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荣:山药蛋派第二代健将义夫的故事

万荣:山药蛋派第二代健将义夫的故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十三章山药蛋派第二代健将义夫民国24年,义夫(孙思义)降生在荣河镇南里庄村。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义夫继承了赵树理、马烽、西戎等第一代“山药蛋”派作家的传统,把为人民写作,为时代造影当成自己的崇高使命,严格按照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描写。义夫是一位有灵性的作家,他是第二代山药蛋派中的佼佼者,除过有第一代山药蛋派中的普遍优势外,还有他对艺术的感悟性和灵性。

万荣:山药蛋派第二代健将义夫的故事

第八十三章 山药蛋派第二代健将义夫

民国24年(1935),义夫(孙思义)降生在荣河镇南里庄村。那是一个文化村,村里很多人会讲故事,义夫受到感染,故事学得不错,老师说他有文学“天赋”。

1957年,他在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周刊》上发表了现代戏《借马》,是他的处女作。1958年,他在《火花》杂志上接连发表了短篇小说《两个李老头》、《羊胡爷爷》。鲜活的人物形象,流畅、朴素、几近口语化的语言,特别是那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不少读者,也引起文坛领导的关注。省文联主席李束为和《火花》主编西戎副主席,派杂志社编辑专程到荣河看望他,鼓励他坚持写作,不要间断。作为一个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作者,他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不久,县委把他从荣河公社调到县委宣传部,并介绍他入了党。为使他的创作有“源泉”,他又被派到当时的先进村乌停大队蹲点,时间累计长达7年之久,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期间,他在天津市文联主办的《新港》杂志和我省报刊上,发表了《扫盲主任》、《红日当头》等短篇小说。

1964年春天,他参加了省文联举办的“读书会”,聆听了马烽、西戎等老一辈作家的讲话。同年11月,他又有幸参加了《人民文学》编辑部举办的“读书会”,在北京受到刘白羽、李季等名家的教诲。期间,他还受到赵树理的关照。1965年,他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作者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接见,这使他心情激动、倍感兴奋。同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小说《老贫农的来信》,反映了公社化期间一个生产大队的农事活动,塑造了一位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县委书记形象。

1959年至1964年,他先后将此期间创作的小说结集成《羊胡爷爷》和《红日当头》出版。义夫“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歌颂人民群众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由于受当时客观现实和作家本人感受的限制,那时他的作品思想比较单纯或单一。当然,这是时代带给文学的共同局限,不只义夫一人。

粉碎“四人帮”后,义夫创作了《洋相篇》、《老古学歪记》,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歪风邪气,进行了剖析。这些作品主题挖掘得更深刻,告诉人们应该思考什么和该怎么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他带来生机。他根据农村中一批有头脑的青年走出农村、奔向城市、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的典型,特别是妇女们不甘人后、自强不息办企业的精神,创作了《春儿》、《喜筵》、《花花牛》等作品,塑造了一批形象丰满、性格突出的改革人物。这些作品不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还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先后获山西省文学奖和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家董大中认为:“《花花牛》无疑是义夫近作中的杰作,无论从主题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或艺术风格上,在义夫的创作道路上,它都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可以说,它代表了义夫创作的新成就。”

1996年,他荣幸出席了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兴奋地说:“我能不感谢党吗?”

1990年,他把自己自1958年到80年代末写的小说结集出版,共收入代表作27篇,取名《花花牛》。因为其采取倒叙的方法编排,因此我们倒过来读就像读一幅中国北方农村30年变迁的长轴画卷。董大中为《花花牛》写的序言中说:“义夫笔下的农村,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农民,是典型的中国农民。你尽可以指责义夫小说缺少那么一种‘现代化’的建设声势,可是你不能不说那的确是一种农村的味儿。”(www.xing528.com)

2007年,义夫在当时的运城市文联主席王西兰的激励与支持下,从他50年代末期到改革开放以后的50年来发表的作品中,选出42篇,结集成《义夫短篇小说选》出版。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义夫继承了赵树理、马烽、西戎等第一代“山药蛋”派作家的传统,把为人民写作,为时代造影当成自己的崇高使命,严格按照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描写。他懂得群众的心理和愿望,他既是农民生活忠实的书记官,也是农民心愿的忠实表达者。他的作品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前期的作品,今天读来仍觉得很新鲜。

义夫出身农家,和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他在乌停蹲点时,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县委干部,而是把自己当成农民中的一员。他每写一篇东西总要打“腹稿”,并把“腹稿”讲给农民和周围朋友听。他讲得出神入化,周围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他讲得生动、风趣、流畅、幽默,使听者听毕像享受了一堂故事会或艺术课。

义夫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化的,没有概念化。他作品中虽然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普通人物却是先进的。无论李老头,还是羊胡爷爷,无论生产队长张囤儿,还是德高望重的福奎老汉,他们思想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社会主义集体,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义夫的小说故事性很强,这与他会讲故事分不开。他的家乡就被国家有关部门命为“中国笑话之乡”。他摒弃了家乡故事中主人翁迂腐、无聊的一面,保留了故事中主人公聪明、机敏、俏皮和幽默的一面。这是一个创新。他在塑造人物时,至少在“文化大革命”前,总是运用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即成组配对、相辅相成的性格对比法,很少单独写一个人物,因而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绝无雷同之处。

义夫文笔朴素,清淡自然。他以叙述语言见长,小说开门见山,毫不啰嗦,一开篇就出现人物,如:“隔壁娶了个新媳妇叫巧凤……”。对话非常简洁,像《李六子办灶》中的李六子,说夏收期间,他为了给生产队节省劳力,把食堂中许多活都独揽一身,老婆埋怨,挖苦他道:“你能干,你是共产党员!”他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知道就好。”话虽短,只四个字,却很有分量,把一个农村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画龙点睛地凸显出来了。

义夫是一位有灵性的作家,他是第二代山药蛋派中的佼佼者,除过有第一代山药蛋派中的普遍优势外,还有他对艺术的感悟性和灵性。他的灵性特点就是纯朴、鲜活,这种灵性蕴含、渗透在他每篇作品之中,他的灵性近年来得到自由发挥,特别是在《演员》、《作家》两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义夫除过小说外,还创作过戏曲《和气人家》、蒲剧《把渡》;和他人合创了电影《金匾背后》(北影拍摄),电视剧《三打运城》、《探亲》,播放后受到社会上好评。义夫现在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作协理事。他从运城地区文联主席岗位上退下来后,依然笔耕不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