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箫笛史-南方笛派的传奇与国际声誉

中国箫笛史-南方笛派的传奇与国际声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访问期间,他独享与女王陛下三次握手的殊荣,更是传为笛坛佳话。他是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及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出访了世界各地7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和讲学。

中国箫笛史-南方笛派的传奇与国际声誉

陆春龄(1921~ ) 7岁学笛,从艺八十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笛子泰斗。他是笛界传奇性的人物,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司机、车床工人到人民艺术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一生中的轶事奇闻还真不少,他曾被毛泽东八次接见,并被印尼总统苏嘉诺、印度总理尼赫鲁、法国总统戴高乐、奥地利总统与夫人接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访问期间,他独享与女王陛下三次握手的殊荣,更是传为笛坛佳话。他是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及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出访了世界各地7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和讲学。

图58 陆春龄

陆春龄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同人民共呼吸,这是他的艺术之所以长盛不衰的主要动力。他的演奏时而热情洋溢,神采奕奕,扣人心弦,时而细如游丝,余音缭绕,不绝于耳,迸发出耀眼的光彩和魅力。他具备了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精力充沛,热情洋溢,落落大方,有良好的舞台风度。对于笛来说,强奏易,弱奏难,陆春龄的弱奏,细腻轻柔,如清风拂云,连绵不断,不绝如缕,令人屏息静听,摄人魂魄。过去江南丝竹的民间演奏,一般比较平和舒缓,对比不太强烈,陆春龄改编的江南丝竹曲,其似断似连的句读,吴侬软语似的缠绵,婉转悠扬的动感,辅之以快速、华彩、流畅的快板,往往流水行云,一气呵成。他创作、改编的许多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音调,质朴而不加矫饰。他并不拘泥于作曲技巧的渲染,而是用熟练的演奏技法,丰富多彩的韵味,给乐曲以生命,弥补了民间乐曲有时表现出平直的不足。他的许多作品,例如:《今昔》、《喜报》、《欢乐歌》、《鹧鸪飞》、《小放牛》、《奔驰草原上》、《江南春》、《梅花三弄》等及近年创作的《普天同庆》、《天和》等大型作品,在他的艺术生涯70周年(上海大剧院)及80周年(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专场音乐会公演过程,反映空前热烈。并已成为民族器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之一。由他演奏并被灌制的唱片——《鹧鸪飞》,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金唱片奖之一。2008年2月,国家授予陆春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

陆春龄既是一位民间笛手成长为一代笛艺大师的人物,同时他又是在笛界中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大师级人物,足见其人品、素质的不同凡响。另外,他也是舞台生涯最久、最具活力的、德高长寿的笛艺大师。

他的毕生感言是:生命不息,笛声不止,愿为人民吐尽丝!

赵松庭(1924~2001) 一位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家。他早年接受国粹昆曲的熏陶,能吹会唱,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他的创作、演奏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他的艺术生涯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他的成名作《早晨》,其原始音调即取自昆曲,他晚年创作的《幽兰逢春》,昆曲的痕迹更为明显。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其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老一辈艺术家的成功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改编的取自婺剧曲牌的《三五七》,也是一首新颖别致的作品。与一切有创见作曲家一样,赵松庭的笛曲作品虽然数量并不多,然而一首一个样,曲曲有新意,这与作曲领域中千人一面的平庸之作简直有天渊之别。

图59 赵松庭

同样,赵松庭的演奏也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的。他不仅忽发奇想地将唢呐的循环呼吸法移植于笛,丰富了笛子的演奏技巧,而且,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努力融汇南、北两派的精华,以北派的气融入南派的韵,创立一种不同于北冯南陆的新的流派,为笛子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方向。他甚至只用一支笛,不用任何乐器伴奏就能征服全场听众,没有过人之功力是难以达到如此境界的。此外,赵先生在笛子教学、制作、声学、美学等诸多方面造诣颇高,这些成就见诸于他的专著《笛艺春秋》中。

如果说冯子存的贡献主要在于演奏技巧的开拓,那么陆春龄则演奏、创作双管齐下,别开新生面。赵松庭不仅长于演奏、创作,而且长期以来他坚持学术研究,著书立说,视野更加开阔。这得力于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早年就是一名大学生。因此,文化素养较高,作为艺术家的赵先生同时又具备学者的远见卓识,这是他非比寻常的关键之所在。

以江南丝竹名振笛界的前辈首推金祖礼。

金祖礼(1906~2000) 少年时喜爱民族乐器,曾随民间艺人学习琵琶、二胡三弦等乐器。他的重要经历如下:1924年担任乐林国乐社指导,1930年参加“大同乐会”,1940年与卫仲乐一起创办“仲乐音乐馆”,1941年与卫仲乐、许光毅共同创建“中国管弦乐团”,1956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专任竹笛副教授。金祖礼的演奏音色秀丽、柔和,韵味浓厚,为江南丝竹笛艺的宗师之一。

图60 金祖礼

陈重在民族乐器界占据重要地位。

陈 重(1919~2002) 幼年时随舅父蒋龙生习二胡、笛,青年时向孙裕德学箫、琵琶。其琵琶演奏亦受汪显庭影响。以后又向张子谦、吴景略学古琴。他以博学多才著称,长期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陈重是把民族乐器笛、箫等引进高等音乐院校的课堂,并使之占有一席之地的先行者之一。此外,他于埙的开发也有不小的贡献。他在北方传播江南丝竹的演奏风格,致力于融汇南北竹笛不同风格的研究,成效显著。他培养的学生有谭谓裕、张森清等。

(www.xing528.com)

图61 陈重

江先谓(1924~ ) 于20世纪60年代由昆曲改编成功的曲笛独奏曲《姑苏行》而一举成名。如今,经过半世纪的传吹,《姑苏行》已成为名闻遐迩的笛曲精品。这首乐曲旋律优美流畅,如诗如画,老少咸宜,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发展,受到广大竹笛爱好者的厚爱。

图62 江先谓

人们在推崇《姑苏行》的同时,未能忘怀江先谓与龙飞、朱南溪合作完成的另一首笛曲《脚踏水车唱山歌》,这首歌颂农村自然风光的笛曲,由于采取了快速吐音表现水车转动的模拟手法,揉进了西方音乐的表现技巧,从而丰富了中国竹笛的表现力。

俞逊发(1946~2006) 自幼聪颖好学,坦率而富于灵气。他早年师承陆春龄,后来又深受赵松庭的悉心指点,青年时代笛艺突飞猛进,脱颖而出,成为笛界的一颗新星。他不仅全面地继承老一辈演奏家培植的艺术成果,南流北派,无所不精,而且他的探索涉猎甚广,凡戏曲(譬如他最喜爱的戏曲——河南梆子、京剧、昆曲等)、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外国音乐等,必反复聆听,过耳不忘。他不仅挖掘、发明了口笛,而且他创造的许多新技巧,譬如源于三弦的弹吐、移植于管子的唇击音、模拟筝的揉音等,为笛界注入了新鲜的气息。俞逊发厚爱古典文学,《楚辞》是他案头的必读之作,古代崇尚的意境美,深印在他的心中,因此,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例如《琅琊神韵》、《汇流》、《秋湖月夜》等,无不饱含古典美的意蕴。这是他走出以模仿为主的初期初段,逐步走向成熟,向艺术的深处开拓的一个标志。

图63 俞逊发

俞逊发是一位永不甘于现状的、不知疲倦的艺术之林的遨游者。当近年来改革的春风劲吹,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达于极盛之际,他的创作、演奏再一次地转型,以全新的面目、前无古人的姿态挺身而出,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他创作、演奏的诸如《竹迹》、《赤日》、《形·影》、《第四交响曲》(朱践耳曲)等一批新曲目,在内容形式上与传统曲目泾渭分明。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箫笛这传统的民族乐器,跨越了时代的空间,进入光怪陆离的新境界,展现出高层次的艺术视野:即最现代的技法和最深沉、内在思想的巧妙结合,把笛的创作和演奏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丰硕成果。在由俞逊发主奏的《第四交响曲》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国际作曲比赛大奖之际,评委们喜出望外地作出了如下一番评价:“突破性的新意和无法代替的民族特色。”他为中国民族器乐走向世界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蒋国基(1949~ ) 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

图64 蒋国基

1976年,“文化大革命”临近结束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送了清新、秀丽的竹笛独奏曲《水乡船歌》。这首新颖而充满水乡风情的笛曲一经播出,立即传遍全国,从此水乡神笛手的美名便四处传扬。

蒋国基的吹笛经历起步较早。小时候他就在家乡海宁剧团学会吹笛技艺。1972年,他前往杭州寻师学笛,在严酷的“文革”的政治环境中勇于下“牛棚”拜访赵松庭,并由此结下终身的师生情。赵松庭对这位弟子格外垂青,引导他一步步地走上学笛、做人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蒋国基与常敦明合作设计并制作了3.3米长的巨笛。1998年元宵节,应文化部之邀江苏组建巨笛组晋京,在人民大会堂表演的巨笛节目引起江泽民同志的关注与赞赏。

蒋国基曾随团出访30多个国家,为弘扬我国笛艺文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