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斗酒学士王绩
唐诗中有句名句,叫做“李白斗酒诗百篇”,意思是李白每次能喝一斗酒,而后作一百首诗。其实,隋末唐初的大诗人王绩,比他的酒量还大,他能饮五斗酒而不乱。
王绩是王通的兄弟,他一生两次出仕,没有什么政绩,故自命他的字为“无功”。其实,他才学高博,诗称“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他生长在诗书门第,15岁就随王通云游长安,受到内使薛道衡和尚书仆射杨素的接见,和他们一道谈诗论文,语惊四座,被誉为“神童仙子”。
他一生仰慕阮籍、陶潜的人品,痛恨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一般极少参加亲朋贺吊,但只要有人请他喝酒,不论对方的官职大小,家庭穷富,必定前往,还要喝得酩酊大醉,卧地不起。待到醒来后,还要痛饮。据传他品尝各家名酒,饮至五斗不乱。他在《醉酒》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可见他对隐居好酒诗人的仰慕。
隋大业元年后,他被任命六合县(今江苏六合)丞,他却不理政事,只管饮酒,被同事弹劾,罢职回家养鸡,因常常登北山东皋,又自号“东皋子”。(www.xing528.com)
唐武德八年,他待诏门下省。按规定,朝廷日给酒三升。负责此工作的江国公陈叔达,久闻王绩酒量过人,就破例日供他一斗,他喜欢不尽,此后就有“斗酒学士”之称谓。
王绩一生贪酒如命,他曾和河南洛阳一位隐士仲长光为友,每日对饮,长此为乐。为此,他还写了一篇《仲长光先生传》。他48岁时,朝廷欲任其高位,但他听说太平乐府焦革夫妇家中能造美酒,一再要求舍高就低,当了个太平县丞。这样,他的酒癖就得到满足,但不到两年多时间,焦革夫妇先后去世,他认为这是天断其酒源,就挂冠归田。
王绩的诗多以酒为题材,也有表现其个性解放、期望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诗,如他《赠程处日》中写道:“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上,时取酒消愁。”其代表作《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被诗坛认为是在形式上已具备律诗的要求,不仅格调清新,写出了田园景色和他的闲适生活,而且脱尽了六朝习风。
王绩活了60岁,其诗文多已散失,后人辑有《东皋子集》行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