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荣红柳专家刘铭庭-万荣古今名人

万荣红柳专家刘铭庭-万荣古今名人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十八章红柳专家刘铭庭刘红柳,按汉字人名的释义,应该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性。刘红柳这个名字,是联合国专家组送给他的雅号、尊称。但刘铭庭竟敢两次立军令状,而每次都能获得胜利。刘铭庭当场回答道:保证3年内完成,并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合同。由此引起当地群众滥刨滥挖现象,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此,刘铭庭忧心忡忡。1997年,刘铭庭已年届65岁,正式办了退休手续。

万荣红柳专家刘铭庭-万荣古今名人

第七十八章 红柳专家刘铭庭

刘红柳,按汉字人名的释义,应该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性。但是,现实中的他却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汉,是一位满头银发、年逾古稀的老人,是一位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多次承担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有关荒漠化防治3个奖项,国家及省部级16项奖的专家、教授、科学家。刘红柳这个名字,是联合国专家组送给他的雅号、尊称。

刘红柳的大名叫刘铭庭,民国21年(1932),降生在孤山脚下的高村乡南里村。1953年,他考入国立兰州大学生物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一干就是50个春秋。当年激情满怀的青年,而今已是满头银丝飘拂的老人,在新疆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留下他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

1956年,他到新疆实习,第一次看见傲然屹立于荒漠中的红柳,竟不畏风沙,敢和盐碱抗争,他被红柳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所感动。晚上回来,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合不上眼,最后他暗下决心要向红柳学习,做一个在任何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的铮铮汉子。同时,他还决定把红柳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对象,他要为此奋斗终生。可以说,就是那株红柳,奠定了他人生的道路。

1957年,他在毕业前夕,怀着建设大西北的满腔激情,给当时的高教部部长杨秀峰写了封信,表达了他要建设大西北的雄心壮志。茫茫戈壁,千里不见人烟,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谁愿意到那儿受那份酷苦?他的请求很快得到领导批准,并且还受到表扬!

1959年4月,刘铭庭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治沙组的沙漠考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高大的流沙丘上,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植株高大、枝条柔韧的红柳,它不惧狂风暴沙,桀骜不驯,令他感叹!他继续寻觅,又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和白花柽柳,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研究,由此使他成为中国柽柳家庭部分的发现人和定名人,成为中国重要的柽柳分类学家。

红柳枝干和花序按说都应该是红色的,这也是它名字的来由,但是,在孔雀河下游的兴地河谷,红柳却开着白花,而且不止一丛。人们将它的种子种在吐鲁番植物园中,仍然开着白花。这是当地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呀!

科学研究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寂寞耕耘的毅力;需要承受各种艰辛和磨难,刘铭庭就是用这种作风、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一头扎进红柳的研究中。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刘铭庭对红柳的引种、育苗、造林和综合开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研究,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在这方面的先进国家——前苏联的6倍到20倍。同时,他将深栽抗旱、抗盐碱和引洪造林的方法,在荒山、砾石戈壁等不同地域进行了实验,也获得了成功。

在新疆科技界和社会上,人们还盛传着刘铭庭两次立“军令状”的故事。

“军令状”是军队上履行的一种严格的保证书,不按时完成任务要受到严厉惩罚。但刘铭庭竟敢两次立军令状,而每次都能获得胜利。(www.xing528.com)

第一次是1982年。那时新疆的策勒县城,又面临着“沙临城下”的危险。策勒城历史上曾因沙害三次被迫迁移。这次引起自治区主席司马义·艾买提的高度关注,他亲自到策勒县现场办公,拍案决定在策勒开展流沙治理。刘铭庭和课题组长张鹤年一道签下了5年治理流沙6万亩、植被恢复到30~40%的合同书。结果3年就完成了任务,到1987年验收时,实际治理流沙15万亩,植被覆盖度平均60%以上,其中红柳占到1/3。流沙前锋后退4~5公里,投入产出比达1:7郾5。这一项成果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成为联合国表彰的8项“全球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控制成功业绩”之一。

另一次是1986年植树节时,自治区领导到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参观,看到园中的红柳长得茂盛,就试着问在场的专家,能不能在南疆花20万元恢复10万亩红柳?刘铭庭当场回答道:保证3年内完成,并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合同。此后,他迅速奔赴伽师、策勒、民丰等县,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试验和推广工作。3年后,他超额完成27万亩。感动得自治区领导说他为南疆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此后,南疆人民利用刘铭庭创造的造林方法恢复红柳400万亩,并在伽师县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红柳公园”。刘铭庭的造林办法通过柽柳的蒸腾排水作用,使伽师全县农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了1郾5米,达到2郾5米以下,从而使盐碱化程度大大减轻,农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由1985年的贫穷落后县至1997年全县总收入一跃成为全疆10强县,棉花总产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0名之列,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

为了宣传红柳和红柳固沙技术,刘铭庭为自己制造了一个“百宝夹”,里边装着红柳造林和固沙的各种科普挂图,图上用汉字和维吾尔文标着说明。他把这些挂图用两根绳子连起来,走到哪里,就挂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如果发现地州县开三干会或林业会,他就很快赶到那里,将挂图展出,并反复向人们讲解。他的目的就是让世人知道,红柳是个宝,治沙、致富离不了。他的举动使人有些不解,哪里有科学家干这种活的?20年来,听他宣传的人不下20万人次。前任科技部长朱丽兰曾专门看望过他,深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她说:“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科学家,技术推广就需要这种精神。”现在,刘铭庭借助新技术,办起了红柳专业网站,为红柳研究者提供各种资料,这大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红柳网站。

大芸学名肉苁蓉,当地群众把它叫做“大芸”,它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能补肾壮阳、润肠,主治肾虚、遗精、腰膝痛和肠燥便秘等。当地售价开始由几元上升到几十元,黑市达到七八十元。由此引起当地群众滥刨滥挖现象,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此,刘铭庭忧心忡忡。如何能制止这种现象,并且变野生为家生,成为群众一条致富的门路呢?于是他就抽暇琢磨研究这个项目。20世纪90年代,他将红柳接大芸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成功,并且申请了专利,只是忙于科研,无时间和精力进行扩大试验。

1997年,刘铭庭已年届65岁,正式办了退休手续。劳累了一生的他在大城市有着宽敞的新住宅,家庭经济也比较宽裕,本该安度晚年,然而他仍然雄心不减,不甘寂寞,竟说服女儿、老伴,举家搬迁到于田县托克拉克村一个沙窝子里,开始由科学家转变为农民,了却他一生未了的心愿,这就是让广大群众在治沙防沙方面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实惠,达到点沙成金,真正脱贫致富。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他建立了一个“红柳庄园”,只4年时间,不仅使这个庄园变成美丽的花园林场,而且生产出高质量的红柳大芸。2003年,大芸开始批量出土,亩产100公斤,甚至2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相当于天然林产的数百、上千倍。

他的事业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的支持。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他曾写信向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汇报。王乐泉看了他的信和照片后,异常高兴,马上向他打电话祝贺,并支持他把这一产业发展下去。此前,王乐泉曾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周声涛看望过他,并向他送去军大衣、大头鞋、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他还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把大芸列入于田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指示财政上予以支持。

自治区其他党政成员,经常到他的庄园参观指导。国家扶贫小组负责人胡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计委主任宋健院士先后参观红柳种植园。宋健欣然题字:“向刘铭庭教授致敬意。”

新疆各高校挑选百名大学生赴南疆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调查后,这批大学生说,有三个人给他们留下永世不灭的印象,这其中之一就是刘铭庭。他们说:“我们在于田县大芸农场见到刘铭庭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头发花白,面色黝黑,身着粗布衣裤,脚蹬解放鞋的老人,就是世界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教授。”他们还将刘铭庭教授和那两个人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其实,支持刘铭庭的人还有招商集团老板等,澳大利亚国家有关方面人士还无偿向他赠款42万元。还有许多国内外媒体专访了刘铭庭,中央电视一套、二套、十套都播放过他的专题节目。中央台和巴音郭楞州台联合拍摄了长达60分钟的专题片《红柳的故事》,作为我国唯一的一部参赛片,参加了第19届法国科技影像电视节,先后还得了“儒勒·凡尔纳大奖”和“社会与科学”单项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2年拍摄的《红柳人生》党教宣传片,获中组部红星”一等奖。

据统计,刘铭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个人奖、成果奖的重要奖项就有30项。在个人奖中,有联合国环境署的“防治沙漠化与干旱实用技术最佳实践奖”、全国治沙十大标兵、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双文明标兵等成果奖,其中,国际奖2项、国家奖4项、省部奖4项、专利与发明奖2项。

几十年来,刘红柳的故事在新疆的城市和农村广为传颂,而今天刘红柳的故事又将在生他养他的故乡——孤山脚下、黄河崖畔传颂着,传到每个乡镇、每个农村和每个家庭,让每个万荣人都知道,万荣还有这样的一位科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