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
卫聚贤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他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我们留下许多鸿篇巨制、珍贵的文物史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勤奋治学的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尤其是在考证介子推隐居地和挖掘孤山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卫聚贤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名双考,字怀彬,号卫大法师,万荣县皇甫乡北吴村人。他少年时生活异常艰苦,为了求学,曾和继父作了坚决斗争,也为求得一笔学费,曾一度停学担任小学教师,挣得学费后又继续上学。最后,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他先后任太原兴贤大学学监、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审兼南京省古物保存所所长、北平师范大学研究员、上海中国公学商业学校主任、西北联大教授兼秘书长。1950年定居香港后,出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珠海书院、光夏书院、联合书院、华夏书院教授,以后移居台湾,又任台湾辅仁大学教授。
他一生著作等身,内容广泛,涉及考古、金融、商业、文学、历史、文字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代表著作有《史学研究》、《十三经概论》、《楚辞研究》、《小说考证论》、《中国财政史》、《中国商业史》、《山西票号史》、《文字学》、《杨家将考证》、《十字架在中国》、《中国人发现了澳洲》等数十种。
1935年,他受聘中央银行任经济研究专员和协纂之职,业余时间和于佑仁、蔡元培、叶恭绰等著名学者组建了“吴越史地研究会”,自任会长,编辑《吴越文化论丛》。1940年4月,他与郭沫若共同主持挖掘了重庆江北墓葬,出土了一批文物。次年,在成都白马寺得到一批出土的青铜兵器,其花纹不同于中原,开拓了“巴蜀文化”的研讨之风。
卫聚贤治学异常严谨,在学术研究中,从不迷信权威,而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他在浩瀚的文史资料中,沙里澄金,反复比较,又深入实地调查,最后拿出自己的意见。为了搞清周代介子推的隐居地,他不光研读了《左传》、《楚辞》、《庄子》、《吕氏春秋》、《史记·魏世家》、《山海经注》、《杨雄传》,杜预著的《左传注》、杨雄著的《河东赋》等历史权威名著,还查阅了《汾阳县志》、《灵石县志》、《十三州志》等地方史志,阅读了《太平记》、《地道记》、《永初记》、《异苑》、《淮南子》、《韩诗外传》、《玉烛宝典》、《先贤传》等多部书籍和文献。
对于介子推隐居地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孤山,一说在介休。卫聚贤认真分析,反复考证,又亲自到介休绵山、万泉孤山观察、研究,然后断定介子推的隐居地在孤山而不是在绵山。他的故里就在孤山东麓,距离介子推庙——柏林庙只不过数里之遥。他一生多次返回家乡,多次登临,经考证后认为孤山的风柏雨师庙(俗名柏林庙),汉以前就是介子推庙,东汉以后改为风伯风师庙。后来,尽管主庙改了,但旁边还有子推母子庙。其后,他将自己研究的结果,写成《介子推隐地研究》文章,深得著名学者胡适的赏识,为此,胡适还专门召见了他。
卫聚贤在这篇文章中,将孤山和介山两方面观点的作者,所引用的史书和野史中的记载,原文引载,让读者辨析,再后,他用推理的方法申述了他的观点。下面我根据他文中的论点,以及我自己的意见,将其合并归纳了几点,分述如下:
一、介休的县名来历不是因为介子推的原因,而是秦国因其地为魏国和赵国两家分界之地而设置的。《汾阳县志》载:灵石以南为魏地,界休县以北为赵地。战国时,界休为魏赵之界地,秦因赵魏之界,休于此,故设界休县,至晋时方改界休为介休。
二、介子推是一位狷介清高之士,他在由秦国返回晋国渡河之际,听了咎犯要挟重耳之言,对咎犯言行非常鄙视,不愿与他同朝为伍,就产生了隐退之心。而他们渡河所经之地,只有孤山,即介山,而别无他山。所以他选择隐居之山只能是孤山。
三、孤山距晋国国都不足100公里,而介休绵山距晋之国都就有200余公里,介子推不会舍近就远,特别是子推母亲年迈,更不会有选择绵山的理由。(www.xing528.com)
四、《史记》中说晋文公环而封山,孤山周长七八十里可环封,而绵山数百里,不可能环封。
五、从时间上说,西汉离春秋时间不远,考察其事比较准确,故杨雄作的《河东赋》说介子推隐于汾阴介山可靠,而到晋代离春秋较远,其他之说就不可能真实。
六、《山海经·中山经》、《水经注》、《山海经》中均说:介休之山在前曰阴山,在后曰绵山,故界休无介山。《后汉书·郡国志》云:汾阴有介山。后汉文颖注的《汉书》中曰: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皮氏县是河津市古名;文颖所言符合孤山特征。又《汉书·武帝记》中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汉武帝祭祀的后土就在古汾阴,即今万荣后土祠,此事《荣河县志》和《蒲州府志》均有记载。
七、介子推背母隐居之后,晋文公急派人召唤,召唤不回,就派军队围山。当时介休尚为狄国,试问,晋国的军队如何能进入他国围山,这不是侵略别国领土吗?退一步说,即使要侵略,晋国初建,他的国力和军队也没有力量侵入别国。那么,在有些史志和文献中,为何把介子推隐居地说成是介休绵山呢?这是杜预著的《左传注》之误。杜预说: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山。由于《左传》流传甚广,读者甚众,故其以讹传讹的错误能广为流传。其后,主张介子推隐居孤山的学者,所写的文章,其论点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都是卫的论点。
卫聚贤在开发孤山新石器文物遗址方面,也功劳卓著。1927年以后,卫聚贤返回家乡,参与了汉汾阴后土祠与万泉新石器遗址开发,将开发出的部分文物运往北平展览。此事被北平女师大研究院知悉,就聘他为该院研究员,并派他代表该院与山西图书博物馆(即太原文庙)合作,他和董元忠先生、美国毕夏波先生共同到万泉荆村瓦渣斜开发新石器遗址。该遗址南依孤山,西临涧沟,北临高山公路,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2米,覆盖层厚1米,遗存有红、黑、白等彩色陶片、灰层、窑址等,他们挖掘出陶盆、缸、尖底瓶、鬲、单耳瓶、灰陶片以及宋代的瓷枕,经过分类整理,将其装箱运往北平陈列。卫因此兼任了北平女师大图书馆主任之职。现在,这些文物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1965年荆村遗址被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21年(1932),卫聚贤被聘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受委托于次年再次到万泉县西杜村发掘“汉汾阴后土祠遗址”,出土了很多文物。在该地曾发现了一件原始社会瓦制的乐器“陶埙”,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器。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该乐器现存于山西省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对此事有记载。这些,都充分说明孤山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并发明了“陶埙”这样的古乐器。
卫聚贤是一位探险家。1974年,为了证实中国人在古代是否到过美洲,他组织了一批人员,乘坐按广州出土的汉代船形复制的大型木船,不用任何现代化仪器和装备,只携带着仿汉代的食品,从香港起锚,试图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以验证中国人在古代到达美洲的事实。实验船经过南洋,沿着各群岛东驶,在离南美西海岸几百公里处失事,被随行的现代化船救起。横渡虽然失败,但仍证明了中国古代人曾渡过白令海峡,并在南美定居,而且传播了东方文化。
卫聚贤7岁时在家乡读私塾,后在古城高小读书,15岁时随继父到甘肃西峰习商,18岁又回到家乡。一生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他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1975年,他离开香港到台湾与家人团聚,期间一边为台湾辅仁大学讲课,一边著作,其数量多达数十种,同时,还为许多早已迁居台湾数百年的家族寻找到他们在大陆的祖籍。他不但热爱家乡,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重庆解放后,他将自己收藏的古文物装了47大箱,计929种,18365件,杂物17捆13包,还有清代至民国期间的文献,全部无代价地捐给了国家,丰富了西南文物宝库。他的儿子卫月望是著名的古钱币学家,对中国古钱币、少数民族钱币都有一定的研究。试想,各种文物资料,特别是古钱币资料对他来说是何等重要。但是,卫聚贤把自己收集整理的1万余枚古钱和一大箱纸币,全部捐献给国家,没有留给儿子。1952年,他将家中剩余的图书,由女儿卫零代他全部无偿捐给了重庆图书馆,续写了他以国为怀、无私奉献的新篇章,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89年,91岁高龄的卫聚贤先生,在台湾新竹市逝世。这是我国考古界和文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愿先生精神千古不朽,风范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