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清末拔贡阎耀龙
阎耀龙是一位思想进步、教书育人、坚持民族气节的旧知识分子。他虽然逝世60余年,但他崇高的风尚还在乡间流传。
清光绪六年(1880),他降生于解店镇南张户村。父母终生为农,只因庄户人家天性使然,其母在路途见到牲口粪便,就以手拾起,放入衣襟,送到自家地里,因而遭到人们非议、轻视、讥笑,冷言风语,不绝于耳。但其父母生性善良,忍气吞声,不予理会。此情此景,使小小年纪的阎耀龙十分气愤,他暗下决心,要发奋读书,为家庭撑起门户。
阎耀龙父母十分尊重孩子的志向,他们咬紧牙关,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本村私塾薛仲华先生门下。薛先生饱学多才,在当地颇有名气。他见阎耀龙聪明伶俐,志向不凡,就循循善诱,倍加厚爱,并对他严格要求。于是,阎开始了艰苦的读书生涯。他每天早出晚归,青灯黄卷,历时十多年寒暑,终于成为一位满腹才学、书画皆佳的优秀人才。
清宣统己酉年,按照惯例,进行科举。阎耀龙想进考场展示自己所学。其父为了支持他的志向,在告借无门的情况下,忍痛卖掉了自家的打麦场,为孩子考试准备下盘缠费用。这事却在全村哗然,说什么样风凉话的都有。还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进行讽刺,其词曰:“进了一个学(xe),卖了一个场(che),拔贡头上能碾场?”讽刺阎家“胡折腾”。
阎耀龙把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当成动力,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地走进考场,凭他的扎实功底,一举得中拔贡,后被朝廷选为州判。虽然因为辛亥革命兴起,清廷很快土崩瓦解,未能到任就职,但从此确实改变了他家的门风,他父亲卖场供子上学,为村民智育投资树立了榜样,村人多有仿效者。
阎耀龙虽然出身封建文人,但他思想进步,一生致力于家乡和社会上的教育事业,先后被运城中学、太原五中聘为国文教师,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使同学们敬佩不已。(www.xing528.com)
民国22年(1933),万泉县各高等小学闹学潮,阎锡山政府恐慌不安,借口办学经费困难,勒令万泉二高、三高、四高、五高停办。阎耀龙协助北解村李文楷等把五高改为“私立明德两级小学”,这样,才使第五高小保存了下来。他为该校校门上作了副对联,镌刻于该校校门两旁,联曰:
云路初阶且把层楼更上;龙门不远会当破浪高飞。
此联立意高远,气势不凡,既有殷殷劝勉之意,又有切切希冀之情,为该校大增异彩,使莘莘学子备受鼓舞。后来,明德两级小学为社会上培养了一批人才。
阎耀龙侠肝义胆,乐善好施,急公好义。辛亥革命的文化勇士景梅九赴日留学时,阎耀龙资助了他银两和一领皮袄。民国18年(1929),山西大旱,河东尤甚,每斗小麦银元4块,饥民遍野,嗷嗷待哺。那时,阎耀龙从教十余年,家中经济好转,并略有富余。他倾其家资,开赈舍饭,救活了全村村民。灾情过后,村民们要为他立碑表功,他认为救济灾民,是他分内之事,坚辞不受。抗日战争开始后,他们村为保境安民,集资建起东关门,要求他为门楼题词,他挥毫写了“民族保障”4个大字,寓意抗敌御侮。此后,他将自己的大儿子阎尧天送到抗日前线,为民族解放,血洒疆场。又支持大女婿严国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为革命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人民解放军总后监委书记。
日军侵入晋南后,到处搜罗中国文人为其当帮凶,阎耀龙也在搜罗之列。他东躲西藏,颠沛流离,誓死不当汉奸,表现了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民国33年(1944)农历十一月,阎耀龙全家人得了伤寒,除他妻子病体初愈外,全家人卧病在床。而恰在此时,村里要为盘踞在万泉县城的日伪军队送粮,村长派他家出人出车,那时他的次子只有16岁,且身有恙,他舐犊爱子,只好带病赶车前往。日伪县长倾慕他的才学,多次拉拢他为日伪政权效劳,但未能得逞。这次闻他前来送粮,喜之不尽,急忙把他请到厅堂,向他求画。他面对奴颜媚骨的汉奸县长,冷笑一阵后,说了声:笔墨伺候!伪县长急忙令人取纸磨墨。阎耀龙以掌代笔,饱蘸墨汁,在一张白纸上拓下五个手印,寓意五只张牙舞爪、横行不法的螃蟹,来日不长,表现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的轻蔑和仇恨。当汉奸县长还沉迷在不解之中时,他已愤然走出县衙。
回到家后,连气带恨,病情加重。当年腊月初八,这位思想进步、忧国忧民的老知识分子,在黑暗即将消失、曙光即将来临之际,含恨告别了人间,享年6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