顿挫的旋律与节奏感。同样音乐中的力度层次与速度,是演奏者的常见话题;在书画中则表现为线条的粗细对比,笔触的深浅变化,其中的韵律感既表现为节奏,又表现为力度。箫笛吹奏中的力度概念并不单纯理解为强度与响度,我们听北派大家近距离吹奏时他们的笛声豪爽又泼辣,但是并不燥烈,并不那么震耳。这是很重要的。一些戏曲高手唱腔虽然高亢有力,但并不摧人耳膜,而是气沉丹田,发音特别有分量。这里分量也表示力度。音乐的力度层次从ppp到fff,其中可细分《笛乐演奏本质》是七个层次。箫笛由于缺少钢琴那样的和声功能,表现八个层次有困难,但是经过训练有五、六个层次是可能的。
我们再深入探讨,箫笛与书画均讲韵,箫笛演奏的常见语言是韵味、意境;书画讲气韵生动。近来有人借鉴气韵生动用于箫笛演奏,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
气韵生动是汉魏六朝时期谢赫提出的画论六法之首,这一理论主导画论千余年。谢赫原是对人物画而言,气指神气,画人要神形兼备,不能只求形似,反对照相式的复制对象,而是追求神似,画出人物的风骨神韵来。后来明代石涛、近代齐白石发展了气韵生动一说,他们提出似与不似的说法,认为绘画太似媚俗,太不似欺俗,应把握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宜。
文学方面韵的含义一是同声相押,二是音外之音。前者好理解,后者一时难以讲清楚。我们引申在音乐方面,音外之音似乎就是未发之音,未竟之意,是一种含蓄美,正如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灵境界。箫笛演奏一旦传神,我们常说乐感好,含意亦在其中。(www.xing528.com)
气韵生动强调精神感受,强调主客观的统一,追求高境界,返璞归真,正如老子所说太音希声,大象无形,前者针对音乐,后者系指绘画,其核心便是天人合一,无限大的境界。
西方翻译气韵生动一词一般译为节奏,似乎太过表面。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由于六朝时期画论繁荣,气韵生动一说推动了绘画技法的发展,加之各个朝代名画家不断涌现,历代名画作为参照物的遗存,画论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影响波及音乐方面,至明代方出现《溪山琴况》等著作,可以说乐论是在古琴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书画讲线条,箫笛演奏的气息称为“气弦”,也是线条。线条的表现是书画与箫笛演奏的共同特征,这是否可以认为是音画同源的一个例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