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冈石窟:佛像的独特特点

云冈石窟:佛像的独特特点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第二十窟大佛像第二十窟的坐佛,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

云冈石窟:佛像的独特特点

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第十三窟交脚菩萨

第十三窟位于云冈窟群中区的最西端。窟内的主尊佛像为“交脚弥勒”,像高达13米。高大的身光直通窟顶,只可惜风化较为严重。此像经后世敷泥包裹,真容难见。只有右臂下的“托臂力士”以它奇妙的造型引人注目。这个洞窟属云冈第二期工程。有专家认为是献文帝为其父皇文成帝所雕。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北魏是由当时中国少数民族拓跋鲜卑所建。早在拓跋鲜卑建国之初,其太祖道武帝(396~409年在位)开始就与佛教发生关系。据称他本人“好黄老览佛经”,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见沙门都致以敬礼,并利用佛教收揽人心。他任用赵郡沙门法果,封他为“绾摄僧徒的道人统”,开始形成北魏早期的僧官制度。而沙门法果亦将太祖当作“当今如来”,号召所有僧徒都去礼拜。公元398年,道武帝定都平城,北方基本上统一,京都平城开始大量建造佛教寺院。

继道武帝之后的太宗明元帝(409~423年在位),同样崇奉佛法。他封法果为辅城、宜城子、中信侯等。法果死后,又三临其丧,追赠为“老寿将军”、“赵明灵公”,并令法果之子袭爵。还命令在都城四方建立佛像,要沙门“辅导民俗”,以利其统治地位的巩固。

世祖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曾于太平真君七年(446)下令灭佛,给北魏佛教很大的打击。但由于太子拓跋晃暗中保护,使远近沙门事先得到消息,闻风而逃,所以只是毁坏了一些寺庙和佛塔。

第十三窟交脚菩萨局部——托臂力士

“托臂力士”以它的四只臂膀托举着主像仰掌的右臂,在力学上它所处的支撑点正是大佛右臂的悬空处,对大佛的右臂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个“托臂力士”的雕刻造型非常、绝妙,在艺术上它与大佛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小衬托出佛的大,它的动衬托出佛的静,这个“托臂力士”使这个阔大而威严的洞窟,透出一种活跃的气息。

太武帝死后,文成帝(452~465年在位)即位,不久即下令重兴佛教。文成帝准许各州县于众居处各建寺一所,允许民众出家。这样,佛教寺塔经像逐渐修复起来。他先后命僧人师贤、昙曜任沙门统,还下令用赤金二十五万斤,为太祖以下五帝(指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铸释迦像五座,各长一丈六尺。在昙曜任沙门统期间,朝廷化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在首都平城西武州山开凿石窟,镌造佛像,这就是现在著名的佛教遗迹之一的云冈石窟。(www.xing528.com)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大佛像

第二十窟的坐佛,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据推测,他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大佛全身比例适当,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现存石窟五十余处,均依山开凿,绵延约有1千米,大小造像有五万余。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期(460~465),由昙曜主持开凿五个窟,这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窟内所雕佛像,高者七十余尺,次者亦有六十尺,这是为文成帝等北魏五个皇帝雕凿的。以后历代相继开凿,至北魏正光四年(523)以后归于沉寂。云冈的北魏造像风格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造像高大,肩宽颈粗,脸形丰满,鼻梁端正,眼长而锐利,唇厚耳长,面露微笑,气魄宏大,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粗犷、浑厚、遒劲的特点。比例上放大头部,以弥补仰望时的视差。人物造像服饰明显受犍陀罗风格的影响,佛像穿通肩或袒式袈裟,衣纹凸起。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一洞窟的顶部和前壁已塌,佛像已成为露天,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瞻仰这一大佛的雄姿。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高肉髻,鼻梁挺直,嘴部轮廓清楚,嘴角处略带微笑。眉眼修长,眼睛瞳孔部镶着黑釉陶器,看来炯炯有神。双耳垂肩,颈部肥短,两肩宽阔厚实。双手作禅定印,手肘外张,显示出力量和威严。造像整体看上去端庄凝重。身披袈裟,偏袒右肩,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于北方寒冷气候中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某些特点。

云冈后期造像中,没有出现前期的那种大像。小龛增多,造像风格也趋向于追求精细绮丽,在一些细节上做得很精致。佛像服饰也多呈褒衣博带,衣纹呈梯形,并出现了瘦骨清相。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复、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箫、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