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代两宋佛教造像特点揭秘

五代两宋佛教造像特点揭秘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两宋的佛教造像,以四川、陕西、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五代时期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宋代佛教造像最具代表性的是杭州西湖石窟和四川大足石窟。这种无拘束的自由形态的出现,与宋代佛教造像进一步倾向于世俗化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其中北宋和南宋开凿的窟龛,不仅占有全窟龛的相当数量,而且有些造像特别突出。

五代两宋佛教造像特点揭秘

五代两宋的佛教造像,以四川、陕西、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这时的像有许多是密宗的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密宗的流传情况。

五代时期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样也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多从唐以前的面部留有蝌蚪形小髭的男相,转变成风姿绰约、美丽端庄的女性形相,而且更具有世俗的风韵。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宋代佛教造像最具代表性的是杭州西湖石窟和四川大足石窟。

浙江杭州,是南宋的京城临安所在地。从五代十国的吴越时代起,西湖附近山区,即不断开凿佛窟,宋代也有续造。突出的如西湖胜景之一的烟霞洞,洞窟门外左右雕出的菩萨像,可能为南宋时代的制作。这两尊雕像,在造型风格上颇不一致。因此,有人鉴定其中直立的一像,是经过清代补修的,以致显得呆板拙劣;而另一宋雕观音像,则仪态娴静优美,宝冠璎珞,装束华丽。从烟霞洞的观音雕像上,更加可以看出宋代的佛教造像的特殊倾向,即多方面与同时代的人物画表现手法相接近,不仅是在姿态仪容上,即使对于衣带的表现,也多运用类似线画式的阴刻线,使之有类于绘画气氛。这说明唐代以后的雕塑,尤以南唐、吴越地区的雕塑,很有可能受到同一时代的绘画发达的影响。在杭州西湖附近的飞来峰和石屋洞以及慈云岭,也都遗有宋代的佛教雕像。如飞来峰最南端的金光洞、玉乳洞都雕有很多的宋代制作,玉乳洞内还有高约1米的罗汉二十余尊。在金光洞洞口有一躯雕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造型精美的卢舍那佛浮雕。尤为突出者,是飞来峰中部摩崖龛所雕弥勒佛和十八罗汉群像。弥勒佛一称“布袋和尚”,在延安清凉山第3窟中,曾见有属于明代的制作。它在佛教造像中的出现,是从宋代开始的。相传原为五代时的高僧契此,形硕胖,常杖荷布袋行乞以为生,人称布袋和尚。平时出言无定,悠然自得,爱嬉戏小儿,后入灭于西湖岳林寺。有人说为弥勒菩萨化身。因其形状特殊,故又称为“大肚弥勒佛”。在这里雕出的弥勒佛,袒胸露腹,依布袋而坐,手持念珠,正浸沉在欢快之中。雕刻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佛教造像不仅给以中国化,更给以世俗化和戏剧性的成分,排除了宗教应有的严肃气氛,充满着人间的欢快景象。但这一雕像不是孤立的,它与左右两侧的十八罗汉浮雕像,形成为一组完整的群像构图,虽然作为中心主体的弥勒像的体积大于罗汉,但它们之间仍是互相联系的。另外,十八罗汉造像在各地遗留的宋代制作不少,只是形式上多是列坐式的圆雕。像飞来峰这样富有故事情节的浮雕结构形式,除苏州直保圣寺的罗汉山以外,,其他各处却是罕见的。这种无拘束的自由形态的出现,与宋代佛教造像进一步倾向于世俗化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杭州西湖弥勒佛与十八罗汉雕像

四川佛窟属于宋代的杰出制作,首推大足宝顶山的大型崖龛造像,那里是南宋的制作。属于北宋时代的,多集中在安岳、荣县一带,大足北山佛湾,也遗有不少从北宋到南宋的雕像。

大足北山造像,分布在佛湾、北塔和北塔坡、佛耳崖、观音崖、赶场坡等五处。属于宋代制作,以佛湾较多。关于大足北山佛湾的造像。其中北宋和南宋开凿的窟龛,不仅占有全窟龛的相当数量,而且有些造像特别突出。如编号为125龛的“数珠观音”,因手持一串捻珠而得名。雕像立于背景衬托为椭圆形身光的莲座上,风姿婀娜,面露浅笑,周身佩带飘舞,体态轻盈,分外显得楚楚动人。由于眉目间流露出一种妩媚的表情,因而观众给以“媚态观音”的美名。惜因石质松软,遭受严重的风化,以致衣纹面貌,多已轮廓模糊。但也正可以使得观赏者看到一个概括的美的形象,几与延安万佛洞同一题材的制作媲美,说明雕像艺术的时代风格是一致的。又第113龛雕出的“水月观音”,在衣饰神态上略有逊色。佛湾另一处北宋突出造像是第136号窟,即有名的“心神车”窟雕出的文殊、普贤菩萨像。文殊、普贤是佛像中属于释迦佛的两胁侍,其身分地位高于一般的菩萨,他们通常是分别乘坐在“青狮”(文殊乘)、“白象”(普贤乘)上出现的。早在云冈北魏造像中,就已有这种形象的浮雕。唐代也多见有这种佛画或造像,宋代更为多见。佛湾心神车窟所雕出的文殊、普贤像,雕工特别工整细致,造型也较为完美。(www.xing528.com)

大足石刻大秽迹明王

高2米,三面六臂,上左手举金轮,上右手执鞭(残),中两手当胸作智拳印,下两手仅凿出轮廓。明王眼瞪眉竖,怒发上冲。头顶上方铭文为:“大秽迹金刚本师释迦牟尼佛化”。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表现佛教的“生死轮回”、“十二因缘”等内容。

大足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全山共有佛造像窟龛群十三处之多。主要造像集中在大佛湾。它是利用一个天然山谷,施以大工程的开凿。先把山谷两岸开凿成五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然后在此长达五百米的崖壁上有计划地雕造摩崖大像,并使谷岸左右,接合成A字半环形。因为事先有了全面的布局,所以能把不同的雕像体裁,按内容性质就地势分组安排,彼此连接。就题材内容说,绝大多数为密教道场。内容有佛涅经变、佛本生经变、佛报恩经变和父母恩重经变、阿弥陀西方净土经变、地狱经变以及象征佛家“调伏心性”的牧牛道场等,都是情节繁复、穿插离奇,故事性和戏剧性非常浓厚,而且彼此有联系的巨大工程的雕像制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