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学教育家杨浩林-《万荣古今名人》

农学教育家杨浩林-《万荣古今名人》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十三章农学教育家杨浩林杨浩林是新中国成立后被农学界和社会公认的教育家,他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福建省的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杨浩林应中央电台邀请,向全国广播了这一经验。199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浩林高等农业教育改革文选》,是对杨浩林高等教育思想的总结。在杨浩林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质量。

农学教育家杨浩林-《万荣古今名人》

第五十三章 农学教育家杨浩林

杨浩林是新中国成立后被农学界和社会公认的教育家,他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福建省的高等农业教育事业。

民国4年(1915),他生于万荣县南张乡薛里村。30年代,他是西安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民国27年(1938),他到达延安,在陕北公学和延安大学工作了多年,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和解放区的教育传统,有着深刻体会。1949年随军南下,在福建曾任省政协三届委员和五届委员、常委,福建省五届人大委员、常委。1952年8月,他从福安地委宣传部长的岗位上调到福建学院,是解放后由党首批派到大专院校任职的领导之一。从那时起,他就潜心于党的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农学院政治辅导处主任、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学校顾问,直到1986年离休

1952年,杨浩林到福建农学院任领导时,新的教学制度尚未建立,他及时把学校的工作重点从搞政治运动转到教学上,领导学院开展了以学习苏联教学经验为主的教学改革,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他发现苏联的模式脱离我国国情,就大胆提出学习苏联经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情况,要处理好大块(全国)与小块(本省)、今天(农村实际)与明天(现代化大农业)、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强调高校农业教育必须服务于我国农业建设的总方针,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必须同时与改造我国小农经济相结合,学院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醒人们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

1953年4月,在他的倡导下,福建农学院与福州市郊区著名的郑依农业社签订了技术指导合同,建立了农村第一个基点,派出师生驻点指导生产,进行科研、教学实践锻炼,打破了学院以往的封闭状态。这一做法受到高教部部长杨秀峰的肯定和表扬。此后,又在农村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点,逐步形成长期坚持的制度,成为他们办学的一大特色。

进入60年代后,杨浩林领导学院一班人认真贯彻了中央的“高教60条”,纠正了1958年以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偏差,重新提出坚持又红又专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按照又红又专的目标培养学生,建设教师队伍、技术队伍和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院风和学风建设。1964年,他根据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指示,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总结了1954届毕业生林鸿达坚持8年在农村蹲点,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经验,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确定与农民长期干的思想,促使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和本领。他们的这一改革活动得到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的支持,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农业部向全国农业院校批转了他们的做法,认为这一经验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同年10月,他们将农学、植保两个专业三年级学生,由有关领导和教师带队到莆田县漏头大队,结合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行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65年7月,杨浩林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中等农业教育会议上,介绍了他们从学习林鸿达到半农半读的教学改革情况和经验,受到广泛重视。农业部领导把这个情况向中央书记处进行了汇报,受到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的肯定。杨浩林应中央电台邀请,向全国广播了这一经验。(www.xing528.com)

在“文化大革命”中,杨浩林遭到残酷的迫害,但他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对学院执著的追求精神并未为之减退。1972年上级决定恢复学院时,他毅然与几位老领导率领师生,历经曲折,终于把被“四人帮”破坏殆尽的学院恢复起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杨浩林主持院党委工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使他们的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都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当年10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1/3。其中全省一等奖6项,他们获得3项;农业项目一等奖3项,全由他们独揽!

1979年,福州农学院决定迁址新建。杨浩林不顾年老体弱,离开家人照顾,和基建办同志一起过起单身生活。他选新址、跑批文、集资金、邀请专家论证,早已忘记自己的带病之身。经过5年艰苦奋斗,一座环境优美、高楼林立、设备先进、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学院矗立于福州金山

199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浩林高等农业教育改革文选》,是对杨浩林高等教育思想的总结。在杨浩林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质量。他到学校后,首先落实了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和教师促膝谈心,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调解师生关系。有一位教师曾因家庭成分高,思想包袱重。他找其谈心说:“一个人的家庭出身不能选择,但人生的道路由自己决定。”从而打消了其思想顾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工作中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和教师交朋友,推心置腹交谈,是他的一贯作风。院校开始在三明驻扎,条件差,他带头把好房子、新房子让给教师,他和党委领导一律住在用猪栏改造的木屋,新房盖好后,他按“教职员工在先,干部在后”的原则进行分配,从而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3年困难时期,院校师生中有不少人得了水肿病,杨浩林亲自进食堂抓生活,和员工一道设法制作了一批糠饼、小球藻供病号充饥。他还到福清港头与海产养殖场签订合同,定期为学校食堂送黄花鱼、蚶和蛏等海产品,改善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和大家共克时艰,同渡难关。

1978年,在极左思潮尚未肃清,“职称”一词仍被看成资产阶级大毒草时,杨浩林大胆决定在院校恢复职称评定,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这一举措,在福建乃至全国的农业院校中,可谓首夺先声。1980年,院校迁到金山后,他顶着压力,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卢浩然、周可涵、赵修复等三位知名教授,建起了三座专家实验楼,后来这三座楼成了院校出人才、出院士、出博士的学科之源,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杨浩林不仅关心教授、教师,就是普通员工,包括他的司机和其家人,他都关怀备至。他虽然于2000年2月英魂西去,但他崇高的风范,至今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