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荣古今名人之国画名流王有政

万荣古今名人之国画名流王有政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十章国画名流王有政王有政,民国30年生于汉薛镇西景村一个耕读之家。王有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王有政有颗童心,他特别爱孩子,尤其是爱农村的孩子。《王有政画集》中共有120幅作品,画农村孩子的作品占了40多幅。

万荣古今名人之国画名流王有政

第九十章 国画名流王有政

王有政,民国30年(1941)生于汉薛镇西景村一个耕读之家。他受兄长王有道的影响,从小就爱画画,经常用土块、树枝、炭块,在他家居住的弯子巷的墙上、地下画着他童年的憧憬和物象。50年代,他在阎景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学校美术组,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画画上。学校板报上每期的插图,都少不了他的作品,这些插图也显露了他的美术天赋,因而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1958年,他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休学在家,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他在一间旧房子里,搞了个方山画室。每逢劳动归来,不顾饥饿和疲劳,一头钻进房中,把当日的所见所感,用美术的形式,倾注笔端。1964年,他考入陕西美院国画系,在那里一待5年,打下了扎实的娴熟的美术功底。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群众艺术馆,经常下乡辅导群众美术创作。

王有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到了陕北后,他每年下乡长达一百五六十天,他的生活基地绥德县23个公社的山庄窝铺,无处不留下他的脚印。一年四季,不论盛暑炎夏还是北风吼啸的寒冬,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山村小学,抑或农家炕头,都能看见他和农民拉家常的身影。他和农民拉家常,在农民家吃饭,农民不把他当客人,而当成一家人,渐渐地他和农民的感情亲密无间。他的画就成了农民人性美、亲情美、和谐美的载体。王有政有颗童心,他特别爱孩子,尤其是爱农村的孩子。在“王有政年表”中所插的17幅照片,竟有9张是和农村孩子在一起,无论他在哪里写生,都有一群孩子围着他。《王有政画集》中共有120幅作品,画农村孩子的作品占了40多幅。

王有政到农村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驻马观花”。他对农民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而是用平视的目光看待他的父老乡亲,用儿女般的心肠亲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有政说“生活是美好的,当然也有阴暗面,我喜欢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画让人看了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用最朴素、最自然的语言传达我对生活亲切质朴的感受。”因此,尽管农村、农民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污点和不足,但他笔下农民的形象都是那样朴素、自然、刚毅,格调昂扬向上,读者看后感到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有政的老同学孙铭有评论王有政的作品说:王有政画的农民形象既不同于写意画,将生活中的农民变形,突出画家的主观意念,其作品只有圈内艺术家和学者欣赏;又不同于喜庆化、神化、英雄化的农民画,过分夸张,政治意味太浓,使人敬而远之。有政的画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自自然然,近乎原生态。他画的都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张三和李四,而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所谓“熟识”,就是画中人物的形象,生活中随处可见;所谓“陌生”,就是经过有政选择、集中,并把自己的爱与美渗透到形象之中,把传统性情与现代气象融为一体,使之更美更富感染力。因而他的画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www.xing528.com)

有政观察生活极为细致。以《悄悄话》为例,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极普通而且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但他能捕捉到这闪光的一点。你看,小女孩放学归来,爬在爷爷肩上,急于要告诉爷爷她取得好成绩。那份纯情和爷爷侧耳倾听那份怡然自乐的神态,跃然纸上,真可谓神来之笔。这幅画成了他的代表作,参加了全国第五届美术展,并获得银牌奖。

70年代,任凭中国画坛“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他仍倔强地走着他那条“乡间小道”。陕北农村人与人之间亲切、祥和、安宁、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捏扁食》、《翠翠、丽丽和姣姣》、《倦旅图》、《母亲——我心中的佛》等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并接连获得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和优秀奖。陕西《文化艺术报》总编罗宁称他为“得奖专业户”,能连续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得如此殊誉的画家,在中国画坛还比较鲜见。

1981年,他调入陕西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并兼任研究室主任后,佳作仍然不断,其中《山花》、《村娃》、《冬晨》、《雪》、《黑女》、《姐弟》等作品,先后在全国展出并出版发行,有的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现在为陕西国画院一级画师、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美协会会员、陕西美协常务理事、陕西省职称评委会委员。先后在《美术》、《美术耕耘》、《中国画》、《中国书画报》、《东方艺术》等多家报刊发表了数十幅作品,还出版了《王有政画集》,其画还先后在日本、前苏联、法国、丹麦、冰岛、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受到普遍关注和好评。美术界老前辈力群、李桦及美术界理论家刘骁纯、王宁宇等对他的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