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的特点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的特点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3千米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它与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天王和力士像龙门石窟佛教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时开凿的奉先寺石窟,也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此窟长宽各30余米。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的特点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3千米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

隋唐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情和神秘气氛的笼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皱褶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同时显出衣物的质地轻薄、紧贴身上,更显得肉体的丰腴和体态的婀娜多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千米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面是香山,西面是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成一道天然的门阙,所以古代称这儿为“伊阙”。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把平城的石窟艺术也带来了洛阳。宣武帝景明初(500),命大长秋卿白整仿云冈石窟样式,为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造石窟二个,后来孝明帝时也有开凿,一直延续到盛唐之世。现存洞窟29个,龛窟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佛塔四十多,碑文题记3600多方,形成一个石窟艺术瑰宝。它与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卢舍那大佛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如古阳洞、宾阳洞、莲华洞等,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龙门石窟中数量最多的还是唐代开凿的石窟,唐代的洞窟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以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武则天信奉佛教,在她执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佛教发展的政策。因此唐代佛教在武则天时有很大的发展。武则天时期在龙门开凿了大量石窟,这也与她长期在洛阳有关。(www.xing528.com)

天王和力士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时开凿的奉先寺石窟,也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此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其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

奉先寺的主尊为卢舍那佛,“卢舍那”梵文的意思即为光明遍照。这是一尊坐像,通高17.14米,光是头部就有4米高,耳朵长1.9米。面型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面部慈祥、恬静,眉眼修长,眼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嘴角略上翘,带着一种醉人的微笑。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高大的体魄、宏伟的场面与平易可亲、静谧的气氛,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和谐的艺术效果,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从宗教角度讲,也能使朝拜者见了心悦诚服地对之顶礼膜拜。据说为造此大像,武则天曾捐脂粉钱二万,工程落成后,她又主持了“开光”仪式。

卢舍那佛像两边是站立的二弟子和二菩萨像。二弟子为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像略高于弟子像,菩萨着天冠天衣,身披璎珞,面相和善开朗,显示一种悲悯众生的表情。再两边分别是天王和力士像。天王和力士在佛教中都是护法神将,因此在佛教艺术中往往表现出一种英武的气概。奉先寺的天王像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造型就更为生动,只见那力士右手叉腰,双手握拳,两眼暴突,怒视前方。胸部、手臂和腿部肌肉高高隆起,显示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整座雕像威武雄壮。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天王和力士相的气氛,与整个造像中卢舍那佛及二弟子二菩萨那种慈祥静谧的气氛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震慑人心的作用。

卢舍那大佛旁弟子阿难像

阿难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誉为“多闻第一”。此尊阿难像面貌圆满,面带微笑,衣褶左右对称,线条流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