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据《文殊室利般涅经》记载,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佛出家。释迦灭度后,他来到云山,为五百仙人解释十二部经。最后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陀树下结跏趺坐,入于涅。
又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讲,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在赡部洲(佛教称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释迦佛去世以后,文殊菩萨将以童子形游行于此,在山中居住,为众生宣说佛法。中国佛教认为山西省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大振那”国的五顶山,因此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而成了佛教的圣地。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他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在《维摩诘经》中,他又代表释迦佛,率领弟子们前去探望病中的维摩诘,并与维摩诘反复讨论大乘佛教教义,宣说大乘佛法玄理。(www.xing528.com)
在佛教造像中,他常常与普贤菩萨一起,作为释迦佛的胁侍菩萨,随侍于释迦身边。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如四川大足北山石窟中第一三六号窟作于南宋的文殊菩萨像,即作骑狮状。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头部后有圆形头光,圆形头光的外围有火焰纹。身穿天衣。双腿结跏趺坐于一安放于狮子背上的莲座上。眉间有毫光,双目修长,略向下俯视,身上有宝缯,手腕上有腕钏。右手上举当胸,左手持一经卷。狮子的体型硕大,头略上举,张开大口,狮子边上有一狮奴,身穿甲胄,似武士状。另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明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文殊在八大菩萨中经常列为首席,又因其代表般若智慧,故有诸佛之父的说法。此尊头戴宝冠,发髻高耸。面部泥金彩绘,宽额丰颐,白毫圆凸,眼睑微垂,目光下敛,神态自若。身着天衣绸裙,佩饰项链钏环。结跏趺坐。双手当胸结说法印,肩侧的莲花上奉置经箧,这是文殊菩萨的标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