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特殊党员李世俊
李世俊是民国27年(1938)由刘少奇同志介绍加入中共的特殊党员。说他是特殊党员,是因为中共党员都有预备期,而他一开始就成为正式党员;别的党员都要参加本单位的组织生活,只有他例外。据说,当时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以前在包头晋绥军屯垦办事处担任过科长,负责绥西一带的农业开发,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党中央要他做晋绥军的统战工作,因此不能公开他的组织关系,直到1941年,经党中央组织部批准,才在党内公开了他的党员身份。
李世俊,字子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万荣县高村乡薛店村,家境比较富裕,自幼读书。民国21年(1932)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后,就投身到阎锡山晋绥军屯垦区工作。他很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于民国26年(1937)联合了江心、相里矩、高应明和他的长子李力等6名高级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战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民国29年(1940),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解放区军民。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李世俊受边区政府的委托,带领唐川、姚作农、丁景才等农技人员,对沿黄河的延长、延川、固临等县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考察。他们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深入实地、足踏田间、拜访老农,和他们亲切交谈,发现当地光热资源丰富,农家尚保存有轧花车等,证明当地确曾种过棉花。在查阅历史文件中,发现该三县在清末民初,不仅能种植棉花,而且最多时达8万余亩,年产30万公斤左右。只是由于后来的社会动荡,灾害频仍,植棉亩数渐次减少。特别是连遭大旱,产量一度减少,纺织企业倒闭,加之后来的洋布倾销,美国棉花大量进口,老百姓种棉无利,遂不再种植。
李世俊在调查中还算了一笔账,陕甘宁边区有150万军民,每年约需皮棉175万公斤,只要他们种35万亩棉花,以每亩产皮棉5公斤计,就能基本解决边区军民的用棉问题。
他把这些情况向边区政府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具体措施。边区政府批准了他的报告,并任命他为边区政府工业原料委员会主任。
李世俊家乡是万泉县,那里广种棉花。他请山西商人从那里购回5万公斤棉籽,廉价卖给或以无息贷给三县农民;边区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发放了贷款;唐川等人又编写了《怎样种棉花》小册子和棉花管理挂图发给农户。这样,从民国30年(1941)开始种棉,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到民国35年(1946)种植面积已达到35.1万亩,总产150万公斤,基本解决了陕甘宁边区军民用棉问题。这是他进入延安后为解放区立的一大功劳。民国30年(1941),国民党政府又停发了八路军的粮饷、弹药和被服。这时,李世俊等延安著名农学界人士,向边区政府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南泥湾地处延安东南40公里处,面积365平方公里。清光绪十二年(1886)陕甘宁总督左宗棠率军镇压回民,在此放火烧山,遂使百姓逃亡,大量土地荒芜。(www.xing528.com)
朱德总司令接受了李世俊等农学界人士建议,亲往勘探,决定抽调王震将军领导的359旅到南泥湾军垦屯田。李世俊被任命为南泥湾垦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军委总农场场长。于是,他白天到南泥湾考察,晚上制订具体开发规划,从土地分配、河道疏浚、稻田开发、造林护林、水土保持,一直到移民安置、造肥积肥、农具种子,都作了具体的安排。朱德总司令根据开发中涉及的问题,亲自主持制定了南泥湾开发政策。359旅在王震将军带领下,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共开荒1.5万亩,种上了稻子和其他粮食作物,将昔日荒沟野滩变成了美粮川,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朱德总司令曾致信李世俊,表彰他和他的同事在南泥湾军垦中做出的贡献。
李世俊毕生献身于中国的军垦农业,足迹踏遍半个中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为人忠厚、平易近人、心胸坦荡、朴实无华,架起了党和知识分子之间的一座金桥。
他从民国33年(1944)到1950年,先后任华东解放区干部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山东省农业实验所所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农林科科长、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直属华北农业试验场党总书记、场长。1950年到1956年任国家农业部计划司司长、农政总局副局长、宣传总局副局长、农业教育局局长等职。
50年代初,李世俊被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聘为专门委员,先后访问了苏联、保加利亚和印度等国。1957年至1962年,任西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2年11月24日病逝于重庆,享年62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