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著名作家王汶石
王汶石,原名王礼曾、王仲斌,民国10年(1921)生于万荣县贾村乡鱼村一个书香之家。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过教育工作,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祖父和父亲经常教他背诵唐宋诗词和学作对联。他写字时的仿格里都是李白、柳宗元或刘禹锡的诗文。6岁时,祖父把他送入本村小学读书,学校有一位姓陈的老师,酷爱看书、讲故事。上课时,他常常推开课本,为学生讲述《今古奇观》,他讲得娓娓动听,使人百听不厌。他的书箱里藏着《三国演义》、《水浒》、《施公案》、《彭公案》、《金瓶梅》等小说。他回家时,常让王汶石等一伙同学为他看护宿舍。王汶石就悄悄打开他的书箱,取出《三国演义》津津有味读起来,有时通宵达旦。他在小学读了10年,为他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国25年(1936),他进入荣河高小就读,在这时接触了大量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特别是苏联文学。这不仅为他打开了文学眼界,而且开阔了他的生活视野,学会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为他走上革命道路和终身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作文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得了99分,受到县长的批阅,并在各校巡回展出。
民国26年(1937),他先后参加了荣河县牺盟会领导的儿童救国会、荣河县抗日武装自卫队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1938)夏,他由西安太华中学改读竞存中学,这个学校是东北人办的,校长为教育家车向忱。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陕西省委所属竞存中学学生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民国31年(1942),他向往革命圣地延安,背着祖父奔向陕甘宁边区。
在延安,他被分配到西北文艺工作团文学组工作,他在那里上的第一课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文艺是革命的文艺、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心里。他在那里当演员、写唱词、编剧本、搞导演,一待就是6年多。期间,他参加了整风学习、大生产运动,普选、征粮和土地改革,足迹遍及陕甘宁边区,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作了歌剧《边境上》、《望北桥》、《拉壮丁》、《民歌联唱》、《庆祝宜川大捷》等反映军民生产、生活和战斗的剧本及唱词。(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了《群众文艺》和《西北文艺》主编和副主任。1950年,王汶石深入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创作了《阿爷的愤怒》,这是一部反映牧民和反动头人斗争的中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太阳照亮了红石沟》,在全国放映。
1951年,他参加了第一批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了英雄的中朝儿女。回国后,他写了歌颂中朝人民军队并肩作战的大型歌剧《战友》,上演后引起强烈的反响。
王汶石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有时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深入渭南农村,参加了统购统销和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有时还以挂职县委副书记的身份和那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心灵相通”、“感情相应”,以微笑观察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他特别崇敬和热爱那些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平凡而伟大人物,他把他的笔墨倾注到那些平凡的普通人物身上。他说:“写新人,这是我为自己立下的文艺创作信条。新人,哪怕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小人物,只要他身上熠耀着这种闪光,即使它还只是一些光点,或者只是老枝上的一叶新芽,我也把他看做新人,视为英雄,仰视他,以最敬重、最虔诚的心态,拿起我笨拙的笔,以自己所能拿出的技巧,精心刻画他们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艺术形象,塑造和弘扬他的思想性格和道德情操。”王汶石遵循着自己的信条,根据自己所闻所见所经历的切身体验,创作出一批被文艺界肯定和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如《风雪之夜》、《大木匠》、《蛮蛮》、《卖菜者》、《黑凤》、《沙滩上》等。其中《沙滩上》在刊物发表后,《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连续转载了两天。
王汶石擅长写农村题材,他的作品有生活情趣,时代感强烈,富有幽默感。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从不轻易发表作品,力争“每写一篇东西,都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一点新的东西”。因此,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每篇作品都会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特别是受到茅盾、周扬、邵荃麟等前辈大家的赞许。各种文学史中,均有专门论述他的章节;他的代表作品还被列为高等院校的教材,有的作品曾被多种选集录用出版,并被译为英、日、俄、世界语以及朝鲜、越南、南斯拉夫等多种文字出版。王汶石的主要著作有:秧歌剧《边境上》,大型歌剧《战友》,短篇小说集《王汶石小说选》、《风雪之夜》,长篇小说《黑凤》,论文集《亦云集》和《王汶石散文选》等。研究王汶石的专著有《〈风雪之夜〉评论集》、《汶石艺概》(韩望愈著)、《王汶石研究专集》(金汉编著)、《王汶石、马烽作品欣赏》(彭飞著)。
1999年王汶石病逝于西安市,享年7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