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交使者薛道衡
隋开皇初年,汾阴薛稽村出现了一位大诗人薛道衡,他以诗闻名于当朝,特别是他因诗被任命为外交使者,派往南陈劝陈后主降隋,从此更是声名远扬。
薛道衡,字玄卿。其祖父薛聪,父名孝通,都爱好文学。他6岁时父亲去世,跟随母亲生活,勤奋攻读,13岁就能读懂《左传》。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国侨赞》,文词精彩,人人称赞。
他的代表作《昔昔盐》,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描写了一位少妇怀念丈夫的苦闷、悲凉、孤寂、忧伤的心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既具备了北朝用典的特色,又有南朝精于音韵的妙趣。尤其是该诗中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诗句,表达了人去室空的荒凉寂寞之情。内容清新,含蓄隽永,打破了齐梁以来诗歌辞藻华丽、内容空虚的宫廷之风,历代叫好。
相传,薛道衡每每赋诗为文,必坐一所空房,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声则怒,足见其专心致志的程度。
薛道衡初仕北齐,官至太子侍读。曾接待过陈使傅纟宰。傅纟宰(zhai)小时就聪明过人,7岁即能诵诗赋诗,才思敏捷。曾出使北齐,陈后主时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写有十多万言,是南朝有名的大诗人。傅纟宰亦久闻道衡之名,两人见面后即出以诗,道衡遂和,赢得在场人喝彩。北魏著名的史学家魏收说傅纟宰的诗,是以蚯投鱼尔。意思是傅纟宰的诗不过是条蚯蚓,而道衡的诗则是条大鱼。
隋文帝开皇初年,河间王弘北征突厥,召薛道衡典军书,迁内史舍人,兼散骑常侍。不久,隋文帝为了劝陈后主叔宝降隋称藩,决定派薛道衡为主使出使陈国。为什么要派他去呢?这有三个原因:一是江南人都喜尚文学,有很高的文学鉴赏水平,只有派薛道衡前去才能显示隋朝的人物风采,不辱使命;二是陈后主也酷爱诗词,他写的宫廷诗《玉树后庭花》虽然被视为亡国之音的代表作,但诗词丽句竟能流传至今,说明他对诗词具有一定的修养,派薛道衡去正是投其所好;三是接待他的对手是傅纟宰,他曾有五十韵酬答诗,他们俩是诗友,有问题好协商解决。(www.xing528.com)
薛道衡到陈国后,作了一首《人日思归》诗,他写时旁边有多人围观。他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时,人们都摇头叹息,认为平淡无奇,接着又写道:“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无法抑制的心情,使围观之人大吃一惊,翘起拇指赞道:“盛名之下固无虚士!”
这一段故事在当时和后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薛道衡不仅文才出众,而且对政治、军事亦有很深的研究。隋开皇八年(588),隋文帝伐陈,高颎(jiǒnɡ)为元帅,薛道衡任行台尚书吏部,兼掌文翰。面对滚滚长江,高颎忧思满怀,夜晚两人促膝而谈,道衡陈述了隋军必胜的四点意见,条理分明,论据充分,坚定了高颎获取胜利的信念。伐陈胜利后,道衡升为吏部侍郎。
道衡一生因文才名世,年近古稀时却因写的一篇《高祖文皇帝颂》中曰:
“唐尧而留心政术,忧百姓之未安”,“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之句,被隋炀帝认为溢美先朝,暗含讽刺暴君,影射自己,遂勒令自缢。时年70岁。此正所谓因文而名,因文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