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为反应子系统
一、社会公众既是灾害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
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公众是城市灾害直接威胁的对象,是城市灾害的“受体”。此时,社会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对象和内容,同时,社会公众自身的灾害应急意识、灾害预防能力、灾害应急处理能力,又是决定整个灾害应急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公众还是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无数实践已经证明,特定的灾害发生时,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除了灾害体、灾害源等危险因素外,另一主要因素就是社会公众即灾害受体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效的应急管理,必须保证有全方位的社会行动,它有赖于全体公民做出响应,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的程度。作为灾害受体的个人所具有的抗御灾害的能力,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对灾害的认识、适应能力;个人在灾害条件下的应变能力;个人在灾害发生时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其受灾的损失程度越小。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公众应对灾害的行为反应子系统的内容主要有:公众在城市灾害管理中的作用与行为准则;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及应急避险技术的培训;灾害发生后居民行为的社会疏导与组织;城市灾害对居民心理伤害的内容、特点及灾后的心理复建以及公众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及组织问题等。
二、公众灾害应急意识的培养与教育
经验证明,国民安全文化意识和灾害应急意识及素质无法速成,必须从现在尽快开展安全文化和应急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推进21世纪国民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实。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应该加强对社会公众灾害应急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把危机教育纳入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灾害与危机是一种极端事件,是一种最严重、最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从危机高度去看待减灾及控制事故不仅是一种新境界,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即无论从安全文化角度看,还是从全球预防文化的角度出发,都应积极开展危机教育,帮助公众树立危机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灾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对各种灾害的认识、识别能力。(www.xing528.com)
对社会公众进行适当的灾害情景救援和自救技能训练,使他们不但清晰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危机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公众在突发的危机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和防灾减灾技术与方法,增强灾害应对处理能力。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灾后恢复和重建的信心,缓解公众焦虑、恐慌的情绪,增强对社会救援组织和政府的信任程度。9·11事件尽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美国公民在人员撤离和救援活动中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秩序和救助能力,事件发生后也表现出了极强的内在恢复能力,这不仅仅取决于美国法治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政府对全民危机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水平。
三、构筑抗御城市灾害的群防群控体系
灾害的预防、处置和救援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战胜灾害的斗争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能够独立承担和胜任的,因此,唯有万众一心,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建立以社会公众为根本的群防群控体系,才能在灾害到来时渡过难关,夺取全面胜利。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除了有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更重要的是各地都建立了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等不同层次的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强化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应急知识的宣传,并建立了层层负责的报告制度等。这不仅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非典”防治工作,而且唤起了全社会公民对“非典”的关注和正确认识,调动了公众参与防治“非典”工作的积极性。
事实上,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建有比较完善的国家紧急救援体系,但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和美加东部大停电的突发危机事件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这一意义上讲,对于危机事件的防范与处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只有建立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应对突发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切实提高社会整体危机应急处理能力。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国家的整体资源、信息与力量来共同应对危机事件,而且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也能找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和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