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一、城市的涵义城市作为人类文明与创新的中心和社会组织的形式,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学家把城市看作是一个人工建造的聚集场所,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旨在全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中进行以城市防灾为主题的“预防文化”的宣传教育及科学实践。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第一节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

一、城市的涵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与创新的中心和社会组织的形式,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证明,城市不仅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也功不可没。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60%~80%都是城市经济创造的,新一轮城市化的勃兴,必将给人类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城市发展的历史是社会变迁的历史,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是文化科学发展的历史。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是永无休止的,城市的灾害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应当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理解和叙述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中包含着人类生活的许多内容,因此,仅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对城市作定义是不可能概括其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的现象本质的;另一方面,城市是人们集中聚居在一起从事多种活动的场所,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特殊需要而变化的。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等特征的不断演化,致使为城市下定义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城市的发展还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

过去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城市下过许多定义,但很少有令人满意而被普遍接受的。不同专业的学者从本学科出发,对城市做出不同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有: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与劳动的地域(地理)分工的出现和深化分不开的。这一点就决定了城市的生产职能:工业、交通、贸易以及为城市提供服务等。

社会学家把城市看作生态的、文化的形式、社会空间系统,一种集体消费的空间等。

经济学家认为城市都有其基本的特征,即人类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合。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城市是个座落在有限中间地区的各种经济市场。如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城市经济学把各种活动固定在一定地域的大规模的集合称为城市。

生物学家把城市看作是一个人工建造的聚集场所,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依据现代系统科学观点,现代化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类、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一般用城市化率指标来衡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城市大小的划分也主要是以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为标准的,一般人口数达到百万的被称为大城市,达到千万的为特大城市。城市的日益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减灾问题日益提到意识日程上来。因此,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观点出发做出定义:城市是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统一体,虽然在内容、作用及空间结构上有其特殊性,但城市既是现代灾害及事故风险的交汇处,也是人类追求平安的休息地,在现代及未来城市中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安全能力、绝少事故及危险发生,城市应成为国际竞争力及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联合国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就确定为“城市化与灾害”。旨在全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中进行以城市防灾为主题的“预防文化”的宣传教育及科学实践。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它是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快速增加,世界性的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1993年,联合国东京会议称“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据统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5%,而1975年即上升到39%。进入21世纪,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目前世界上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许多国家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2/3以上。城市作为一个特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从1995年的24亿猛增至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1%,城市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推动城市化,全球将共享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类知识和资源,在商品、服务及其他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中为全人类提供福利。

从世界角度看,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过程。在未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在未来25年里,拉美、加勒比海地区、亚洲、非洲的城市人口比例将翻一番。中国城市化率也将从1999年的30.9%增长到2025年的55%左右,城市人口从1999年的3.89亿增加到2025年的8.3~8.7亿,翻一番以上。我国城市化进程是80年代以后开始加快的,1949年刚解放时有城市136个,到1985年底增加到324个,1995年达到640个,目前已达到668个,是建国初期的5倍。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6%,目前已达到30%。据专家预测,未来的20年,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0%,到2010年,将达到45%,2020年将达到58%左右。有专家预计,中国将成为世界城市化的重要推进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意义早已超出国界的范围。2000年7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居住在大城市中的人口增多,大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吴良镛院士认为这也是城市化的一个特点。2000年,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有325个,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北京、东京、墨西哥城等20个。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358个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和27个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即将凸现。(www.xing528.com)

三、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口的多寡并不是城市化的惟一标志,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首先,城市为人类生活提供许多方便。一般来讲,城市有着比贫困的农村舒适得多的居住条件,这包括供水、供电、环境卫生、商店、医疗保健、教育和娱乐服务。因此,城市为更多的人提供生活空间,提供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从简单体力劳动到复杂脑力劳动的工作都有,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在城市可以享受便利的交通,灵通的信息,可以参加诸多社会、社交活动,从而使社会居民充分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阳光雨露。

其次,因城市拥有交通、通讯、资金、人才、科技等聚集优势,对地区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城市化给社会带来了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加之城市所处地的水资源、交通运输、人才、资金等条件较好,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能源与资源以及空间,组织生产和实现社会合理联系与分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而,城市化显示出“聚集效应”的优势。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国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越高;在同一国度,城市规模越大,其人均劳动生产率也越高。据世界125个城市化水平不同国家的统计,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的40~48倍。

第三,城市是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推动作用。城市的高就业密度,资本和技术的集中,以及人、物、资金、信息的充分流动,使城市化成为可靠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同时城市快速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带动其周边地区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城市以群体的形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形成的三大城市群——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但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中国城市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该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有人为推动的因素。加速城市化进程是被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来实施的,因此,发展速度格外快,而且这一趋势显然将持续下去。我国政府的城市化政策主要目的为两方面:一是推动经济发展,二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前者是近两年来人们特别关心、谈论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氛围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显示回落的迹象,而城市化看来可以拉动需求、帮助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一些专家乐观地指出,中国将突破日本韩国“20年高速增长极限”的定论,基本原因之一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所能提供的增长动力是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我国从9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战略,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力。政府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发展”的原则,支持、促进村镇建设,1995年颁发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以此为依据,各省也陆续颁发了政策性文件,对小城镇建设涉及的乡镇企业、土地使用、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户籍管理、规划建设、市场流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目前,我国已有5万多个小城镇,其中既有专为农业服务的小城镇,也有以物资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商贸型小城镇,又有以工业生产和加工业为主的小城镇,还有依托大中城市发展的城郊小城镇。近10年来,小城镇已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亿人。

五、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虽各具特色,但都具有枢纽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也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1%,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与各类城市地域文化相结合,成为发展特色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源,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将脱颖而出。水乡特色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沙漠城市等以地理风貌为特色的城市;服装之都、水晶之都、丝绸之都、玩具之都等以产业与资源为特色的城市;以及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等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迅速为世界所了解,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个性化的特征就是保留城市的历史痕迹,并将她上升为城市的灵魂。因此,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为恢复和保留城市的文脉而做出的各种努力都已经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且也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吴良镛院士也曾经说过,中国地域差异明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所增长,共同形成了城市化的地区结构。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进一步繁荣,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密集。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5.9%的人口,产出17.2%的GDP,成为经济最发达、发展最活跃的核心地区之一。该区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相距只有几千米,堪称“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该区以上海为龙头,与全球互动明显。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随着上海城市实力增强与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凸显,区域经济格局将从“翼形—之字状”演变为“反K形—网络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城镇间距比较宽松,具有典型的、各自独立性较强的布局结构,如何加强区域联系,相互协调,正是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应综合考虑首都的功能要求,建设世界级城市,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吴良镛院士讲到,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广州—珠海两翼总人口约3000多万,加上香港(670万人)则接近4000万人。近年来,城镇密集连绵,已成连片之势;珠江东岸广深(香港)城市带、西岸广珠(澳门)城市带,构造了一个“人”字型的发展构架;广州市正处于珠江三角洲两条发展主轴的交汇点,在“人”字的焦点上,同时还是7条拓展轴的辐射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必须共同面对来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的冲击,应对国家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城市之间应当优势互补,以保持经济优势与发展潜力,构造开放的区域合作的“组合城市”。吴良镛院士同时指出,这些特大城市地区功能和结构还很不完善,但已经显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或趋势:处于门户位置,具有枢纽功能,密集的网络结构,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它们都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这样对中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开展国际合作,都具有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